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大好人嘛,好到让她忍不住一次次破防。
算了,顺其自然吧,得之我命,失去也未必是不幸,这天下事,就没有绝对的。
她重新扬起笑脸,我们先回去吧,现在瑞王已经从宫里出来了,想必很快就会派人接手那批粮食了。不过度叔您要做好准备,可能不会有什么实质的奖励,比如给族叔升官什么的。最有可能的是获得积善之家的称号。
皇帝下旨给个好听的封号什么的,是惠而不费的买卖,皇帝没有任何损失,顶多就是一张圣旨的成本。
相反,桑家付出了大量的粮食,以及可以带动其他有心的人,尤其是那些商人。
本朝虽然没有重农抑商,但千百年来的思想,商人地位依然是最低的,有些商贾人家培养出了有出息的孩子,顺利考取了科举,但因为他们的出身,往往遭到排挤。
文人就是那么清高,他们连勋贵出身的都看不上,书里宁国府的贾敬就曾考中过进士,可他现在却辞官做了道士,这其中就要这方面的缘故,一再的排挤让他融不进文官当中,而武勋又因为他读书人的身份格格不入。
最终贾敬在官场一事无成,挣扎几年后,辞官回家做了道士。
有荣国公宁国公撑腰的贾敬尚且如此,商贾出身只会更加艰难,所以很多商人,尤其是大商人,都会对皇帝的嘉奖趋之若鹜。
如果被皇帝亲自称赞为积善之家,族里的子弟好歹不会受到排挤,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在百姓中的名声也会更好一点。
这已经足够。桑度点点头。
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做出一番预测,明白可能有的好处和坏处。
权衡了利弊之后,认为桑家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他们才立即行动的。
我们那一辈,独你父亲学问最好,也不负众望做到了四品官,在他的帮助下,有几个族兄弟也混上了一官半职。只可惜你父亲遇到了意外,以至于没了性命,甚至还连累了瑾儿。听你父亲说,瑾儿的学问也很好,下一届很有可能中进士的。桑度说着眼里流露出惋惜和心痛。
桑语转过头,做出悲伤的姿态,随即匆匆转移话题,听度叔的意思,我这一辈族里有不错的后生。
没错,桑度露出笑意,有三个小子学问都不错,一个已经考中了举人,明年会进京会考,另外两个学问也非常扎实,考中举人不成问题,进士的话,只需要再打磨两年。最主要的是,他们都还年轻,最大的也才二十六。
确实不错。桑语点头。
这也难怪族长愿意听她的建议,冒这一次险,原来是为了他们铺路。
这三人发展得好,对桑语也有好处,于是她真心建议,要是族兄们来京了,让他们来县主府,别的我兴许没办法,但一个安静的待考场所,还是可以提供的。
那我就代那些小子们,谢谢他们族妹的好意。桑度笑道。
都是同族的人,相互照应是应该的。桑语摇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