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父刘玄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9章 扬州兵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刘封心中骂了一句,随即询问道:“孔明,摧锋军和挽澜军如今态势如何?公瑾那里准备的怎么样了?”赵云所领之军,是刘封钦定的下一批王牌军,虽然物资、器械、人员上还有缺陷,但也得到了超过其他诸军的待遇和补充。

最重要的是,刘封特地给赐予了名头——挽澜军。

寓意为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

同时,刘封也赐下一面大旗,上书挽澜两字。

赵云大喜,且发自肺腑的喜欢这个名字,当即代表全军拜受此名。

诸葛亮当即答道:“摧锋军驻扎厉阳,已是甲级战备,三天之内即可整军参战。挽澜军驻扎在芜湖,不过此时还在训练之中,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完成动员集结,补充物资,投入战场。”

“公瑾自年初开春,就已经收复了周遭的山越部族,此时兵力也集结于鄱阳一带,动员时间不大致与挽澜军相当,最多不会超过十五天。”

诸葛亮着重讲述了两个王牌军,以及最接近战场的豫章部署:“贾逵所部位于会稽北部,此时正分散于各地清剿山越,成果不小,进展很是顺利。但如果要将他们转投到荆州战场,恐怕得需要三十至五十天时间。”

刘封了然的点点头,如今贾逵所部正分散作战,光是脱离战斗,重新集结就需要大半个月了。

“高顺所部就暂时不需要了。”

高顺所部如今处于会稽南部,必要时刻并不是不能支援荆南的,只需要向北经豫章,然后再入长沙,即可抵达临湘城外。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只是这一路可不好走,所以不到紧要时刻,也不必调动高顺所部。况且即便不算上高顺所部,只要加上周泰、甘宁等水军兵力,总动员规模已经超过十万人了。

刘封起身在室内走动起来,显然是在思考要不要下达动员令。

动员令并不是那么好下的,一旦下达,各种开支的增加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会打断驻军在各地的部署和任务进度。

“让他们先开始补充物资。”

刘封最终也没下达动员令,而是做了一个铺垫:“按照战备程度供应,等到物资补充完毕后报告我一下。”

“喏。”

诸葛亮领命之后,准备告退。

就在这时候,陆逊却恰好从外面推门而入。

“伯言有事?”

刘封看了过去,发现陆逊神情不太对劲:“发生什么事情了?”

陆逊快步走到刘封跟前,将手里的帛书打开递上:“主公,周崇为刘勋所杀。”

“周崇!?”

刘封一时之间竟然没想起来具体是谁,但听到刘勋这个名字,也意识到这应该是庐江名士。

陆逊接着补充道:“周郡守很可能已经知道此事了,其从父为刘勋所杀,他作为家中晚辈,必然会有复仇之念,主公当早做准备。”

刘封听到这里,立刻恍然。

确实如陆逊所言,周崇为刘勋所杀,周瑜于公于私都要上书请战了。

忽然,刘封眼前一亮。

他之前就有所动摇,想要将开战时间提前,只是没有一个好借口。

现在这借口不就送上门来了吗?

“孔明、伯言。”

刘封当即下了决断:“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动员。十日之内,我要第一批大军能够出动。”

诸葛亮,陆逊同时躬身拱手作揖:“喏!”

刘封一声令下,整个扬州的军政体系开始飞速的旋转起来。

大量的粮食、稻草、军械、器械补充入军队,征调的民夫开始集结。

这次大战规模实在太大,即便有长江沟通,也需要不少民夫进行装卸启运等工作。

不过在刘封的授意之下,征调的民夫尽量集中在了江北旱情严重,水利又不发达的地区。

征调这些地区的青壮,不但能够达到以工代赈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的减轻这些地区的粮食消耗总量,给粮食输送系统减轻压力。

太史慈此时人在历城,在刘封做出决定后的第四日晚间,收到了来自吴县的命令。

太史慈看完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摧锋军麾下将佐以及水军将校悉数前来郡府议事。

历城眼下并不是九江郡的郡治所在,但它之前却一直都是九江郡的郡治,故此城内依旧保留着一整套郡府建筑。

这也给太史慈等将校带来了方便,非战时不必常居住于营垒之中。

很快张辽、徐晃、徐盛、周道、吕范、于兹以及各自所部的副将悉数到场。

水军将校周泰、蒋钦、董袭、甘宁、朱桓、凌操等将也都悉数抵达。

等到人齐之后,太史慈将刘封的命令下发,传给诸将验看。

诸将验看无误之后,一起向着太史慈行礼。

“主公既已下令,那我等自然遵命而行。”

太史慈先强调了从令,随后转向周泰问道:“周校尉。”

“末将在!”

周泰起身拱手。

如今水军将领众多,但周泰、蒋钦、董袭、甘宁四人的资历最老,地位也是最高,麾下士卒最为精锐,战舰也是刘封、刘备军中首屈一指的新锐大舰。

太史慈捋须问道:“按照计划,大军三日整备,四日后,以汝为先锋水军都督,统领水军先行开拔,为大军打开长江通道,汝可有疑惑?”

周泰等水军将领的任务是第一阶段中最为重要的,在预定计划中,周泰、蒋钦、董袭、甘宁四将,将会为全军先锋,任务就是肃清长江航道,为后续大军水路输送打开通道。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