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暴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章 襄阳不容有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襄阳是什么地方?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制霸长江中下游的战略要冲。占据襄阳,长江就不再是天堑,丢了襄阳,想要进军江南道,很有可能腹背受敌。后世历史上南宋灭亡的转折点就是襄阳失守,可见其重要地位。

至于什么第一方案第二方案,是因为长安根本接不到军情通报,军情通报的驿站已经被世家掌控。

但看看坐镇长安的都是谁,李靖、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张亮、侯君集,这些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我知道你们十六路藩王造反就行了,你们怎么造反也能猜出来差不多,最多制定了三套应对方案。

而第一套方案就是苏定方驰援襄阳。

“连夜把这两封信和文书送回长安,八百里加急。”急匆匆写下简报,盖上大印封存,交给亲卫。

藩王行军路线的情报非常重要,有了这一份情报,至少会做出更妥当的安排。

苏定方长途奔袭七百五十里可不是简简单单一路疾驰,沿途的驿站全部清理,原驿站人员全部看管起来,驿站现在实行军管。内乡到长安的消息传递渠道再次畅通。

“等一等。”亲卫刚要出去,苏定方又将他叫住,想了想又摆了摆手。

他很清楚,侯君集坐镇中军来的速度会比较慢,本想给侯君集写封信或者带句话,想想又算了,两个行军大总管通信不好,而且侯君集心眼小,自己提议他最好早点过来,恐怕招人不待见。

休息两个时辰,留下五百骑兵等待援军看守俘虏,剩余两千五百人兵进新城,同时带着原邓王属下的一名僚属和一名武将俘虏。

六月初七这一天,大唐帝国内战陡然进入白热化。

凌晨彭王李元则夜袭江陵,向北兵指襄阳。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夜袭内乡,向南兵指襄阳。

但对于大唐帝国这场内乱来说,诡异的是在进入白热化,马上要高潮的时候,关内道已经平定了,还没到高潮就完蛋了。

朝廷数千军队横推岐州,岐州所有叛军中的府兵,在朝廷军队还没到来时立即原地解散,城防都不管了。而叛军中的重要人物则隐姓埋名四处逃窜。

坊州那里最逗的是,荆王负责招募叛军的人前脚刚到,还没说两句话呢,后脚听说荆王被抓了,立即撒丫子就跑。四千大军进入鄜州,鄜州同样是该跑的跑,该缩头当乌龟的立马认怂。新任命山南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彻更是马不停蹄返回长安。而三路三千骑兵开始纵横关内道,安抚民心,追杀叛逆,征兵前往长安。

六月初七这一天,河南道三王连营派出一人来到武牢关下,一支箭矢射进武牢关。

传令兵打开箭矢上绑着的信筒扫一眼,立即前往将军府:“报大将军,城下郑王李元懿、道王李元庆、虢王李凤联名来信,请大将军武牢关前一会。”

“还有什么可说的?”殷元有些不耐烦。今天告诉你你的形势很危险了,明天告诉你来吧我们给你什么什么,根本不换花样的。老子只想在武牢关躺平,你们爱干嘛干嘛。左右我这点兵力不能平定你们,也平不了洛阳城,还没有虎符,你们别从我身上过去让我好好躺着就行,结果你们还没完没了了。

老管家一脸苦大仇深的皱着眉劝道:“老爷还是要去看看的。现在的局势,陛下胜了,老爷有阻挡河东道的功绩在不会有问题。如果藩王胜了,老爷给他们点面子不给实惠的让路开关,也不至于祸及家族。”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