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不多,看着一共就六条,一条鲤鱼,一条草鱼,一条五道黑,两条白鲢一条鲢。
县里就那么大的市场,卖不了多少,而且自己回来也麻烦。“可算了吧。”顾博远摇了摇头,“拿狗打猎?这玩意儿得练吧?哪有那么容易?”
“有空不如去逮鱼,还能让家里吃点鱼,还能挣点钱哩。”杜春芳的声音变小了。
转场需要的粮食牧业队会提供一部份,李龙重点是给他们带一些其他的东西。
这就是和陶建设没分家,但陶大强不在的时候,媳妇孩子在东屋,这样也好避嫌。
那些年轻人要先过去,会不会占他们的地窝子也不知道,所以想要不起纷争,还是早点过去比较好。
所以陆英明带过来的东西就放在了副驾驶位置上。
这种吃着就挺好。
谢运东等李龙出门后,便立刻骑上自行车去逐一通知其他人,他自己要准备,也得给别人准备时间。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就两天时间,两天后就出发。
“那没问题!”编一个抬把子四块,给大师傅抽两毛,很便宜了。
“好。”梁月梅笑了。
李龙带上了鱼,发动吉普车开往县里,把开剥好的一些放在了大院子的厨房,然后又去了一趟梁家,把鱼放下后,李建国他们和梁东楼他们打了招呼,然后李龙再开着吉普车去往了山里。
李建国自然也明白陆英明的心思,这种想法他是赞同的。
“能来得及!有吃饭的地方那最好了。”梁文玉笑了,“我们还想着几个人轮流做饭哩,然后就是多带干粮。这有吃饭的地方,那就是带粮了。”
给梁文玉这边把该说的都说好,包括重申了抬把子的质量问题,让他把这个一定抓紧,然后和梁东楼、陈秀珠告别,回去了。
所以这件事情他还是挺上心的,李龙这边一说,他立刻就放下手头的活,去通知其他人。
“嗯,得尽快给他通知。他那边召集的人咋样了也不知道,我想着不行的话,就把他们人放在你们附近的沟里,到时吃饭也和你们一块儿。”
铺盖的事情有陆大嫂来弄,他就过来问李建国:
“老李,你看今年会不会让小龙把咱们先接过去?”
除了陶大强,去年的李建国、陆英明、贾卫东等人也都去。
上次说的主要还是意向,梁文玉在父亲的提示下也做了挺充分的准备,但这个不一样。
房子盖好,里面抹墙抹灰什么的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
几乎所有的这些人都愿意跟着再次进山编抬把子——陶家不一样,这回陶建设不去,去的是陶大强。
梁东楼和陈秀珠也放心了。
李建国他们是最方便的,有旧地窝子在,只需要重新修整一下就好了。
至于去的地方,李龙已经说好了,到时他给安排。不过去了得赶早,毕竟当天得把地窝子挖出来,不然晚上没地方住也是麻烦。
李建国在准备东西的时候,顺便给对门的陆英明也说了一声。
他家的孩子也快半岁了,有近一半的时间是住在姥姥家的。眼下陶家的院子东面起了一排房子,是开春才盖的。李龙当时在山里帮着哈里木他们埋水管的时候,就已经开盖了。
明天要送李建国他们去山里,也得去看看哈里木,他们也快要转场了。
陆英明这边其实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眼下要做的就是把铺盖弄好。
知道大姐夫也会在山里编抬把子,梁文玉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顿时就放下了许多。
“炖鱼能不能来得及?”李龙问道。
编抬把子的活他能干,但并不算出色。但李龙答应给他按管理工给另外的钱,这一点就让许海军找到了一点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
看着应该就三条网吧,盆里的鱼至少有二十多公斤。
“那好,那就是四块。”李龙笑了,“剩下的一块钱是你的,别说漏了。”
“你算了吧!”李建国还没说话,杜春芳开口了,“老大一去就是一个月,你去能呆住?再说了,你去跟谁学?跟老大学,那不耽误老大挣钱?跟小龙学?小龙得管其他事情,有空管你不?”
