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醒龙自选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苍茫那句:知音去我先,愁绝伯牙弦!

那一年,夜宿这湖边,秋月初凉,清露微香,偶然得获此诗此意。并非月移花影的约定,前几天,重来旧时湖畔,天光似雪,水色如霜,心情被雁翼掉下不太久的寒风吹得瑟瑟时,忽然想起曾经的咏叹,沧桑之心免不了平添一种忧郁。

一段小小时光,配得上任何程度的纪念。

高山上,流水下,知己忘我,琴断情长。在此之前,记得与不记得、知道或不知道,都与别处物种人事相差不多。因为过来,因为看见,风情小俗,风流大雅,便镂刻在凝固后的分分秒秒之间。能去地狱拯救生命的,一定要知其何以成为天使。敢于嘲笑记忆衰减、相思偾张的,并不清楚往事如何羁押在尘封的典籍中泣不成声。弱枝古树,前十年红尘际会;旧石新流,后十年灵肉相对。整整二十载过去,草木秋枯,留下的唯有松柏傲骨。

一种离去的东西被长久怀念,定是有灵魂在流传。

临水小楼依旧以水清为邻,流星湖岸还在用星光烛照。

此时此刻,听得见当初水边浅窗内纸笔厮磨沙沙声慢。

斯情斯意,孤独倚涛人可曾心动于咫尺天涯切切弦疾?

兰亭竹掩,梅子霓裳。珊瑚红静,紫霞汪洋。泛觞荷野,邀醉雁霜。有曲琴断,无上嵩阳。廊桥情义,渔舟思想。细雨诗篇,大水文章。

那些用白发蘸着老血抒写的文字,注定是这个人的苦命相知。马鸣时马来回应,牛哞时牛来回应,如若幻想马鸣而牛应,抑或牛哞而马应,只能解释为丰草不秀瘠土,蛟龙不生小水。鲍鱼兰芷,不箧而藏。君子小人,怎能共处?譬如,黄昏灯暗,《挑担茶叶上北京》的字与字中,有心鸣冤,无处擂鼓,让相知变成面向良知的一种渴盼。譬如,黎明初上,《分享艰难》的行与行里,两瞽相扶,不陷井阱,则成了相知的另一番凄美景象。天下心心相印也好,惺惺相惜也罢,莫不是如此。

凄美不是催化知音的妙方,而是莫非凄美无以验证。那些自扫门前雪的饮食男女,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市井贵胄,只求一己活得舒坦,还要知音典范作甚!如此想来子期伯牙定非伶官,那年头善琴者必是君子!世事重来何止琴瑟共鸣,那些天将与之、必先苦之之人,是将命运做了知音。世态百相中天将毁之,必先累之,任他不可一世,终不及草芥一枚,这才符合万般知音中的人伦天理。所谓国色何须粉饰,天音不必强弹,是将人世做了人格的知音。所谓播种有不收者,而稼穑不可废,是将品行做了世道的知音。

沉湖纵深处,芦荻飞天,为铭记鬼火能焚云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