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谋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阳截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哥。”

陈暮来到城外军营,找到关羽。

李世民能领一千玄甲兵击败王世充是因为人家本身就实力强悍,征战沙场多年,手刃的敌人不计其数,战斗力爆表。

自己什么水平?

但凡有一点缚鸡之力,那也不至于就只有点缚鸡之力了。

带一千玄甲重骑冲锋陷阵?

不存在的。

当然得场外求助,找一个能斩杀文丑的高手。

目前整个洛阳唯一能够斩杀文丑的人,也就只有关羽了。

因为赵云曾经与文丑交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此时赵云年纪才29岁,还没有达到战斗力巅峰,仅仅只能跟文丑打平而已,要想斩杀文丑,至少35岁以后。

所以不找二哥找谁?

此时关羽正在校场操练士卒,他坐在台上,手握青龙偃月刀,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下方。

台下约有三千士卒,这可比刚才陈暮在校场召集玄甲重骑壮观得多。

像是在做全校广播体操一样,上万平方米的校场之上,无数士兵乌压压一片,排列成数个方阵,练习砍、刺、撩、劈等等武艺技巧。

各级军官游走期间,王丹管承张饶等列于台前,若有士卒练习不规范,这些将领及军官就会上去指正。

关羽带了两万多大军,分为三个营盘,另外两个营盘则有关平与管亥执掌,分为前、中、后三营,每营之间皆有校场及栅栏围墙,以围剿杀入营内的敌人。

虽然颜良就在洹水对岸,且如今洹水进入枯水期,士兵徒步就可以过河。但洹水沿岸布有大量岗哨,一旦颜良有所动静,关羽就会立即出战。

因此整个营盘都极为庄严肃穆,不管是每日训练还是监视敌人动静,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关羽沙场征战多年,已有大将风范。

陈暮进营自然无人阻拦,到了近前听到四弟呼唤,关羽扭过头看到他正过来,询问道:“四弟,你怎么来了?”

“出了一些事情,袁绍派文丑绕过我们,南下直扑孙文台,想必是打的逐个击破的主意,孙文台一败,颜良文丑南北夹击,我军危在旦夕。”

陈暮走到他身边沉声说道。

“什么?”

关羽大惊道:“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陈暮说道:“袁绍派去的乃是轻骑,现在去追,已经迟了。这是早上的消息,现在估计都已经快到了黎阳,我们必须做出应对。”

关羽站起身,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一顿,眯起眼睛说道:“四弟,你有什么主意。”

“为今之计,只有以破止破!”

陈暮眼神中露出一丝寒芒,杀气四溢:“袁绍想要逐个击破,那我们也逐个击破。此时文丑必然已经与孙文台交战,马匹不擅长途奔袭,即便打败了孙文台,文丑也必须休整一日才能出发。我们即刻南下,埋伏在他必经之路上,等明日他回师之时,趁其不备,突然杀出,一举将其击溃!”

“善!”

关羽点点头:“我即刻点齐将士,准备出战。”

陈暮却说道:“不行,要对付上万骑兵,必须全军倾巢而动方可。此地将士要防备颜良,不能轻动。”

关羽纳闷道:“那我们该如何与文丑作战?”

陈暮说道:“我们的一千玄甲重骑即可,重骑对轻骑有绝对优势,只需要拦住文丑,一轮冲锋,必然将其击溃。”

“好,我现在就出发!”

关羽招来副将管承,对他说道:“我要南下截击文丑,尔等驻守军营,不管颜良如何挑衅,都不要出营与之一战,明白了吗?”

“唯!”

管承得令。

下达命令之后,关羽当即穿上战甲,骑上爪黄飞电,与陈暮一同出了营寨。

等二人到内黄城北的时候,玄甲重骑早已经集结等候。

陈暮朗声道:“出发!”

浩浩荡荡的铁骑顺着内黄南面的官道一路疾驰,夯土道路上发出轰鸣的雷霆声音。

因为士兵和马匹都装有重甲,所以不能全速前进,只能让马匹一路小跑,相当于人正常慢跑的速度,约两刻钟后,就抵达了离内黄七八里外的黄泽。

此时的黄泽占地极大,波涛如海,由于黄泽上游的清水和荡水水量减少,导致湖泊水位也在下降,露出大片的湖岸滩头。

陈暮下令原地休整,让士兵们卸下马具,牵引着马匹去湖边饮水休息片刻,去一去身上的燥热。

没办法,马的耐力比人差得多,何况还是重骑兵。如果全速奔跑的话,估计一两分钟马匹就得累趴。而小跑的话,仅仅半个小时就已经大汗淋漓,必须让它们恢复体力。

关羽和陈暮也各自牵着爪黄飞电和紫影来湖边饮水,趁着这个功夫,关羽询问陈暮道:“四弟,自黎阳北上道路有数条,你觉得文丑会走哪里?”

“羛(xi)阳乡!”

陈暮毫不犹豫地答道。

“为何?”

关羽纳闷不已。

黎阳位于魏郡最南端,北面就是黄泽以及内黄,西北面是荡阴,东北面便是繁阳。

各地之间,散落着大量的乡亭,其中主要官道有三条,分别通向这些荡阴、内黄以及繁阳,里面有两条道路都要经过清水。

关羽是知道文丑肯定会走官道,因为当时的冀州平原并非是一片坦途,有大量的丛林、河流、田地以及凹凸不平的荒野,很多地方马匹根本无法通行。

文丑如果走野外的话,别说上万骑兵能不能从凹凸不平的荒野上穿过。即便能过,那些土地柔软,高低不平的田地,以及复杂的矮坡、堤坝、丛林等地形,马匹会很容易陷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