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父刘玄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7章 望城大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这样一来,城内也免不了受到了不小的兵火伤害。

这下子城中大户和百姓也都被吓到了,又担心荆北军再来会把仇恨发泄到他们的头上,于是就乖乖的跟随着荆南军一起撤离了望城。好在双方距离两百余里,等到蔡琰逃回巴丘的时候,孙策都已经带着一大群老弱妇孺抵达临湘了。

要不然带着这么多拖累,这一路可不好走。

孙策抵达临湘时,桓阶代替张羡,领着长沙大小官吏出城五里相迎,给足了孙策颜面。

张羡和桓阶沟通了一番之后,决定将孙策旧部暂时由孙策统领,并且在防守临湘时,多多采纳孙策的建议。

当晚,桓阶在临湘城中犒赏全军,并按孙策送上的有功将士名单加官进爵,荆南军士气重振,一扫开战以来的阴霾。

********

四月初九,蒯越大军抵达巴丘。

蔡瑁出城十里相迎。

双方会师之后,大军除了蒯越亲领的部曲入城外,其他都驻扎于巴丘城外。

一路上,蔡瑁心里七上八下的,毕竟自己刚刚吃了败仗,让荆南军扳回了一城。

蒯越多谋善断,善悉人心,蔡瑁平日里就对他多有钦佩,眼下自己不但在对方手底下,又犯了过错,自然心虚气馁。

蒯越倒是表现的很是自如,不但只字不提望城之战的事情,反而一路上不断的安抚蔡瑁麾下将士,态度亲和,使得士卒皆服。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等到了堂上之后,蒯越脸色顿时一沉,看的蔡瑁心惊肉跳。

“异……大都督,瑁贪功冒进,故有望城之败。”

蔡瑁走到堂上,冲着蒯越匍匐拜倒:“此皆我一人之过,恳请大都督莫要责罚他人。”

蔡瑁是荆州名族子弟,钟鸣鼎食之家,炊金馔玉之族,自小见多识广,锦衣玉食,因此性格豪爽大度,自信非凡。

再加上他内心忌惮蒯越,故此不敢在对方面前撒谎,更没有试图把责任推到黄忠、文聘等人的头上。

听到蔡瑁自己把责任全给顶了,黄忠、文聘、蔡琰等人慌忙站了起来,走到蔡瑁身后一起拜倒:“我等皆有责任,非都督一人之过,还请大都督明鉴。”

蒯越看着阶下的蔡瑁以及众将,叹息一声,挥了挥手:“德珪这是何意?且先起来。”

蔡瑁这才站起身来,偷眼去看对方,发现蒯越神色淡然,并没有什么不悦之色,悄悄松了口气。

“德珪。”

蒯越等到蔡瑁重新入席后,呼唤道:“你且将望城一战来龙去脉述说一遍。”

蔡瑁立时应道,随后仔细叙说了起来,若是有不清楚的地方,还会询问蔡琰,让其补充。

蒯越心中满意,但脸上依旧淡然,只是注意倾听对方的述说,偶尔出言询问几句,皆点在关键之处。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后,蔡瑁、蔡琰终于述说完毕。

蒯越这才点了点头:“此战之责,确实在德珪汝身。”

“大都督,末将知罪。”

蔡瑁一机灵,赶忙起身谢罪,却看见蒯越摆了摆手道:“要说汝之过错,乃是先前不曾直下望城,后来又贪功冒进。”

望城之战后,蔡瑁自己复盘,确实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果按照蒯越的命令,拿下巴丘之后立刻奔袭望城,那十有八九是必然能得手的。若是后来自己停留在巴丘,遵从蒯越的命令只是先扫清罗城和益阳这两个侧翼据点,不去望城,那也不会有望城之败。

蔡瑁心里很清楚,归根到底还是他擅自改动了蒯越的命令,该动的时候不动,不该动的时候乱动,这才有了这场大败。

责任全在他自己身上,那可是一点都不冤枉。

不过接下来,蒯越却是话锋一转:“但如果将这责任全部让你一个承担,也确实不公,我也有一部分的责任。”

蔡瑁心中一惊,抬头看向蒯越,正见蒯越冲他笑着点了点头:“毕竟谁也预料不到,孙坚之子孙伯符居然会出现在临湘,张羡居然还敢将兵权交给他,实在是让人惊异。”

蒯越嘴上说着惊异,可眼底却是平静如海:“德珪。”

“属下在!”

蔡瑁当即起身拱手作揖。

“望城一战,我军虽有小挫,却不改战略优势。”

蒯越正色道:“接下来依旧以汝为前军先锋,兵发望城,汝可敢领命?”

蔡瑁欣喜若狂,他本以为蒯越虽然会看在两家关系以及私人情谊上对自己高拿轻放,但也觉得这个前军先锋之职是保不住了,毕竟后面还有刘磐在那盯着。

可结果蒯越居然如此力挺自己,不惜为自己分责,这让蔡瑁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激动。

蔡瑁顿时起身,拱手接令,慷慨激昂道:“大都督放心,瑁若再有差池,不劳大都督动手,瑁当自决于营门。”

“好!好壮志!”

蒯越先是赞赏了蔡瑁一句,随即又叮嘱道:“德珪,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切不可义气用事,须知如此容易为贼所乘,当慎之。”

蔡瑁当即醒觉,拜谢道:“大都督之教诲,瑁必牢记在心。”

蒯越随后发布命令,首先暗中派人前往临湘,欲以熊尚和张程的首级换回被俘的蔡瓒、蔡和、蔡中等人。

其次,在荆北军中抽调基层和老兵,补充以荆北青壮,重新编组一校两营四千人,暂时仍由蔡瑁、蔡琰统领,等交换回蔡瓒等人后再分理各部。

接着,又在巴丘、罗城、益阳三地征发民夫,补充荆北青壮之缺额,承担运输粮食等任务。

处理完诸多琐事之后,大军于巴丘休整三日,以蔡瑁为前军先锋开拔,水陆并进,兵锋直指望城。

蒯越的使者走水路而进,很快就抵达了临湘。

得到回报之后,桓阶立刻将孙策找了过来,想要询问对方的意见。

听说了整件事后,孙策沉思片刻,开口说道:“世兄,以策之见,交换俘虏可行,只是……”

“只是什么?”

桓阶鼓励道:“伯符不必有所忌讳,可放胆直言。”

桓阶如此表态,孙策也就打消了顾虑,直接说道:“要换,得全部交换。巴丘一战,最少有五千余人为荆北军所俘虏,其中有我军不少精锐。若能将他们悉数换回,只需休养十天半月,即可上城一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