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饮食男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2章 丰衣足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年轻的正处不罕见,罕见的是在这场风浪中顶峰冒雨搏杀和博弈中稳步前进的趋势。

这种环境下都能胜任和进步,那还有什么风雨能阻碍他前进的脚步。

她妈妈说,顾家为了成全儿女,甚至甘愿年纪轻轻就退了二线。

顾海涛啊,真是有文化、有能力的代表人物,不然也去不了朝、当不了学院的副院长。

能文能武,一身的本事。

有人道是惋惜和遗憾,但在当父母的看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骄傲和欣慰呢。

后继有人,可堪大用,足以慰藉先人啊。

顾海涛两儿一女,教育的极好,工作也是极为出色,无论是娶的媳妇还是选的女婿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和出众。

甚至到了遮盖上一辈锋芒的地步,多少人恨不得自己的子女也如此有成就才好,别说退居二线了,就是提前退休也心甘情愿啊。

也不是没有人私下里嘀咕,顾海涛啥闺女啊,也配找这种龙凤之姿的姑爷?

了解的倒是要说句公道话,顾海涛没看姑爷的家庭背景,姑爷也没看闺女的家庭背景。

就这么一句话,成了两人的天作之合。

周小白迟迟不敢跟李学武表白,就是听了这些传言,内心感受到这种压力。

她可没有自信能比李学武那位的优秀,更没有自信挑战野战医院急救帐篷里的缘分。

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是想着再跟李学武混一段时间,长大了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也许她父母也是这么想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就连对李学武的称呼都变了,变得更亲近了。

以前会叫武哥,现在省却了,简单叫哥。

——

“干什么?这么不识逗?”

李学武听好一会儿她都没说话,转头看了她一眼,见小鹌鹑似的缩着脖子,便逗她问道:“还是到我车上思考人生来了?”

“哼,我的人生不需要思考。”

周小白哼唧了一声,扭脸看向了车窗外,吉普车车架高,倒是看的比轿车视野宽阔。

“最近有点累了,想睡觉。”

“那就借着过年好好休息。”

李学武劝了她道:“工作哪里忙的完,钱也是赚不完的,得学会享受人生啊。”

“我跟谁学?你教我啊?”

周小白翻了个白眼,道:“你都不带我玩,就是那些苍蝇似的跟屁虫搅和我……”

“哎,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李学武好笑地点了她道:“不是你喜欢的类型嘛,人家现在正追着你,还不满意?”

“那是以前——”

周小白听他提起这个,蹿着坐直了身子,看着他的侧脸强调道:“现在是现在!”

“现在我比较喜欢你这一款的,再回头看看他们,只觉得幼稚和可笑。”

她撇了撇嘴角,抱着胳膊说道:“你知道他们有多幼稚吗?”

“竟然为了追求我,比赛似地送礼物!”

听她的语气里是有一点炫耀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不耐烦和真的嫌弃。

“钟悦民要送我摩托车,我没要,不知怎么的叫张海洋知道了,非要送我球拍球鞋。”

“等会——”

李学武听到这意外地看了她一眼,问道:“你送我的那双球鞋是他给你买的?”

“给我买的你能穿的下?”

周小白瞥了他一眼,差点说出你傻啊!

“是他送了我以后,我穿着觉得时髦舒服,这才请他帮忙代买一双送给你的。”

“只不过我给了他钱,他死活不要,我又找不着能买到这样球鞋的第二个渠道了。”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就买了等价的礼物回赠给他。”

“哥,你是知道我的,我不差钱——”

“嗯嗯,我知道——”

李学武笑了出来,这姑娘跟自己这吹不差钱呢,总觉得有点想笑。

周小白却是没在意他的笑声,吃他的、穿他的、他的、用他的,自己已经明确表态无以为报,以身相许,是他自己不愿意的。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的,到后来成了我拒绝了钟悦民的礼物,而同张海洋互换礼物。”

她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苦恼道:“现在钟悦民跟疯了似的,追着我送球鞋、送球拍、送网球装备,我真是……想骂人了……”

“这就是幸福的烦恼吧!”

李学武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嘿嘿笑着问道:“张海洋就没察觉?你让他代买我的鞋号,他总该知道女生没这么大的脚吧?”

“我怀疑他是误会了——”

周小白撅了撅嘴唇,一副怀疑的表情摇了摇头,说道:“他或许觉得我买来是送给我爸的,我都说的那么明显了,他真是——”

“呵呵呵——”

李学武听见她这么说,笑的更大声了。

兴许是听出了这笑声的不对,周小白气恼又好笑地捶了他一拳,嗔道:“我叫你爸,你敢答应吗?”

