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就是说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如果懂了,那么他就会觉得这很好,可以使得大家都懂,便将诗抄录出去,供大家传唱。
白居易认为文章是写给大众看的,如果不能为大众所理解,即使再华丽的词藻,也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语言平易通俗,富有人情味就是白居易诗词最大的特点。”
“像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李一随口念了好几首诗,然后笑道:“怎么样,是不是都很简单很好懂,在白居易的诗里,一般不会有让人看不懂的字眼典故,完全可以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充满平易近人的感觉。”
“有人说,白居易的诗是写给老百姓看的诗,看起来确实如此。阳春白雪虽好,下里巴人也同样必不可少。
与晦涩难懂的浪漫主义相比,白居易的诗歌显得更加通俗易懂,和蔼可亲了。
但是白居易厉害就厉害在,哪怕他的诗已然接近现在的大白话,但是他在通俗之余却又不失华美,浅显却又意境优美,将诗歌与现实相结合而不失诗歌韵味。”
“即,下里巴人他要,阳春白雪他也要,又要通俗易懂,又要文辞优美,而这些白居易都做到了,而且融合的很好,要不然说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大唐又一位大诗人。”】
白居易很高兴,而他的小伙伴元稹看起来比他和更高兴,虽说文无第一,但是,元稹用力拍了一下白居易的肩膀,“我觉得第三大诗人听起来不够帅气,乐天你觉得呢?”
白居易很难不笑出来,但是他还是克制道:“我觉得我挺努力了。”李白杜甫那是那么好越过的嘛?
那可是李杜!
白居易想了想,对元稹道:“要不然你试试?”
元稹:我怕试试就逝世。
一手将杜诗发扬光大的元稹和白居易对视一眼,那可是能折服他们,心甘情愿为其弘扬的杜甫!
又想到几十年前就红遍大江南北,现在依然被追捧的李白......好兄弟俩顿时彼此虚假的笑了笑,算了算了,第三也不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李一随口念了首诗,神色轻松道:“白居易的景物诗也是一绝啊,用最简单是词组成最优美的诗歌。
这首还是上学要背诵的呢,也很容易理解吧?”】
很多百姓都不由点头,还真是一听就懂了。
他们居然也能听得懂诗吗?
那么了不起的东西……他们能听懂了!
一种奇怪的感觉由心里慢慢升起,他们满是感激,对天幕,对白居易。
天幕让他们知道全新的世界,给他们带来各种好东西,而白居易……他在为他们写诗啊,写他们这种人也能听懂的诗,他是个大好人,肯定也是个大好官。
老百姓的想法就是那么纯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爱戴谁。
【“白居易的好诗很多,但是我记得上课学到他的一首诗却让人看了很复杂,值得一观。”
“不知道多少人读过《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五月农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