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傻了吧?
“物以稀为贵啊~”
“但凡读书人多些——但凡天下不愁没人做官,怕是朕都能喊出那句:爱干不干!”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真有那么一天,朕还用听这些蠢货聒噪?”
未央宫,宣室殿。
得知宫外物议沸腾,尤其是外朝百官公卿、功侯贵戚,都因自己的频繁举措而感到不满,刘荣苦笑之余,也难得发起了牢骚。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刘荣都不用去细琢磨——用膝盖都能想出原因。
左右不过‘官僚垄断’四个大字,让某些蠢货,生出了‘天下没我不行、汉家没我不行’‘天下离不开我们这些做官的、陛下更离不开我们这些做官’的错觉。
刘荣清楚地记得,在前世,曾有过这样一个讨论。
——国家铁饭碗考试,为什么要每年都进行?
官僚系统明明已经饱和,甚至人满为患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吸纳人才?
在这个讨论底下,有独善其身者说:如果因为人满为患就不考试、不招人了,那我怎么办?
不能因为前人占了坑,就不让后人拉屎了吧?
也有蛮夷走狗恨国党们,扯什么‘八股治世’‘圈固人才’之类的谬论。
此外,还有一种非常小众的说法,刘荣前世没怎么在意,也不怎么认同;
直到此番,亲身感受到官僚群体的傲慢、不可一世,刘荣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那个观点,恐怕正是最完美的解答。
——流动性!
国家机器,之所以要源源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恰恰是为了保持内部流动性,以免行政体系变成一潭死水。
比如某个干部,因为升职机会没把握住而卸了心气,决定就此摆烂到退休;
甚至是在此同时,还抱着‘排资论辈’‘轮都能早晚轮到我升职’之类的消极想法。
这种时候,如果官僚系统真的是量入而出,也就是维持固定人数、少一个才再新招一个,那最终结果,很可能会让这个政棍遂心如意。
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却会保证整个系统的流动性,并为整个系统,都提供从上而下的良性竞争压力。
论资排辈?
长得丑,想得美!
——但凡你敢真躺平,那有的是年轻人弯道超车,五年前叫你领导,五年后叫你小王!
说的更通俗易懂一些,就是那句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在后世——在文明进程、政权结构都先进不知道多少的后世尚且如此,自更别提如今汉室,这么个落后的封建时代了。
事实上,论资排辈、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种情况,恰恰是在封建时代达到顶峰。
好比如今汉室,丞相不退休,御史大夫就永远都是御史大夫——到死都是。
什么时候丞相老死了,又或是惹了祸被罢了相,‘坑’空出来了,才轮得到御史大夫去占;
等御史大夫去占丞相的坑了,内史才能递补御史大夫的坑,其他九卿当中的佼佼者,才能抢一抢内史的坑。
类似的情况,在封建时代极其常见。
——一个大官儿升了,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儿的递补。
郡守升去长安,郡尉升郡守、郡丞升郡守,都邮升郡丞;
下一级的县级单位,县令升去郡衙,县尉升县令,县丞升县尉……
这种近乎病态的‘井然有序’,必然会造成官僚体系的固话,使其内部变成一潭死水。
县令根本不需要努力工作;
只需要等郡守升去长安,自己就有机会上郡衙。
郡守也不用努力工作;
只要某个九卿位置空出来,自己就有机会升去长安。
在长安也同样如此——九卿坐等熬死其他人,好轮到自己去做九卿之首;内史坐等丞相老死、御史大夫‘亚相转正’,自己好去做御史大夫……
就像是排队。
所有人都不语,只是一味地比拼谁更能熬、谁活得更长。
这显然不对。
以寿命长短作为官员‘是否有资格担任某一职务’的判断依据,显然是不对的。
但在封建时代,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首先,年纪大、活得久,必然意味着这个人,无论能力如何,至少有着丰富的经验。
说难听点叫资历深,但绝大多数时候,资历,往往也意味着熟练、稳重。
所以在这个时代,用为官年限来当做官员升职审查的核心依据,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同样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
比如:能在内史任上五年不出岔子,把内史打理的井井有条,那就可以考虑升御史大夫了。
你说为什么?
因为只有他,在内史任上证明自己‘不会太差’,而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法确定其下限有多低。
很多时候,封建时代的绝大多数事,看的都是下限。
——将军不需要个个都具备卫霍之姿,但至少要人人都上过战场、见过血,不至于搞出纸上谈兵,外行指导黑行的笑话;
官员也不需要人均萧何曹参,但至少要了解体质内部的基本尝试,能较为妥当的处理自己的工作。
看似愚蠢,然实则,却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官员甄别手段。
而这,就导致了眼下,让刘荣这个后世来客十分不爽,甚至暗下发起牢骚的状况。
官僚群体被宠坏了。
他们自认为端上了铁饭碗,而且根本不愁自己无法升迁,只需要好好养生、活得久些,早晚都能轮到他们升官。
而唯一能敦促他们不要躺平、不要纯熬资历的外在激励:新鲜血液、内部流动性,在这个时代也根本没有存在条件。
——在后世,万千学子应试入仕,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压力别提有多大;
可在这个时代——在如今汉室,别说是一个合格的储备干部了;
就连能写会认、有基本读写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合格知识分子,都是各方抢夺的香饽饽。
能写几百个常用字?
——替人写信,不比种地赚的少!
还能算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