“能收拾得及?”李龙有些意外,“你通知他们,他们不得和家里人说一声,再收拾收拾东西?对了,我忘记给你们说了,你们五六个人做饭划不来,我给我大哥说了,让你们和他们一块吃。这样的话,你们到时去的地方就不和他们离的远。”
李龙给李建国说完,开着吉普车就去找了谢运东。
开着吉普车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太阳还没完全落,李龙就挺得意。
当零食了。
他可没李龙那么多钱,不可能那么大方。
至于许海军那边召集的谁,李龙没想着管。
有些梁文玉这边已经准备了,有些他没想到,就赶紧记上,得去和别人说。
毕竟吉普车快。
李建国没想到这么快消息就到了,今年他肯定是打算跟着去的,实际谢运东已经找过他了。
“先炖一些,然后剩下的油炸了吧。”
李青侠原想着跟着吉普车一起去趟县里,把没开剥的还算新鲜的鱼卖掉,后来想想算了。
他又转回厨房,去拿了一块馒头,出来坐在厢房的台阶那里,开始逗狗。
杨大姐炖的非常烂,整条鱼进嘴里,然后轻轻拽着鱼尾刺不要太用劲,等拽出来的时候,整个刺身上一点肉都没了。
另外,他也要逐渐往木屋里补充一些东西。他昨天去下网的时候,在溪流附近看到了有贝母已经长出来了,说明贝母已经能挖了,想来那些挖药的人,应该也快要进山了吧。
等吃过收拾完,杨大姐又开始炸鱼,满院子都是香味儿。
“我过来就是想问问你。”李龙笑了,“那我明天一早过来?”
“好。我再给梁叔他们带一些。”李龙说道,“吉普车快,这个就是顺路的事情。”
李龙先前是疏忽没有告诉他们李建国也去。
“行。”梁文玉说道,“那我明天进山?”
不过那玩意儿看着简单,实际上想弄出来比较困难。毕竟那个背囊可不仅仅是布,还有一个轻型的金属管。那玩意儿要坚固还要轻。
当时拓土块、弄木头的事情陶大强都没找外人,和他小舅子杨勇一起干的。只是在扎墙上梁的时候叫了队里的人,当时还去买了半只羊。
许海军那边在院子里整理木料,他打算等抬把子编完后就盖房子。
小白杨沟附近的沟不少,大白杨沟,榆树沟,怪石沟等等。
不过妻子说的有道理,他就讪笑着说:“我就是说说。”
顾博远进院子的时候看到李龙正拿着馒头喂小狗,两头小狍鹿子在边上凑着热闹,便有些不满:
看着大哥放着东西不少,李龙突然想到了后世部队里给士兵配发的那种大背囊。
至于会从采药人那里能不能换到贝母,李龙今年不确定。这个和编抬把子可不一样,毕竟那个稳定,这个只能看运气。
中午吃过饭,李龙去了百货大楼和五交化商场,还有供销社,买了不少的东西。
因为队里拖拉机多了,接送的事情就交给了陶家和梁家。这个是谢运东说好的,到时是陶建设和梁双成开着拖拉机去送人,他们送完就回来。谢运东把这事和许海军主动说了,意思是到时许海军找的人也一起去,反正两辆拖拉机坐得下。
李龙开着吉普车去到了梁家,梁文玉看到他后也很高兴,他都有点等不及了。
木屋里补充的主要还是以粮食、盐、鞋子等东西为主,这些一部分和给哈里木他们的东西重合——牧业队可不会给哈里木他们给鞋子,这个挺重要的。
杨大姐正在做饭,李龙急忙把盆端下来进了厨房。
陶建设叫着人过来帮忙的,都是关系不错的,像杨华,谢运东,梁家三兄弟,加上哥哥陶大勇。李建国肯定是要叫的,叫来主要不是干活,算是指导。
李青侠在边上看着就有点羡慕,然后问李建国:
路过清水河的时候,李龙闻到了挺浓的烧条子的味道。
显然,清水河村这边已经开始编抬把子了。
何玉清和孟海的动作挺快的嘛。
李龙甚至觉得,哪怕自己把四千个抬把子的活都给这边,他们可能也能拿下。
毕竟离山比较近,能召集的人,会多很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