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印度大捷
于是,上官仪死谏!
简而言之。
不是江西刺史死。
就是上官仪死。
二选其一。
死谏一事自开朝历代以来,便有诸多典例。
若是贤臣大可理解为为国家朝廷尽忠职守一说,但若为佞臣亦可算是间接胁迫帝皇之言。
朝堂大殿上,站列于两侧上的官员,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李贞将手中奏折放落,看着上官仪,随后他又将肖建的奏折打开。
肖建写了士兵在几名将领教唆下哗变,并冲击总兵府的事情。
道:“好,朕便答应爱卿奏请,罢免肖建官职,暂交由刑部审理此案,若无其他罪责,便令其养老归田,其余人等视情节大小或降级调用。”
闻言,面露激动之色的上官仪,躬身拜道:“陛下圣明。”
冬日寒风如同刀割拂面。
御花园内,李贞独坐于事先备好的龙椅棉缕上。
烈火红炉上香茗沸腾,散发出丝丝香气。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号,距离大年三十,还有十天,皇城内外张灯结彩,爆竹烟花燃放,好不热闹。
可是在龙书案上,还摆放着一摞摞的奏折,在等待着李贞的批阅。
在将手中的一份奏折批阅完毕后,李贞这才从龙椅上站起疏松着筋骨。
“现在何时?朕在此批阅了多长时间?”李贞随意说道。
快步上前的宦官,躬身说道:“启禀陛下,陛下在此批阅奏折已经一娃香的时间了,而现在的时辰正是已时五刻。”
李贞轻喃一声,不由笑道:“时间过得还真快啊!
不知不觉竟然亦有两个时辰。”
说此话时,一直站身于侧后的宦官,面露迟疑道:“陛下,虽说天气放晴,温暖稍有提升,但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宜长时间在此逗留;若因此引得陛下龙体抱恙,臣纵是万死,亦难辞其咎,不如陛下暂移御书房,稍作休息。”
李贞微微颔首,威严说道:“亦好。”
闻言,躬身宦官连忙快步走出亭子,尖声说道:“摆驾御书房!
”
得此圣令,静待于一侧上的太监们连忙抬着如同小房屋般的轿子平缓的放在了静心亭前。
站身于李贞身旁的两名宦官则是双手小心翼翼的搀扶着。
“报。”
“辽东边关将领王玄策传来军情,请陛下过目。”
躬身跪拜于轿子旁的大唐侍卫,双手将军情书高举于身前。
“王玄策?”
李贞轻喃自语一声,仿若想起何事,急忙将军情书接过。
辽东的族群众多,此番王玄策返回辽东,就是为了安抚辽东各族。
李贞的目光快速扫视着文书上的内容,李贞的面色随之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王玄策返回辽东之后,使用严刑峻法管理辽东的少数部落。
一时间,各种犯罪事情急剧下降。
不过,王玄策也杀了数千名聚众闹事者。
除了王玄策的军情外,就是印度总督薛丁山的奏折。
薛丁山在奏折上写道:“印度之地的子民已经认同了大唐子民的身份,并且印度人口已经从’一亿人、”
“削减到了五千万印度之地的税收,已经达到了三千万两,并且又组建了三十万印度军团,现在印度之地的兵马,已经有一百六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