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现代留过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3章 赵煦:不赚就是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这个张问曾经斗赢了群牧司的那些虫豸?

可是,彼时他大概率最多只是一个京官!

京官斗赢群牧司的衙内和内臣?

这是什么童话故事啊!

赵煦本能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这大宋是个什么样子,他难道还不知道?

哪怕是现在也是一般的。

譬如说店宅务里的那些账,外廷的士大夫谁敢碰?

别说小小的京官了,就算是朝官,今天碰,明天就得收拾包袱去岭南吃荔枝。

但旋即,赵煦就注意到了王子韶话里的关键——大名府士绅百姓与群牧司争利?

士绅百姓?

赵煦微笑着,他知道的,这是标准的士大夫叙事。

有事士绅百姓,无事哪来的布衣黔首,也配碰瓷吾辈士大夫?

熙宁变法以来,类似的叙事,层出不穷。

所以,这张问只是被人推到台前和群牧司唱对台戏的打手?

其后面,应该站着应该就是大名府本地的士绅。

考虑到仁庙的话——用心悉如问,何患赤子之不安也?

央地矛盾吗?

这倒是有意思了。

众所周知的,在大宋,每当出现央地矛盾,一般都是中央吊着地方打。

譬如东南六路,就长期在为汴京人负重前行!

但当年的大名府,却打赢了汴京。

甚至还让仁庙都公开称赞了被人推到台前来的张问。

所以,这大概率只能说明一个事情——神仙打架!

这样想着,赵煦就让王子韶继续介绍。

“臣问大名府任满,迁河北路提刑……”

这就印证了赵煦的猜测。

从京官直接跳到了一路监司,即使大概率只是权发遣,但这也属于飞升。

仁庙时代的大宋官场,论资排辈的现象极其严重。

几乎能与现代日本企业里的年功序列相媲美。

不出现特殊情况,所有官员都只能按照磨勘,循序渐进。

从一州通判,飞升一路监司。

这只能是背后的神仙出手了。

那么,在大宋,盘踞在大名府的神仙是谁呢?

再把这个时间,限制在仁庙景佑前后。

答案就已呼之欲出了。

只能是本家就在大名府的,故大宋太师、魏国公、中书令,王旦王文正!

没错!

当时王旦早已去世。

但王旦的政治影响力,却久久不曾消散。

哪怕在现在莘县王氏在大名府内的影响力,也只在相州韩氏之下!

至于彼时?

只能说是大名府的真神仙!

因为,当时的宰相,正是王旦旧年一手提拔起来的吕夷简!

同时,吕家虽然不在大名府,但吕夷简在大名府内的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大名府升格为北京,就是吕夷简一手推动、落实的。

此外,吕夷简的女儿、侄女也多嫁在大名府。

特别是其长女,就是嫁的王旦之子王雍。

所以啊……

这个张问当年能把群牧司的虫豸吊锤,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子韶的声音,继续在赵煦耳畔响起来。

“问在河北,恰遇河决,时朝廷欲于小吴筑堤以回河,臣问坚以为不可,以为小吴与曹村南北相直,若筑小吴,则恐左强而右伤……”

赵煦听着,嘴唇动了动。

他当然知道,小吴筑堤的结局——决口!

从此,这一条河段,就成为了大宋王朝的伤口。

不停的决堤、溃堤,不断的出现险情。

元丰八年,赵煦刚刚即位不久,这条堤坝就再次出现险情。

亏得当时的判大名府韩维,还算用心。

也亏得赵煦派出了大量禁军,在宋用臣、苗授的率领下驰援救灾。

最终是靠着钞能力,才堪堪守住了小张口,没有让洪水冲垮小张口,然后冲向小吴口,再次将整个河北,变成汪洋。

而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就是当年,回河派们异想天开的小吴口筑堤计划。

一场典型的人祸!

企图让黄河讲政治。

然而黄河表示——我不懂啊!

但在当年,回河派是朝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而这个张问,却在彼时,选择了反对。

毋庸置疑这是需要有勇气的!

因为大多数政治生物,并不会因为被人指出了错误,且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遭受了失败,就重用那个指出错误的人。

大多数政治生物,只会觉得——为什么你要和我逆行?

于是,将这个该死的逆行者抓起来,反复批判。

“其后河果决于小吴……乃迁淮南东路转运使……”

唔……果然是吕家神仙的人啊!

在这个时候能保住人,还能将之升官的,也就只能是吕夷简了。

“先帝即位,加直集贤院,再迁河北转运使……”

“熙宁中,再议回河,欲以三十万军民,自澶州向北筑堤……问上书坚以为不可……”

又开始逆行了!

而结果,自然是很清楚的。

熙宁十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澶州,形成二股河,冲向了徐州。

于是,苏轼怒气冲冲,开始了胡言乱语——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看似是在喷王安石,但傻子都知道在阴阳怪气谁。

这为后来的乌台诗案埋下了祸根。

而另一个逆行者张问的下场,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元丰二年,中书侍郎臣安礼,曾以臣问可堪六部,举于先帝,先帝以为,臣问不可用为国家重臣……乃迁知潞州、汝州等,元丰八年改知河阳府……”

赵煦听着,差不多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此公的画像了。

一个有能力,但脾气很犟,特别喜欢逆行的老臣!

同时,他应该和吕家关系非常密切。

同时,与种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搞不好,还与韩琦也有着关系。

毕竟,吕公著的哥哥吕公弼的原配,就是韩琦的女儿。

于是,赵煦问道:“王卿可见过这位大臣?”

王子韶答道:“奏知陛下,臣还未曾拜谒过……”

“只是听说,臣问廉洁,归京后就一直住在朝集院中……”

“左相吕公,多次请其搬到吕府,其一直婉拒……”

赵煦听着,点点头,然后开始在心中寻思起来。

他现在差不多能猜到吕公著的心思了——可能是想让这个老人,在其人生暮年,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至少,在史书上留下一点痕迹。

而吕公著的面子,赵煦当然要给。

只是……

“朕该怎么利用这个事情,来推动朕的议程呢?”赵煦想着。

现代的留学生活,完全的改变了他。

让他沾染了太多现代人的特性。

其中之一就是——不赚就等于亏!

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必须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都利用起来。

因为,他真的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来完成原始积累,来推动国家向着他想要的方向前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