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应深听到,更加不知该作何反应。
沈文钦垂眸,肆无忌惮地注视着眼前人的背影,尤其是泛着红色的耳朵,偏白的肤色,染上了别的颜色更加显眼,也非常好看。
他忍不住弯唇,笑意极深。
终于还是顺着他的话,好心地转了话题。
凶手给你的留言,一开始我觉得是在向警方挑衅炫耀,是一种自大的表现。但现在再一想,排除你作为警察的身份,如果凶手只是直接对你说的这话,那代表了什么。凶手说我做得很好,是吧?这个问句,是在寻求一种肯定,问出这样的话,希望别人点头,说他的确做得很好。沈文钦提出新的分析想法。
你是想说,他有被爱妄想症?应深顿了一下,这么说道。
沈文钦点头,对。你还记得你之前收到的白玫瑰吗?犯罪现场也有,一朵新鲜的白玫瑰花,插在花瓶里。起初,大家也没在意,以为是被害者家里本来就有的装饰,但三起案件下来,问了家属,才知道,这也是凶手传递的讯息之一。王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他在吸引你的关注,在他眼里,你是特别的。而且,他很有可能觉得你也是这么看待他。这几起案件只是开端,我们不抓住他,他会继续杀下去,还会想你认真地注视他。沈文钦一字一句,慢慢道,他一定会找机会靠近你,所以你要时时刻刻和我待在一起。
前面,应深还有很认真地在听,也颇为认同他的分析,但到了后面,不知怎么的,翘唇笑了起来,上厕所也要吗?
沈文钦揽着他的肩,戏谑笑道:是啊,时时刻刻当然是每分每秒,少一秒都不算。
应深瞥他一眼,神情有些无奈。
回警局路上,还是应深开的车。沈文钦潇洒地丢了一贯的担忧小心,安心地装起了独臂大侠,伤的是右手,对他没什么影响,但他就喜欢在应深面前装可怜,什么都凑过去,眼巴巴的让他帮忙。不过,应深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好脾气的基本都答应。
两人一起踏进警局,推开办公室的门,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鸡汤香味,扫了眼墙上的挂钟,才发现已经是午饭时间了。
捧着鸡汤的警员表情没什么,但语气里满是得意,这是我老婆特意送来给我喝的,担心我工作辛苦,让我多补补。
王
别的同僚看了,忍不住翻个白眼,知道你老婆爱你啦,你还喝不喝?不喝我们帮你,我们可乐于助人了。
警员连忙护住保温桶,笑嘻嘻:这可是我老婆辛辛苦苦煲的老火靓汤,给你们喝,怕你们承受不起。
还承受不起咧,我呸。旁边三十多仍打着光棍的同僚受到了暴击,二话不说,上前就抢,闹成了乱哄哄的一团。
沈文钦看着,突然转头问应深:你会煲汤吗?
应深愣了一下,茫然脸摇头。
沈文钦却忽的笑了,我会。
哦,应深疑惑点头,顿了顿,犹犹豫豫地用一种上扬的语调慢吞吞说,你很厉害?这种情况,是要夸的是吧?
沈文钦笑眯眯,似乎心情很不错,自恋点头,嗯,我也这么觉得。
然后,又偏了偏头,睁着一双深邃的黑眼,巴巴地望着应深,我有点渴,可以给我倒杯水吗?
应深被看得不自觉移开视线,嗯。
就快步走到饮水机前,给他倒了杯温水。
谢谢。沈文钦接过杯子,手指似不经意地碰到应深的手背,又很快缩回来,朝他灿烂一笑。
中午吃什么?
这真是个好问题。沈文钦慢慢地喝着水,望向打闹成一团的警员们,嚷嚷着我老婆容易么,都不敢杀鸡的只能让市场的人帮忙,就为了给我煲汤喝,你们还抢,忽然陷入思索。
应深看他这样,敏锐觉得不寻常,问:怎么了?