“不敢——”李学武很是没胆量,干脆地拒绝道:“我还想多活几天呢。”

“哼——”

周小白挖坑没得逞,骄哼一声道:“你敢答应,我就敢当着我爸的面叫你干爸。”

“千万别,咱们还是论把兄弟吧。”

李学武瞅了一眼街道两边的大院,找准了方向往前开。

“要是叫你爸知道你给他找了个干兄弟,我就成了干尸兄弟了。”

“咯咯咯——”

周小白觉得好笑,顿时咯咯咯了起来。

好一会儿,她才整理了表情,说道:“哎,还是跟你在一起有趣的多。”

“那两个奇葩搅和的我啊,连俱乐部都是偷着去,”她长出了一口气说道:“这俩人见面也不说话了,互相躲着防着的。”

“我呢?得躲着他们俩,防着他们俩!”

“哈哈哈——”

——

李学武很坦然地送了周小白到她家门口,甚至还下车给她带了礼物。

后备厢里存着的一些土特产,算是年节里有突然登门的拜访不空手。

这里也要提醒诸位一句,面上混的,或者日常客户走动比较多的,最好在后备厢里备一些拿得出手的礼物。

烟酒茶,大小贵贱无所谓,就是有个红色的包装盒都觉得是份心意,让人舒坦。

大过年的,兜里别少了红包,塞个十块、五块的都行,送出去不心疼,沾个喜庆。

别说这红包小,临时送的,谁嫌弃谁没品,活该他一辈子较这五块十块的真儿,一辈子也没不带有发财的命和心。

周小白也说不上来遗憾还是怎么地,车都开进大院,开进小院了,可她爹妈不在家。

对于李学武的这份坦然和心意,她只能客气着请他屋里坐一会儿,万一爹妈回来了呢。

对于她的这份害自己之心不死,李学武也笑着弹了她一个脑瓜崩给婉拒了。

不怕见她爸妈,是怕见了她爸妈,她爸妈要尴尬,不知道说什么话。

难道要周震南说感谢过去的一年你用几千块养肥了我的宝贝闺女?

什么话这叫,还是不见的好。

给周小白拿了一盒干果,一盒干货,还有一套新刊印的《屠龙技》让她春节多多学习。

为了凑足双份礼,他还找了一本自己的书顶数,算是四件礼,大年下的说着很好听。

周小白胳膊下面夹着书,两手拎着红色的纸质包装盒,嘴都要嘟起来拴头驴了。

送这些礼物是什么意思呀!

说我脑子里都是水,干一干呗,再学习学习,充实空空如也的大脑吗?

还是说我干多少都是输啊!

李学武可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挑这几样礼物完全是怕她带回家里被她爹妈误会了。

后备厢里就那么几样东西,总不能送鱼送肉的吧,那不真成了上门女婿了嘛。

干货,干巴巴的没货。

李学武暂时没有吃了这个小白的心思,他又不是走地炮,逮着一个相中一个。

相中一个不是目的,过程也不是目的,目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开着汽车从院里出来,很明显地观察到了与往年的区别。

李学武眼睛很够用,而且思维敏捷,最能发现常人不注意的地方。

这也是他能在工安部里挂着一个刑侦专家名头的原因。

当然了,这名头不怎么值钱,真就只是一个名头而已。

有的时候有用,有的时候没用。

李学武只一走一过便发现了今年过年,以前是小崽子,现在是老乒的群体有钱了。

别问为啥老兵变老乒,现在还坚持着大学习和理想事业的,多半是瘸了一条腿的。

这里说的有现实情况,也有心理上的情况,阅读理解就好,不用过分解读。

你要说他们人人都有一台二八大杠,四处潇洒和逍遥去,这不准确。

其实大院里也有生活困难的,家里孩子多的,父母挣钱少的,老的有病有困难的。

或者是老家有穷亲戚的,这个最要命了。

后世不理解,为啥城里上班的干部要给老家的哥兄弟寄钱养活他们。

这里面的情况复杂太多,几千年的人情世故,哪里是一两句话能掰扯清楚的。

反正就李学武知道的,这个圈子里能拥有一台自行车的,不占大多数。

这里还得说自行车无论是爹妈的,还是他自己的,能拿得出手的全算上也不多见。

影视剧里啥样的都能骑一二八大杠,那可能是后期了,或者为了追求节目效果。

但真实的,自行车不好买且不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李学武从大院里一进一出的工夫,竟然看见了三台彗星摩托车。

就说是新年期间,就说是小崽子们院里炫耀,但说实际的,这份保有量属实不低了。

有的老乒连自行车都没混上了,一些人已经骑上摩托车了,你就说今年的老乒圈子变化大不大。

跟俱乐部那会儿,赵老四给他介绍,今年对于老乒圈子来说,可是个肥年。

挣的多的请客,挣的少的,或者没挣着钱的跟着捧场混吃喝。

老莫都不过瘾了,真挣着钱的那些家伙顿顿都去吃烤肉,真是年轻往海了造啊。

有人编了套顺口溜:

有车有钱,潇洒过年。

新衣新鞋,去当姑爷。

这些小崽子们兜里有点钱可劲儿地造,一个个的全是新装备,出去都晃人眼。

有这份资源的独属老乒圈子,你就说顽主那一圈的人受得了受不了。

有顽主立事的,能来歪钱,这年过的也带劲,美着呢。

不立事的,又舍不得辛苦和京城的潇洒,不愿意跟着前辈们出海奔前程,那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怎么个丰衣足食法呢?

