首页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历史同人]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大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曹操见此,不由皱了皱眉,他淡淡道:陛下,您是帝王,而臣是臣子,臣不会害您,也请您不要惧怕,在朝会上也别露了怯意。

就算是个傀儡,也要有傀儡的样子吧?这小怂包的可怜样,一点都不像是刘宏的崽。

想到刘宏那句不过是玩物的儿子,曹操又头疼了。

刘协以前就不是个皇帝的料,那是被当成小王爷来养的。是他那兄长被害死以后,才作为傀儡被董卓扶持上位,那时候他才多大?

这怕是大汉至今最惨的帝王了,没能享受到一丝一毫权力,反而担惊受怕,被各路人马挟持,没有受到真正的帝王教育,小可怜就是这样的。

曹操话音刚落,刘协要哭不哭地憋在那儿,半个闷屁都不敢放。

宫人们提醒道:曹司空,吉时快到了。

曹操看了一眼有些拿不出手的刘协,只能无奈赶鸭子上架了,他还要去引领百官拜见帝王,没空在这里多停留。

一切安排就绪,就连开启朝堂所需要的祭祀物品都已经准备妥当,曹操走到朝臣们的最前后,率领众臣跪迎帝王上高台完成祭祀,而刘协站在最高处,俯瞰那些低眉顺目拜见自己的人,心里想了什么又不得而知了。

祭祀以后,就是正经的朝会,整个过程中帝王都不发一言,一切只需要曹操点头,政令就会传达下去,整个朝会几乎成了曹操的一言堂。

傍晚回到家中,曹操直奔曹宏所在,将积累了一肚子的牢骚说给他听。

曹操: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曹宏:什么不行?

朝会上怎么可能是我的一言堂呢?你还记得当初的大将军窦武吗?所谓的一言堂,不过是政敌们畏惧窦武的一时强盛,隐藏起了自身不满罢了,一旦等他们找到机会,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就会站出来将他给拉下马。

曹宏诧异道:你记错了吧?窦武当初是我指挥宦官们去蛰伏的,最终将他所打败,这与你现在的情况不同。

我说的就是你隐藏起了自己,曹操无奈道:阿宏以为,当今陛下自幼年期经历了那么多事,遭受了那么多苦,会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吗?我不相信你的子嗣会是瑟缩认怂的懦夫。

曹操疑心一起,越看刘协越觉得他是在演戏。

曹宏噗一声笑了:无论是真的软弱,还是假的,现在形势强在哪里,只要你够强大,他可以软弱一辈子。

朝堂之上拥护陛下的人也有不少,他们不跳出来正面与我唱反调,我反而要忧心日后有人暗地里捅刀子。阿宏,你说我以后会不会像窦武那样

你想多了,刘协身边可没有宦官可以供他使唤,曹宏斩钉截铁道:况且窦武是从外来,到达洛阳,他在洛阳根基本就不深,而你,这里可是你的兖州!我不相信阿瞒会惧怕那些威胁。

曹操坚定道:我觉得刘协在演戏。

曹宏无所谓道:那你也陪着演呗,看谁演得过谁。

曹操:

这还是亲爹吗?这刘协还真是爹不疼娘不在的小可怜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1317:31:21~2020031423:59: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断断、Jcost..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听风的声音46瓶;小断断、木鸢20瓶;郑知之_Zzz10瓶;依梦8瓶;楼罗、御宅族总攻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九十五章

曹操知道,在这个时候,尽管各路诸侯都漠视帝王,私底下打得热火朝天,于百姓、或大部分士人而言,汉室帝王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朝堂中枢,哪怕那中枢岌岌可危,甚至苟延残喘,都比天下各路来历不明自立为王的兵马要正规。

时至今日,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大有人在,有的成了规模,甚至自号为王,大部分拥有军权的州牧还要点脸,庶民落草为寇的可就没那么多底线了。

曹操自己治下还好一些,他久居兖州,在整个州都没有人来率领的时候成为这里的定海神针,功绩与民心都是巨大的,这里的土匪基本都被他肃清了,青州那边的刘备就有些惨了,民风彪悍的青州,那几乎是每一座山头都有一伙人占山为王,刘备不仅要费心费力治理青州,还需要招安土匪们。

豫州这边,早就被袁术霍霍得差不多了,曾经氏族林立的豫州境内,因曹操的战略性北撤,让出了近乎三郡的荒芜,那些逃难去的氏族能走的都往南边逃了。

在拥有了刘协这块活字招牌以后,曹操开始下达招纳贤才的政令,网罗大量新人来充斥人员空虚的许昌朝廷是迫在眉梢的事情。

时隔十几年,站在这样的高处,曹操俯瞰那一颗颗水灵灵的小白菜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菜农,将可以种出成果的菜种播种下土地,期盼着他们在泥土中茁壮成长,丰富自己的菜园子。

曹操感慨道:我似乎有些明白当初刘宏一心要培养太学中的学子,因此而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了。

学子们就是大汉未来的栋梁,是帝之粥辅,知识则是国之根基。

正与曹操说起内政的现任尚书令荀彧微微侧目,视线停留在他书案前丝毫没有减少的竹简上:主公,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您举荐人,您总不能一一过目。

因帝王在此而吸引来人潮,这是好事,要从一大批人之中识别出真正的能人,却需要费一些功夫。

曹操道:不如将之前的考核之法用上,兖州之前是靠什么来挑选人的,有先例,就照着这样做更为完善于现在朝堂的制度。

在此之前,大部分选拔人才的方式都是通过察举的方式,需要这位人才拥有一定的名声,得到地位高的人赏识,或是由同乡地方官推举。有的人为了经营自己孝顺的名声,三年服丧不吃荤,有的人为了经营自己清廉的名声,让妻儿与他一起挨饿受冻,甚至有人花钱买名声,靠资助贫穷的学子而获得美名,因此而跻身官场,再通过搜刮民脂民膏赚回来。

察举制度的背后,人们所在乎的德行与才华,都是可以吹嘘出来的,真正有才学的人也可能被察举到,可更多的,是五花八门的关系网,曹操就不乐意继续用这种方式,既然之前在兖州能够实行考核制,那么将兖州当地的考核制运用到许昌朝廷中也一样能奏效。

荀彧权衡利弊,只能劝曹操道:主公,您现在所需要的人,远远比前来投靠的人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告诉那些士人说要进行考核才能得到任用,恐怕会令部分人退缩。

人家兴致勃勃托关系来投靠你为你做事,现在你告诉他们不信他们有多能耐,要先考试,这让自诩名声响亮,在天下文人间有号召力的名士们心里怎么想?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