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5章 关于画饼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乡村在春耕时,姜国城内也热闹起来。

春节期间放假的商铺陆陆续续开业。

还有许多新店开张的。

阔绰一点的,弄个门头,手头紧的路边支个摊,再不济就挑个扁担支个车。

要说路边摊,最惹眼的当属“大郎炊饼”。

同样是推车,可姜大郎的车跟人家的就是不一样。

这感觉,就像满大街“叮叮当当”的自行车,突然窜进来一个“嗡嗡嗡”的摩托车一样。

两个轮的车,比独轮车多一个轮。

还多了一个炉子。

那炉子当真奇妙,想要火的时候用火耗子点一下,不想要火的时候就灭掉。

而且还能调大调小。

姜大郎的炊饼摊前围观者众多,但都是看车的。

跟那些大型车展上围着车和车模流口水的老少爷们一样。

一边看,一边还忍不住的想上手摸一摸。

剩下一小撮不看车的,也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看里面的东西。

真正关心饼的反而一个都没有。

“喂喂喂,你们到底买不买炊饼啊,不买不要挡在这儿啊。后面的人都看不见俺了。”

人们听到这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炊饼有什么好吃的?”

“就是,炊饼还能没吃过?”

“还是车好看。”

“对!”

姜大郎个头矮,气势不足,镇不住人。

但没关系,姜大郎脚底下踩着一个凳子呢。

虽然依旧气势不足,至少嗓门能拔高一点点了。

“瞎说什么呢?我这卖的是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不是炊饼!”

众人顿时哈哈大笑,指着车上的旗幡说:“这不是大郎炊饼”嘛,欺负我们不识字?”

姜大郎解释道:“这是以前的旗幡,新的旗幡还没做出来的。”

说起这个,姜大郎也有些心疼。

自己个头低,在街上不显眼,只能走到哪喊到哪,“炊饼~~~炊饼~~~刚出锅的炊饼~~~”

娘子心疼自己,正好家里有布,就给自己绣了个旗幡。

却没想到,旗幡刚绣好,自己不卖炊饼了。

别说外人,姜大郎自己都没想到。

本以为要卖一辈子炊饼,创业未半,也没花光预算,怎么就脑袋一迷瞪,改行了呢?

应该是岳先生给得太多了。

白送一驾车不说,还有两个秘方,以及全套的用具……

岳先生是好人啊,难怪岳先生的形象那么高大!

众人听到这话,全都哈哈大笑。

“就是,你这老店一天招牌都没挂,新店第一天就挂老招牌。哈哈哈……”

“大郎还是大郎,炊饼却不是炊饼了。”

“大郎没吃错药吧?”

众人也觉得这么只看不买有点不妥当。

而且这车太好看了,看着看着就饿了。

“给我来个那什么饼。”

姜大郎一听顿时笑了,“好嘞!贵客想吃什么饼?俺这儿有鸡蛋灌饼,有煎饼果子。”

“什么饼都行,反正能填饱肚子就行。”

姜大郎嘿嘿一笑,连忙打开火,顺便调和面糊。

锅热了,刷上油,然后小心的把面糊倒上去。

一边倒,一边还画着圈圈。

围观众人顿时乐了。

“嘿,你这是做饼还是画饼?”

“画的饼能吃吗?”

“不顶饿不给钱。”

“对了,这饼多少钱?”

姜大郎回答道:“煎饼果子,一个钱,加肉的两个钱。”

嚯?

买饼的人差点一句“黑商”骂出来。

稷下饭庄的炊饼一个钱还能买俩呢,买十个送一个。

这小子画个饼就翻一倍,加个肉又敢翻一倍。

可是刚才话说都说了,也不好反悔。

“行!两个钱就两个钱!我倒要看看这画的饼究竟能不能吃,顶不顶饿!”

说话的功夫,姜大郎拿着竹蜻蜓在锅上一刮、一转。

原本歪歪扭扭的面糊瞬间变成一张饼。

“嚯,还真是饼!”

看到众人吃惊的模样,姜大郎心中暗暗得意。

这一手,岳先生只教了一遍,自己就学会了。

岳先生夸自己是天纵奇才。

动作娴熟的敲了一个鸡蛋打上去,然后用工具轻轻拍打,让蛋清和蛋黄分散开来,与面饼结合在一起,趁机捏一撮炒熟又碾碎的黄豆撒上去。

原汁原味的应该是小葱碎和熟芝麻。

不过,这两个东西暂时还没有,所以只能用其他东西取代。

以后食材丰富了再更新迭代。

就怕姜国人认准了炒豆子,觉得这是最正宗,把熟芝麻判为异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