沈文钦挑唇,没什么,只是你刚才去装水,我思维发散,突然有点奇怪的联想割喉开水烫拔毛,你想到什么?
应深眼睛微微睁大,一下想到了什么的样子。
对,杀鸡鸭鹅。和我们现在侦查的凶手犯案手法像不像?割喉,去掉毛发,用水清理,尸检报告上也有说,尸体腐烂速度过快,皮肤有被热水烫过的痕迹。沈文钦喝着水,这样说道。
你觉得凶手是这方面的工作者?应深皱眉沉思,迅速梳理了案件细节,分析已知的犯罪行为,发现并不与这个猜想相悖。
他不禁眯了眯眼,眼神闪过厉光,看向专案组的警员,镇内从事家禽业的女性有多少?
警员愣了一下,这个,应该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不过大家去的市场就那几个,差不多也知道,你问这个干嘛?
简单解释之后,警员顿时表情复杂,尤其是喝着爱心鸡汤的警员,都不知该怎么下嘴。像杀鸡鸭一样对待人,也太没人性了吧?想想就头皮发麻。
沈文钦微微点头。凶手若真是根据平时杀鸡的手法,用到平日相处的人身上,毫无犹豫不忍,那她不是暴虐就是有精神障碍。
根据对七年前割喉凶杀案的犯罪行为侧写,警方锁定犯罪人是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女性,犯罪当时3040岁,且从事家禽业,平时表现正常,但有时候自言自语,做事没有逻辑性,举止怪异。
几个当地的警察大概想起了几个人,略有耳闻。但具体消息还是要再去打听,向医院调资料。本市并不是没有精神病院,只是这种医院,病人家属通常去一两次就会选择放弃,看着各种奇怪的患者,会不由觉得让血亲住在这里更加不好。所以,即便医院内部做记录,资料大概也不会有多完善,需要有人去医院询问具体情况。
午饭过后,沈文钦和专案组的一名警员去了医院,应深留在警局进行地理侧写,通过分析,进一步缩小凶手的作案舒适范围,并试着找出模仿者与原凶手到底有何联系。
精神病院里,环境和普通的医院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先能看出来的,便是病人散步的院子。这里更注重放松的地方要宽阔,绿色植物多,且周围有好几个医护人员盯着,以防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院子里的病人神态举止各异,有些能简单辨认出精神状况不佳,有些则看起来颇为正常。
沈文钦和警员走进副院长办公室,一番询问后,得到了三个符合条件的女性病人信息。
一个在医院里呆了十年,今年45岁,期间回了家中九次,但病情反复,只能再次送回医院由专业医护人员照顾,当年凶杀案发生时,她正好在接受治疗,有不在场证明。第二个,有严重的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经常自残,两年前自杀死了。第三个,癔症患者,只来医院看过一次,经过诊断,病人有明显的行为紊乱,思维障碍和人格解体,建议住院接受治疗,但其家属不同意,最终便不了了之。
沈文钦打电话,让技术员重点调查第三个患者,找出她的资料信息。反馈回来的结果也很快。
陈淑芬,出生于1973年,有入院记录,诊断疑似有被害妄想症。她因为听到附近邻居的炮竹声,直接从窗口跳了下来,三楼,摔断了腰椎下肢瘫痪。
什么时候的事?
2009年1月30号号入院。
王
恰好,七年前割喉案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前停止的。
沈文钦脸一肃,迅速道:地址。
技术员却说:有是有,不过她已经死了,就在半个月前。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可能挺重要的。陈淑芬在瘫痪前,有频繁的入院记录,理由都是意外,不过想想都知道,哪来那么多意外,很可能是遭到了家暴,说不定还是她得癔症的病因。对了,她还有一个儿子,瘫痪之后好像一直都是她儿子在照顾她。我把她和她家属的资料都发给你们。
沈文钦接收了文件,往下划着快速看,看到一半时,他的手指突然僵住,双瞳骤缩,也顾不上看剩下的资料,立刻按快捷键,拨给应深。
但是,响了很久,都没有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