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聊斋:书生当拔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八章 小财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侯爷救了小女一命,小老儿也不知送些什么东西感谢才好。

幸得祖上留下几本古籍,侯爷乃是饱学之士,或许用得上。”

“不可不可……”周羽下意识伸手推辞。

“侯爷,你就收下吧,这些古籍我们也用不着,放在家里不定什么时间被虫给蛀了就太可惜了。”

老人的大儿子也上前劝了一句。

这时,周羽下意识瞟了一眼,不由得眼神一亮。

他一眼便看出这几本书册年代比较久远,其中一本甚至还是帛书。

于是,便浏览了一下……这下,心里更是惊喜。

根据他的判断,其中有四本很可能是孤本,甚至是已经失传的典籍。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烧掉了大量的百家典籍。

但,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有一些典籍流落民间,被人保存起来也或是抄写装订成书册代代传承。

既然认定是孤本,周羽也就不客气了。

毕竟对方说的没错,这些书在他们手中没啥用,大不了拿去换点钱,不定什么时间又毁了。

重要的是,这几本书触发了周羽的灵感,那就是前世历史上的永乐大典。

这是一套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乃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等内容为一体的大百科全书。

全书上万余册,约三点七亿字,堪称史上最全文献,传世经典。

编纂“永乐大典”乃是明成祖朱棣的意思,他想彰显国威,造福万代,成就一代明君之名。

为了编纂这套文献,前前后后花费了大约五年的时间,动用了三千余人参与收集、编修、抄写、校对……

之后由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所以周羽的意思,他想仿效朱棣编纂一套文献流传于当今世界。

准确地说,在当前世界就不叫仿效,而是创始人。

毕竟当前世界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当然,朱棣是皇帝,朱笔一挥便可调动大量人力物力,周羽自然不能与之相比。

但他既然有了这样的念头,自然也有法子。

以后可以吩咐书院的学生收集各类古籍,并帮着整理与编修,持之以恒,总有编成的一天。

况且,恐怕也等不了那么久,一旦有了动静,朝廷多半不会无动于衷,铁定要插手……

不过那样更好。

“如此就多谢老人家了!”

周羽也不再推辞,将书交给婴宁先保管着,随之拱手道谢了一声。

离开集镇后,周羽心情大好,忍不住哼起了小曲。

婴宁忍不住问:“先生,那几本书到底有什么好,值得先生如此高兴?”

“哈哈,这个你就不懂了,其中有四本书不出意外的话,乃是仅存的孤本。

也就是说,当今世上已经失传了的古籍。”

一听此话,婴宁不由眼神一亮,一副小财迷的样子:“那岂不是能值不少银子?”

周羽好笑地抬手拍了拍婴宁的头:“小丫头,什么时间学会算计了?这几本古籍的价值不能用银子去衡量。”

“哦,明白了,就像道德经一样对不对?”

“嗯,虽然比不上,但道理差不多。”

婴宁嘻嘻直笑:“看来行善积德还是有回报的。”

“婴宁,虽然你的话没有错,但以后要切记一点,如若是抱着回报的心理行善,那便不叫行善,叫功利。”

“哦,小女受教。”

婴宁乖巧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又经过一天的急行,总算顺利抵达了名满天下的姑苏府。

这里,有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代表的美食;

有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山;

有独树一帜的“姑苏园林”;

有古韵悠悠的小桥流水;

还有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诗而名扬天下的寒山古刹。

李白也曾经在此题诗: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总之,自古以来姑苏便是才子云集之地,不少文人墨客也纷纷慕名而来,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

当然,也留下了不少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

入了城,周羽一路打听来到了城南一幢院子外。

按照二人以前的书信往来,这里应该便是葛东明的家。

原主以前考举人时,提前一年抵达余杭府,并拜到余杭府一个名士门下攻读,与葛东明成了同窗。

当时,二人的关系也说不上多好,只是偶尔聚在一起小酌几杯。

后来,原主考中了举人,而葛东明却落榜了。

之后二人互通过几封书信,后来慢慢的也就没有联系了。

“奇怪……”

周羽抬头看了看门坊上悬挂的牌匾,上面写的并非葛府,而是刘府。

“先生,怎么了?”婴宁疑惑地问了一句。

“地址应该没错,难道葛兄搬家了?”

“那怎么办?”

周羽摊了摊手:“还能怎么办?先问问这家主人再说。”

……

【月底事情有点多,今明两天暂时一天更一章,1号恢复正常更新,有机会尽量补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