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另外一样,就是元棠提出的管培生计划。
准确来说,是阉割版本的管培生计划。
后来那种从大学里招收管培生,然后拿管培生当廉价劳动力用上半年,再逼管培生辞职的做法,她当然是看不上眼的。
太不要脸。
她招来的管培生,就是真真正正的当做后续的领导班子在培养。
只不过现在的大学生都分配工作,元棠只能从大专里面找。
去年开始,一部分的大专就已经不再分配工作了,因此她也能捡漏。
“多招一些经管,英语,还有市场营销的。”
李经理表示可以,但也说了效果不会太好。
“比起其他那些大厂子,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
虽说是有些大专不分配工作,但是多数人还是想要找一份安稳工作的。
国企,国营厂仍然是多数人的首选。
李经理在今年已经去过几家院校,招聘效果都很不理想。
李经理还曾经问过元棠,这样搞管培生制度真的划得来?
元棠不光是把人招进来这么简单,她还会找一些内部的小领导过来讲课,把这些大学生放进公司和工厂里轮岗。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很多人都扛不住了。元棠也投入了很多成本。
元棠:“肯定是值的。”
要知道分配制度在经过十几年,如今已经是基本饱和了。
尤其是前两年开始了裁军,很多转业军人也涌入进了工厂和单位。以前是十个萝卜百个坑,后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是萝卜比坑多。
再加上这两年很多国营工厂的倒闭。
明年开始,就逐步取消分配工作了。
元棠之所以记得这个时间,还是上辈子元柳元芹都是卡着最后一届分配的工作,再往后一年,就没了这样的好运气。
元棠让李经理放心大胆的去做,主要是要形成内部的方法。
她学习的专业课程里讲过,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正规公司的一部分。
用人不单单是把人招进来这么简单,怎么塑造好企业文化,再进一步的将自己的企业文化深入到顾客心里,这才是一个长久发展的企业应该解决的问题。
跟李经理敲定好买三厂的打算。
元棠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是马兰。
元棠寒暄了几句,说到正题。
“马兰姐,五中这间门面房,你要吗?”
第109章
王薇,不,现在已经叫马薇了。
马薇跟妈妈比了几个手势,马兰瞬间了然女儿的心思。
“小棠,我买的。”
过去这两年多,马兰早晚出去卖糯米饭,白天就开着店。两个都不算起眼的生意,积累的财富竟然十分的快速。
马兰早就从紧紧巴巴一个月只挣一二百变成了一年收入过万的万元户。
挣到了钱,马兰找前夫王礼正式谈了一下。说要把女儿王薇的名字改了。
王礼心情复杂,最后还是同意了。
王薇于是就这样变成了马薇。
成为马薇之后,马兰更有干劲了。
薇薇的学习成绩好,她就在五中周围买了间三四十平的小房子,她还记得元棠临走之前跟她说的话,元棠那时候劝她挣了钱就买在五中周围。
“你看现在蔡州的学校都是就近入学的,五中的教学质量好,你房子买在这里,往后薇薇上学是很方便的。”
马兰这人之前或许糊涂过,但是她有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听劝。
元棠这么一说,她就上了心,买房时候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五中附近。
母女两个跟王礼把话说开,薇薇改了姓,王礼的抚养费就可以停掉了。
至于往后来不来往,看女儿自己的意愿。
马薇沉默了很久,默默告诉妈妈自己不愿意再跟爸爸多见面。
王礼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马薇也有她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