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说着主动接过推婴儿车的活计,让开身体请他们入内,京城属于北方,天气已经很寒冷了,院子里栽种的花草都干枯了,只有靠墙而种的寒梅傲然挺立着,走在里面就能闻到淡淡的梅香,清新素雅,沁人心脾。
你就跟我住正院,反正房间多得很,他们想住哪随便挑,让福安收拾就行了。
带着哥哥在大厅的主位坐下来,叶君珩径自说道,丝毫起身去见皇帝的意思都没有,封继夜无奈的摇摇头:我知道,有福安就行了,你赶紧进宫吧,不然皇帝的传召又该来了。
初来乍到,他们还是稍微尊敬一下皇帝这个主人为好,毕竟弟弟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帝赐的,他要是收回去,他们也会很麻烦,高起点才能有高效率,他可不想真的花十年八年来报仇。
知道了。
不耐哥哥的催促,叶君珩不爽的站起来,临走前沉声吩咐道:福安,除了我,他就是大都督府唯一的主子,谁要是敢对他不敬,本座不介意请他去西厂大牢走一圈。
是。
一听西厂大牢,不止是福安,大厅里每一个伺候的下人和锦衣卫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眼前的这位主子可从不在乎会不会屈打成招,一入西厂大牢,横着出来都还是最轻松的,基本上个个皆生不如死,别说他们,就是那些朝中官员,亦是谈之色变,如今厂公又回来了,不少人怕是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福安,将东厢房收拾出来给我的朋友们住,他们的东西也搬过去,正院那边清空一个房间,请几个能工巧匠,我要改造一番。
送走了时时刻刻都想赖着他的弟弟,封继夜沉声吩咐,丝毫没拿自己当外人。
是,奴才这就去办。
瞧出他们似乎有话要说,福安躬身离去的同时还不忘带走大厅里伺候的人,等到大厅里就剩下他们几人后,褚天浪等人不约而同的呼出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总觉得大都督府内有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差点没憋死他们。
夜哥,怎么没看到二娃?
就算这一路上再不耐烦他,他始终还是跟他们一起的,至少要知道他是否安全,毕竟他还是个没嫁人的坤。
乾坤有别,明明安排他住在后院,你们要找他直接去后院就行了。
换言之,就是别带他来前院,但凡有点规矩的大宅里,前院和后院都是分开的,中间的通道不但有人把守,夜晚还会落锁,只要他不想见他,这辈子估计都看不到他。
不去了,他没事就好。
送上门去让他缠?虎子表示敬谢不敏,只要他知道他没事,其他任何关于他的事情他都不想沾染。
我们只是暂时住在这里,晚点我会让福安给你们详细说明京城的势力分布和各大家族等相关规矩,也会请他教你们礼仪和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如何应对,你们只管提升自己就行了,等明明在城外找好了地方,我们就会修建新的宅邸,不出意外,以后将永远居住在那里。
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他自己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时间亲自教他们,复仇可不止是说说就可以的。
嗯。
知道他都是为了他们好,在场谁都没有不同的意见,相对会比较清闲的褚天浪靠坐在椅子上挑眉道:那你呢?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他相信他不会没有安排。
逛京城。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封继夜却给了一个看似玩物丧志的答案,褚天浪眉峰一扬:摸清楚京城各行各业的状况,再派人打探出皇贵君和清江侯府的产业有哪些,针对他们的产业开店抢夺他们的生意?
不愧是褚天浪,在虎子他们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他已经从短短的三个字里解读出部份信息了。
差不多吧,我要让他们的铺子,全都开不下去,但目前我们只知道天香楼是属于皇贵君的产业,天心楼已经在查了,其他还不清楚,先摸清楚状况再说吧。
封继夜若有似无的点点头,还有一件事他想做,那就是原主父亲的案件,他希望能翻案重审,不过这并非容易的事情,只有等明明回来跟他商量一下再做决定,京城是极讲究家族势力的地方,弟弟根基尚浅,他们必须要弄一个根基深厚的家族作为后台,封家无疑最合适,即便在大学士府垮台后,封家早已不复以往。
嗯,阿忠阿信,你们以后就跟着继夜,多学着点,没坏处。
反复跟叶君珩交手过后,褚天浪早已意识到自己的那点功夫是不够的,他想趁封继夜还没有甩开手脚大干之前先修神照经和那套掌法,以后至少能保护他一二,他总觉,他跟大皇子还会有所牵连,将来说不定真会登顶那个对坤来说最尊贵的位置,若是如此,那他们这些朋友作为他仅有的助力,就更要努力提升了。
是。
二人不敢有异议,万庆连忙道:夜哥,我也跟着你吧。
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跟着出去跑腿无疑更适合他。
嗯。
封继夜也没有反对,等福安前来禀报说房间已经收拾好了,众人纷纷前往,特别是虎子三人,一头扎进房中就没有再出来,这几天他们在船上已经摸到神照经的入门边缘了,只想尽快熟悉并掌握它。
第124章班师回朝,夫夫再见!
西厂厂公返回京城,并带回一个少君和孩子的事情很快传遍京城各大家族,有人暗中嘲讽他不能人道,干脆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帮别人养儿子,有人却觉得他怕是又在进行什么阴谋,像他那种冷血残暴的人,就算娶了小坤,也不可能养别人的儿子,难得的是,东厂这次倒是一声不吭,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太监,太监何苦为难太监吧,大家都翘首以盼,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坤,竟会自甘下贱嫁给个死太监,奈何他们左等右等,别说见到封继夜的人了,连关于他的消息都没得到多少。
当然,关心这事儿的一般都是成天吃饱了撑着没事做的各大家族,真正有责任担当的人和普通百姓,他们关心的只有边关大战和老天爷何时才会下雨,这段时间皇帝和文武百官急得嘴角都快起泡了,老天爷迟迟不下雨,灾情越来越严重,大批难民涌入京城,为了保证京城的秩序,皇城军只能将他们拦在城外,导致京城外密密麻麻堆满了难民,几乎每天都有为数不少的人活活饿死或冻死,京兆府尹数月换了好几个,依然没能拿出适合的方案来。
值得庆幸的是,在封继夜等人抵达京城的第三天,边关八百里报捷,大皇子大获全胜,俘虏蛮夷十数万,逼得蛮夷大汗不得不主动投降,以签署停战协议并赔偿大量牛羊等物作为条件,将他们的士兵全部赎回去,皇帝龙心大悦,当朝就决定派遣礼部尚书亲自前往洽谈相关事宜,不过在听说大皇子将即刻班师回朝后,皇帝的脸色又变得不太好看了,只是满朝文武没几个人搭理他就是了,大皇子立下大功归来,他们都琢磨着要上奏请封大皇子为太子呢。
大皇子率领啸凌军返朝!
千岁千岁千千岁!
两个月后,一身黑色战甲的大皇子率领部份啸凌军浩浩荡荡的聚集在东门外,伴随着守城大将的一声宣告,整个东城仿佛都震动了,百姓高呼千岁,代表皇帝前来迎接的官员不约而同的下跪,为首一个看起来六七十岁上下,身穿一品官袍的老者单手托着圣旨高声道:大皇子殿下接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