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渣受难为[主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178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渣受难为[主攻]作者:晏央

第178章

只是,那些老臣当着楚帝的面骂得越来越难听,到了后来,楚帝干脆连早朝也不想去了。爱骂就骂吧,他倒要看看,那些人除了嘴上骂几句,还能够做什么,反正他不听。

因为此事,忠于楚国的最后一批老臣对楚帝彻底失望了。一个君王,连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为了逃避责骂,甚至连早朝也不上了,如此不知轻重缓急之人,真的配当一国之君吗?

边境正在打仗,他们身处后方,原本该考虑的是怎样给予边境最大的支援,可如今,因为楚帝私德不修,后方起火了,人心也跟着散了。

太监、宫女以及太医的离去看似只是小事情,其中的内涵,朝中老臣们又如何会察觉不到?

比起楚帝做下的丑事,反倒是这件事更令他们感到忧心。后来,他们发现,不仅是底下的人,就连朝中的同僚,有些都萌生了离去之意,他们愈发感觉到了事件的严重性。可惜,楚帝对此根本一无所觉,反而在纠结一些细枝末节的事。

种种现状,让老臣们彻底冷了心。若不是先帝将如今的楚帝托付给他们,他们当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可是不行,朝廷中凝聚力已经越来越低,若是连他们都不干了,这个朝廷就彻底散了。到时候,他们又哪里有脸面去底下见先帝?

朝中老臣本以为,最糟糕的状况已莫过于此,可在楚帝不朝后,宫中又传出传言,说是楚帝本想算计昭王与卫妃淫乱宫闱,后事情未成,才反伤到自己。

仿佛怕人们不信似的,有人又列举出了种种理由,众人一听,还真像这么一会儿回事儿,这楚帝不会真的这么干了吧?自个儿设计着给自个儿戴绿帽子,就为了陷害昭王,好拿住他的把柄让他供自己差遣?如果真是这样,楚帝也未免太缺德了吧!

楚帝听到这个消息,险些又要吐出一口血来。他是算计过昭王和卫妃没错,可如今,这亏也由他自个儿吃了,名声也已经坏了,面子里子都没了,昭王和卫妃却什么事儿也没有,凭什么他还要因为这一点而被众人责难?

楚帝想要做些什么,来挽救一下他的个人形象——尽管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形象可言了。结果,还没等他动手呢,卫家的义子,希瑞尔的义兄就站出来说,卫家的门风不容败坏,他义弟的名声不容玷污。若楚帝还记得他的义父和义兄们曾经为楚国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落得马革裹尸的下场,就让他把希瑞尔带回去。

卫家这名义子已摆明了不再相信楚帝。

楚帝真的很想把他的奏折狠狠地摔回他的脸上,然而他不能,眼下,他能够争取到的,就只有卫家军了,饶是他再蠢,也明白,他不能连这最后的助力都失去。

最终,他被迫同意了卫家义子的意见,将希瑞尔放回了卫家。反正现在人人都知道他需要禁欲了,日后,再多的后宫妃嫔也只能当摆设。既然卫家义子坚持,倒不如把希瑞尔放回卫家,卖卫家一个好。

然后,紧跟着,楚帝就发现,昭王居然不告而别了!

昭王人走了还不算,还留下了一封信,等到他一离开京城,这封信便公之于众。其中历数了楚帝曾经意图陷害自己的种种往事,最后直言,自己是再也不敢再京城呆下去了,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楚帝给害了。

在那封信被公布的时候,楚帝一口老血直直喷出,赶忙命人去追昭王。任何人都可以跑,唯独昭王不能跑。昭王年轻有为,手下实力雄厚,最最关键的是,自己还把他给得罪狠了,这个时候放他会属地,可不是等着他给自己捅刀子么?

然而,楚帝派去的那些人,最终还是没能拦住昭王。昭王连夜离开了楚国,踏入了昭国的地界。

在昭王离开楚国前,曾问过希瑞尔,要不要跟他一起回昭国,被希瑞尔拒绝了。不是希瑞尔不想跟爱人在一起,而是就现在的局势而言,真的不合适。

日后,他们要多少时间没有,何必拘泥于一时?希瑞尔在安抚了昭王的欲望之后,又劝说了他好一阵,这才劝着他独自一人回了昭国。

随后不久,希瑞尔与卫家义子就宣布,要替楚帝盯着边境,防止三王反叛期间还有其他的诸侯作乱,不经楚帝之令就奔赴了楚帝直辖地域与昭国的边境处。现在最需要卫家军的地方,分明是战场前线,卫家军却躲去了边境处,摆出了一副要隔岸观火的架势,气得某些老臣大骂希瑞尔不忠不孝,身为卫家子却不思忠君报国,实在有辱卫家祖风。

希瑞尔与他那义兄就当没听到一样,依旧在边境处守着。眼下,众人皆知,世代忠君的卫家,虽未明确表态,但因楚帝做的那些荒唐事,彻底与楚帝离了心了。

第154章宫闱风云

老臣们的斥责和谩骂没能挽回希瑞尔和卫家军,如今,京中空虚,百姓们人人自危。

原先百姓们听说三王要打来了,还能够将这当成一件谈资,骂三王自不量力,可如今,随着一件件事情的发生,他们越来越没有这种底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