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奉节跪倒在李承乾面前,什么话都没说,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李承乾扶起窦奉节,拍拍他的肩膀:“年轻有为文武双全,以后踏踏实实做事就是了,没必要因为这些糟心事影响自己。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朕正在考虑将神机卫扩张到三万人,需要副将,等同于其他卫的大将军。其次是做礼部尚书。不过朕打算将礼部改成文化教育和宣传专属,外交性质和其他事务都交给鸿胪寺和宗正寺。”
窦奉节:“陛下曾言,教育文化乃国之根本,臣愿鞠躬尽瘁。”
李承乾微微点头,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窦奉节直到李承乾一行身影拐角,这才直起身,向着远去的方向再次欠身,这才翻身上马回酂国公府,对永嘉公主府不看一眼。
长安城陷入诡异的平静与热闹并存的状态。平静的是没有一个朝廷大员去走门串户,去和其他人交际,下值后就回家,人前人后都不谈论侯君集张亮李道宗三人谋反的事情。热闹的是朝堂上李承乾针对这一件事情进行的善后调整。
九月初五单日常朝,李承乾直接宣布将鸿胪寺并入尚书省,原礼部更名为文化教育部,负责文化教育产业的发展以及科举的执行,原礼部的对外事务转移到鸿胪寺,宗教礼仪事务转宗正寺。
对于这一点一般官员有些意外,但对能上常朝的五品以上官员来说就是早晚的事情。以陛下对于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原本元日大朝会上就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但那天的调整太多,容易让朝政混乱,所以一直押后。现在好了,吏部尚书李道宗完蛋了,礼部许多官员都受到牵连,礼部事务大受影响,顺势改革礼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等于是礼部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八成,只剩下文化和教育。而窦奉节由一个原本是赋闲在家的国公,一跃成为礼部尚书,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毕竟窦奉节可是有救驾之功。虽然不用他救驾也没事,但涉及到皇帝安危的事情都是大事,这就是救驾之功。一个六部尚书之一一点都不高。
吏部尚书比礼部尚书重要的多,李承乾交予朝堂议论,最终原本李承乾的太子左庶子杜正伦担任。
如果说这一切还只是风平浪静,但江南道却热闹了。
一万神机卫充分展现了其山地作战能力,所过之处造反山民尽皆伏诛。但江南道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首先是李恪之所以能造反成功,还是当地各州刺史与侯君集有勾连,刻意计划矛盾所致。
随着侯君集谋反案的查办,配合神机卫的行动,江南道多地刺史空缺。
新上任吏部尚书杜正伦起草奏疏递上去,李承乾仔细看着人员任免,半晌后突然一笑,将奏疏放在龙书案上:“各位爱卿,朕问一问江南道有多少州?”
长孙无忌:“回陛下,江南道共四十一州。”
李承乾:“我大唐多少州府?”
长孙无忌:“回陛下,大唐三百六十一个州府。”
李承乾:“三百六十一个州府,每个州府最低是从四品下的刺史,还有长史判司等等。我大唐两千四百万人,一个州府平均下来只有六七万人,六七万人就需要一个从四品下以及一系列官员吗?”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