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3章 十一年,是一个转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93章十一年,是一个转折

黎元十一年。

这也已经是赵昕当官家以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了。

像是他原来的十七将,有的早就已经入了土。

即便是像赵珣,此时也已经是六十。

赵昕反思自己这一朝,看看还缺点什么。

你说疆域,那已经很大很大了。

所以……

他觉得,他目前还缺点文治。

不过文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是朝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是说,创下不朽的制度。

当然!

这都不矛盾。

都有值得提升的地方。

事实上……

除了赵昕不爱纳谏,这朝堂上的士大夫们,还是很有道德,很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的。

你比如说像是欧阳修、富弼这些人。

都不是什么坏人。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缺点。

比如说像是文彦博这种,还是有一些黑点的。

只是……

问题也不是很大就是了。

其实……

赵昕又何尝不想当一个喜欢纳谏的人呢,问题是……你们也要能够提出好的建议才行啊。

比如说,不少人就提出了,如今的官员太多。

可你提出来了以后,你又不说怎么解决。

还有人说,应该要对田亩等事,进行细查,利用方田法,重新根据田亩的贫瘠划定税赋,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有的官方的资料,早就不能看了。

言下之意,就是有的富户肯定多占了,而压力给到了百姓。

可赵昕又不是个愣头青。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可没有可以执行的人啊。

不过一考虑到如果等欧阳修等人都去世了,你以后再想搞这个,也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再等他一死,让太子来搞,那就更是难度再乘个十倍。

所以……

既然下面的人都提到了,赵昕也是把章惇这个让人一看就感觉不太好相处的人给召了回来,然后让章惇找个试点,去进行摸底、尝试。

章惇,出身于世家大族。

跟当初的宰相章得象是亲戚。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像是这样的人,肯定是要维护地主的利益的。

不过……

赵昕看他还有几分正义感,便让他来试一试吧。

朝堂之上……

赵昕首先定下了基调,“方田法,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庆历年间,就已经有人提到过。”

“当时,正值跟西夏战争,百姓压力很大,所以要进行变法,希望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

“只不过,貌似后来反对的人不少,因此,在方田了几个地方后,便停了下来。”

“而我小的时候,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也曾让人到我爹爹曾经给我的封地,去查过一些田亩的数字。”

“基本上,有不少人,是隐匿了自家的田亩的,而且基本上是隐匿了一到两倍左右。”

“虽说现如今,没有与西夏的战争,百姓的压力也不大。”

“可像是这种隐匿田亩,而且把赋税转嫁到别的百姓的头上的这种事,我以为,还是不能有。”

“所以章惇你下去,我随便给你一个州,你先让他们自己上报自己的田亩以及接下来打算交的赋税。”

“我不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从前的,过去了,就过去了。”

“谏官以后也不得拿这事,去攻击相关的人。”

“但是……如果给了这一次的机会,还要隐瞒,那一旦查出,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

“毕竟都这么多年了,这便宜也占够了。”

“要懂得见好就收。”

……

只能说……

赵昕的话语还是比较地温和的。

事实上……

除了宰相团体,即便是赵昕,都很难分辨出一个人到底是忠,还是奸,廉洁,还是蛀虫。

不过有着后世丰富经验的他早就清楚,那些越是嘴上说着要打击贪腐,对贪腐零容忍,说你这小同志,思想觉悟有点低的,往往他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贪腐分子。

所以章惇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可信么?

这可是把章惇放到火堆上去烤了。

章惇此时也是大汗淋漓。

因为他也深知,这到底会得罪多少人。

只能说这个活,不太好干。

不过好在,官家让的是对方填数字,倒是比让他直接去测算要好多了。

随后……

赵昕便给了对方一个河北地区的州。

让他去做。

没有被抽到有关自家产业的人,都不禁是松了一口气。

可是……

既然今天上报了这么一个州,那明天就有可能上报其他的州。

因此,感觉离落到他们的头上,也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赵昕还定下了表格的格式,而且,以后所有有关数字这方面的东西,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毕竟……

这中文数字实在是看得人脑瓜疼。

让专门负责印刷的人去印制表格。

同时……

还有人表示,三司如今所负责的事情又多又杂,以至于很多的公务,都来不及处理,还有的官员,嫌麻烦,甚至干脆就不管的。

那就对三司,也进行改制。

当然!

顺便……

再让人议定一下,一些功臣的国公号。

比如说欧阳修,富弼这些。

这一年……

由于庶长子已经控制了交趾。

自然,这商路接下来也是畅通无阻。

光是对方派人回来一趟。

赵昕的收入就多出了至少三百余万贯。

不过……

像是这种收入,也不是说越多就越好的。

毕竟你还是要尊重一下市场规律。

一旦香料这些东西多了,也就变得不值钱了。

那市场的容量,就摆在那里。

不是说你运回来一亿吨,这一亿吨就能全都卖出去。

当然!

好就好在,香料这种东西,卖不出去,还能自己用。

只是……

这个要跟赵宏商量好,每年大概运回来多少。

到时候,赵哲还得回礼。

给对方一些瓷器、丝绸以及茶叶。

那样赵哲再拿瓷器、丝绸以及茶叶,去经营交趾乃至于整个东南亚跟西方的航路,双方互利互惠,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赵昕把这事交给赵哲去处理。

毕竟……

等他没了以后,这事还是要赵哲跟赵宏来对接的。提前磨合好,制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兑换比例,总比到时候闹矛盾要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