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多谢二位了,不知二位都是做什么营生?”
“让您见笑了,我是小本买卖,就是从长安这里运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看着新鲜。”相对矮胖的商人谦逊的说,“在西市兰州焉耆和疏勒有四间铺子。回来的时候收点西域特产。”
青年脸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容,此刻笑问道:“西域的特产是玉吧?我看你腰间挂着的籽料很不错,手艺也好。”
“您是高人。”商人竖起大拇指,“收和田玉只是其一,量小,大多是一些果干之类的。先生您是?”
青年含笑颔首:“我叫元名。”
那两名商人身躯一颤,而周围桌子的人也是浑身一震。
“可是元名瓷器的元名大匠?”另一名相对略高一些的商人目瞪口呆一脸惊讶。
青年点点头:“好像做瓷器的我是唯一的大匠。”
“元名大匠,您那天青色茶具简直是夺天地造化。”
“我上次参观展览会,那瓷器简直太妙了。”
两名商人包括其他桌的人纷纷惊喜的恭维着,不在于能得到什么利益,就像是后世追星一样,这么牛的人就坐在那,以后能让自己吹一辈子了。
李元名看到众人惊喜的毫不作为的表情,神情一时间有些恍惚。
当年自己是王爷,去外面吃饭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是躲得远远的,偶尔看过来的眼神也都是充满畏惧。五年前造反被贬为庶民,现在重新出现在长安人的视野里,但没有人在乎自己过去是不是王爷,没有人在乎自己过去犯了多大的错。而且他们不再是畏惧,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喜爱,这种感觉……比当王爷好,好很多。
周围的食客很识趣,恭维两句后就没有再打扰,而两名商人更识趣,没有想着通过他获得利益,反而是增加自己的见识。比如瓷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各地瓷器特点不同等等。而李元名也有收获,商人走南闯北,接触到许多新鲜东西和新鲜的色彩搭配等等。
吃完饭后继续前行到达长安城,刚进城门,一名穿着内侍服的青年内侍立即迎上来:“可是元名大匠?”
“正是。”
内侍行礼:“元名大匠请随我来,陛下已经安排好曲江池的住处。”
李元名点点头:“前面带路。”
骑马走在街道上,李元名仿佛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这还是长安吗?
街道已经分成三条,中间的道路是走马车和马匹,两侧的道路是行人。三条道路都被中间的三尺宽的绿化带隔断。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能显得干净整齐。但辅路两侧不再是五年前的坊墙,而是一家家店铺。行人如织,买卖兴旺,彰显出大唐的繁华。
前行不久又看到路边一个面积很大的湖泊,湖泊两岸是亭台楼阁,里面有人的欢笑。
“长安的池子是不是比以前更多了?”李元名不由得问道。
内侍在马上欠身,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大匠有所不知,实际上长安的池子并没有比以前多出来。只不过以前的池子许多都是在坊里,在马路上看不到,其他坊的人想要去游玩也不方便。陛下改造长安城的时候就将湖泊能尽量显露在外面的就显露出来,让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游玩。”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