抢呗,瞅准了谁穿着新衣新鞋呢,上去就扒就抢,抢来了就是你的了。

老乒们好面子,就算是被当街扒光腚了也不会报案的,只会憋着劲找回场子。

所以年节下的,胡同子里,或者就是大马路上也不平静,时不时的便有小玩闹们一哄而过,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

——

“我们那科室可好玩——”

李学才倒骑着椅子,趴在椅背上给二哥几人介绍道:“新来的张大夫以前是给人修鞋的,现在招到医院里来给人拔牙,哈哈哈!”

他自顾自地乐呵道:“你还别说,论用钳子的劲儿啊,老大夫都不如他的手劲好——”

“医生资源流失的这么大?”

李学武见父亲没有笑,还微微皱着眉头,便主动问道:“中医院的情况严重吗?”

“嗯,不太方便了——”

李顺说的很含糊,倒不是瞒着儿子,只是他性格使然,不会轻易说闲话、说全话。

李学才养气的工夫没有父亲到家,这会儿听见二哥主动问起,更是坐不住了。

他挑着眉毛主动介绍道:“各科室的情况都差不多,十个有九个都下乡去了。”

“全院能找出做手术的大夫不足一个巴掌数,这还是在我们医院呢。”

“这么严重?”

李学武的眉头也是皱了起来,对比红星厂的医疗条件,地方的医疗问题太矛盾了。

红星厂现在真敢说饱和式医疗了,就连工程队都有驻地急救医生,这配置谁敢说有。

这还得得力于李学武下手狠,下手早,谷维洁真信了他的话,狠狠地捞了一把。

当时担心出问题的,或者自查自纠,知道自己出身和经历扛不住的,面对红星厂的橄榄枝纷纷主动报了名。

那个时候管理比现在还要混乱,谷维洁叫人事处拿着工作关系调动函一调一个准。

管理人事的都不是原来的干部,而是一些小年轻,恨不得把全院的老同志都给踢出去,好给自己腾地方。

要不韦再可怎么说去教育和医疗管理局要感谢李学武,感谢谷维洁呢。

他去这个部门纯粹是捡便宜的,李学武布的这个局是给卜清芳的,可惜老李下手快了。

卜清芳有些遗憾,可也没说什么。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让她期期艾艾,犹豫不决来着。

以前觉得能搏一搏大部室,现在大部室上不去了,奔分公司一级的差了点事。

因为下手狠的那些人根本不展望大部室,一直在朝着分公司而努力。

所以现在卜清芳尴尬了,女同志差一步可就差太多了。

就算她有年龄和性别上的优势,可奈何没有合适的位置啊,能怎么着。

爷几个凑一块堆儿了,年前这会儿消停儿,算是一年到头能说能唠的这么一回。

李学才讲了中医院里的情况,又说了赵副院长的困境,最后感慨还是早上山那些人捡着了。

可不就是捡着了嘛,挂着支援锻炼的名头,早去两年,没受苦没遭罪,等风头过去了,还不是他们先回医院里。

这里还得数父亲李顺捡的便宜大,不知不觉的,已经混成了中医院在红星村项目的负责人了。

主要是人才流失的太严重,就是李顺这样与世无争的都要披挂上阵,你就说吧——

李学才说完了苦闷,再想说笑话已经索然无味,自己也觉得心里不舒服。

他不说了,轮到大哥说起了一监所的电子厂,以及红星联合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开设电子工程系的事情。

这方面父亲李顺不是很懂,只在一边捧着茶杯听着。

李学武和李学才是懂的,尤其是李学武,对这方面有着绝对的“前瞻性”。

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电子工程系,还是李学武建议和筹划的呢。

景荣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从华清和燕京请了不少的专业大拿来筹备课程。

红星联合学校搞电子工程系是有基础的,因为厂里有电子电器工厂,更有相关的科研所。

电子工程系有三个专业,半导体器件、计算机和无线电。

知道为啥能在这个时候赶着进度地追开了一个系吗?

不仅仅是电子厂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啊,飞机制造、汽车工业和无人机的研发都需要。

李学武想搞无人机的心思绝对不是头脑一热,费了那么多的精力,笼络了这么些个专业的人才,不惜重金购置了电脑和各种设备。

在这个时期,这个时代,其实国内是有很多领域是具备追赶潜能和机遇的。

这个时代一直到两千年,因为资金砍下去的项目不计其数,这里可不止是滥竽充数的。

李学武很想劝大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有这方面的科研基础,真要是混成了大拿。

这么说吧,十年内掌握了无人机的核心技术,那么他就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大拿。

嗯,三十多岁的大拿,怕不怕。

李学武这辈子还有机会出国,他要混成了大拿,那是一辈子都别想出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