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可真是朕的好大孙,“孝心”可嘉啊!”
“竟不知哪里得罪侄儿,太子殿下。”湘王咬牙,拱手问道:“不妨现在就当着父皇的面分辨清楚。”
“父皇,敢情我们都不是亲生的啊?”周王差点吐血,还拿老子第一个开刀,什么玩意儿啊?
“父皇,您要是容不下儿子们,何必封王,不如现在废了我们,也别脏了侄儿的手。”
大殿上吵吵嚷嚷的,简直让人不堪其扰。
“够了,闭嘴。”朱元璋冷硬怒喝,威力还是有了,果然大殿上立刻安静下来,可是放眼看过去,各个脸上眼里都写着不服。
【“论牛逼程度,汉景帝见了朱允炆都要自愧不如啊。”李一感叹道。】
汉景帝额头青筋一跳,重重的放下棋子,没听见没听见。
【“据说朱棣为了保命,不得不装疯卖傻。”李一叹息道:“他也曾是京城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天潢贵胄,如今侄子一继位,却不得不装疯卖傻以降低朝廷的警惕,保全自己。”】
朱标嘴唇微动,他看着小四,那么精神活力,最后却要靠装疯卖傻才能活下去。
他喉咙一梗,心中酸涩。
他死的早,竟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下得了这样的狠手,那都是他的叔叔啊。
【“到了这个的地步,谁还不知道新帝的意思呢?他容不下藩王,更容不下朱棣。
是以,建文元年秋七月,燕王朱棣誓师反抗,下谕将士,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原来如此。朱元璋漠然的想,原来老四的皇位是这样来的啊。
他有些疲惫,可是却依然盯着天幕,依然不解。
“老四,你怎么赢的?”兄弟都纳闷道。
怎么看老四也就是垂死挣扎一下啊?结果居然成功了?他们暗戳戳的想要借鉴一下。
万一这次又被谁谁谁容不下,不得反抗一下,说什么也不白给!
永乐大帝朱棣欲言又止,这个嘛......
第222章
【“当时在讨论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
建文帝支持黄子澄,于是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李一划了重点,“燕王有功无过,这是朱允炆自己都知道并且承认的事情,所以才先找其他藩王的麻烦。”
“可是,在藩王勤勤恳恳的镇守边地,保家卫国,背后本应该是他们支持的朝廷却反过来捅藩王一刀,谁能不心寒呢,于是湘王辩无可辩,举家自焚,以示清白。”
“而这也意味着朝廷对藩王的动手是出师无名的。”
“在古代打仗讲究一个名分大义,名分大义看似虚无,却能让自己立于道德的高点,让舆论倾向自己,否则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无故兴兵,朝野内外如何能没有怨言?”
“而以朱允炆为首的朝廷势力恰恰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对有功的藩王出手,这无疑是一步错着。”
“于是朱棣起兵靖难,也就师出有名了。
名义在哪里呢?皇帝无故对叔叔们下手,这当然不是皇帝的错,他只是被身边的小人蒙骗了,现在朱棣这个做叔叔的要去救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