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大军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好!”

宋功明笑着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满满当当的,红烧兔头、炒菌菇、山笋炒蟹肉、酱猪肉,还有一道醉河虾,几道美味香气扑鼻,宋功明见了也是食指大动。

宋灌将几道菜肴端出来,与桌子上的几道菜摆在一起,足足十几道美味,摆了一桌子,随后宋灌将二人的酒杯倒满,笑着说道:“小侄先敬叔叔一杯。”

“好,干!”

宋灌又将酒杯满上,然后说道:“叔叔这些时日推行的商税之策,效果显著啊,小侄听闻商事这边收入大增,大人很是高兴。”

宋功明说道:“呵呵,这都是大人指挥得当,商税之事本就游击大人定下的基调,具体的事宜都是游击大人拟定的,我也只是推行而已。”

宋功明说完看向宋灌,问道:“你小子,今日突然从大盘堡赶过来,不会就为了与我喝点酒吧?”

宋灌笑着说道:“还是叔叔懂我。”

“是这样的,小侄在大盘堡那边也接触了不少的商贾,对于开征商税很是抵触,只是畏惧游击大人的威名,不敢不交罢了。”

“嗯?那些商贾有什么异动吗?”

宋功明顿时来了精神,以为宋灌听到了什么风声,问道:“是不是有人隐瞒财产?”

“不、不,叔叔太过警惕了。”

宋灌说道:“游击大人虽然一心为民,可是发起怒来,也是雷霆手段。先有夏河寨前千户所城外的数百头颅,之后又在即墨营城力压参将张友勋,这样的人物,谁敢忤逆?”

宋灌说道:“只是小侄有些担忧,商税推行之后,那些商贾虽然不敢不交,但是对那些商贾经商的积极性打击很大,我担心商税的推行会让灵山卫、鳌山卫的商贾大量出走。”

“不会的。”

宋功明不以为意的说道:“有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这四种货物在,那些商贾不会出走的,谁会跟银子过不去?”

宋灌拍手说道:“关键就在这里了!”

“嗯?”

“叔叔想想看,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虽然几番增产,但是依然是供不应求。灵山卫、鳌山卫有多少商贾能经手赚钱?能够经销这四种货物的商贾,毕竟还是少数的。”

宋功明抿了一口酒,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既要征收商税,又不让商贾被迫出走,就要让他们有利可图,那些能大赚特赚的货物,就要让尽可能多的商贾经手销售?”

“叔叔高见,正是如此!”

“这怕是困难。”

宋功明摇了摇头,说道:“烧锅酒、海盐、玻璃、肥皂的产量毕竟有限,即便烧锅酒、肥皂都已经在夏河寨前千户所各处兴建了不少的工坊,以便增加产量,就连你主持的玻璃工坊也开始在夏河寨前千户所城兴建新的工坊,可是产出依然供不应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灌说道:“难道游击大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什么意思?”

“游击大人是何等人也?小侄以为,这个问题游击大人肯定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只是小侄想不明白,这看似死局的问题,游击大人又会如何破局?”

宋功明思索再三,说道:“要我说,不管游击大人想没想到这个问题,既然咱们叔侄想到了,就必须提醒游击大人,这是职责所在!”

两天之后,宋功明赶到了即墨营城,二人在游击将军府邸见到了刘衍。

“哈哈,看来本官没有选错人,将玻璃工坊和商事交给你们叔侄,本官很放心!”

宋功明得了刘衍的夸赞,心中欢喜。

“既然大人想到商贾会被商税逼走的情况,那准备如何解决此问题?”

刘衍说道:“商贾逐利,只要有足够多的银子让他们赚,别说本官征收百分之六的商税,就算是百分之十六,那些商贾都不会走。”

“可是肥皂、海盐、烧锅酒和玻璃的产量供应不上的,现在的经销商已经足够多了,再增加经销商的话,大家的盈利就都会被摊薄,大家就都没赚头了。”

“当然不是肥皂、海盐、烧锅酒和玻璃,本官准备再兴建两个新的工坊,生产新的货物,与肥皂、海盐、烧锅酒、玻璃同样赚钱的新货物!”

宋功明闻言心中一阵狂喜,敏锐的感觉到,刘衍正在下一盘大棋,这盘大棋下活之后,灵山卫和鳌山卫将会掀起一场商人的狂欢。

于是宋功明笑呵呵的说道:“大人,属下斗胆问下,不知这新货物的什么东西?”

刘衍笑着说道:“看来宋千户是有意参一股了?”

宋功明说道:“呵呵,属下只是问一问,想着给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有这个侄子攒下一些传家的银子。”

刘衍并不忌讳部下贪财,没有任何喜好和缺点的部下,是不好驾驭的。但是部下贪财可以,却要取之有道,搜刮民脂民膏、贪赃枉法是绝对不行的,但是通过合法经营等方式敛财,刘衍则不会干涉,毕竟取财有道发家致富,这是本事,自己也干预不了。

刘衍说道:“既然如此,那宋千户便先回去,现在灵山卫城寻找两处修建新工坊的空地,过几天,本官会派人送去工坊的设计图纸,宋千户尽快招募民夫和工匠修建起来。待到这两处新工坊投产之后,便由宋千户主持经营吧。”

“当然,宋千户想要参一股的话,就要投入一份本钱。修建工坊的钱粮,就由宋千户出好了。将来工坊的收入扣除成本,本官与宋千户八二开,本官占八成,宋千户占二成,如何?”

第二百五十章 两座新工坊

十月中旬,灵山卫城以南十里外。

这里原本是一处荒地,周边没有什么村子,土地也比较贫瘠,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过来开垦,此前多少年都是荒凉的所在。

可是到了现在,这里却拔地而起了两处偌大的工坊院落,还有不少的工匠雇工汇聚在这里。这两座新修建的工坊相邻不远,只有一里多而已,周边还有一些配套的商铺、酒肆、水坊、医馆等等,仿佛一夜之间,一处荒无人烟的旷野变成了一处热闹非凡的小镇。

这里便是宋功明调集人手兴建的两座新工坊,为了方便货物和人员的进出,宋功明专门派人开辟了一条道路,一头向北通往灵山卫城,一头向东通往别处。

此时这里聚集了三百多户人口,除了两座新工坊雇佣的工匠之外,剩下的便是工匠的家眷,以及赶来做小生意的小商小贩。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兴建,这两座新工坊很快竣工,接下来宋功明便带着几批钱粮和物资进驻两座新工坊,开始做着投产之前的准备工作。

宋功明按照刘衍的指使,给这些工匠也定了不菲的工钱,比平常做工的工钱高出不少,所以两座新工坊的工匠积极性很高,这两座工坊也迅速投产,只是刘衍这次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展开宣传,这两座新工坊从兴建到准备投产的这段时间里,灵山卫、鳌山卫各地大部分的商贾都不知道这两个工坊的存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