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盛唐挽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0章 剑指渤海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680章剑指渤海国

怀州府衙跟前,看着眼前凶神恶煞,身穿带血军服的一众丘八,李庭望好像明白了什么。他脑子里渐渐将不知道的细节补齐,天井关失守后,山脚的大营也接连失守。控鹤军换上洛阳军的军服,有心算无心,突袭了怀州城。

然后就是滚雪球一样的碾压。

而怀州城内的守军本身就不多,李庭望为防意外,也是为了方便跑路,将主力都部署在城外大营。控鹤军既然已经占据了怀州城,那么城外的洛阳军大营,也大概率失守了。

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战略,从一开始,李庭望就输了。

“李将军,你倒是让我们一顿好找啊。本帅还以为你在城外大营呢,没想到你在怀州城内,还真能睡安稳。

你是个有福之人啊。”

手握横刀的李怀光,面带狞笑走上前来,言语里不乏嘲讽。

李庭望压根就不认识李怀光,不过对方的身份倒也不难猜。这一战具体是什么过程,李庭望大致也猜到了。

控鹤军多厉害没看出来,说到底还是自己疏于防范了。

李庭望以为有天井关的天险,再加上控鹤军新败不足为虑。所以军中一些该有的常规套路都没上,比如说每日换防,定时巡查,更换口令等等。

他和安守忠在洛阳安逸了几年,打仗的技艺确实生疏了不少。战争就是这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争会以生命为代价,检验每个参与者平日里有没有弄虚作假。

上天是公平的,李庭望学艺不精,今日便要付出血的代价。

“行了,某认栽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庭望将佩剑丢到地上,十分干脆,并无扭捏之态,更没有跪下求饶。

“呵呵,李将军不必逞强,本帅放你回去报信!

来人啊,让开一条道。”

李怀光似乎并无杀掉李庭望的意思,轻轻摆了摆手。身边的一众丘八退到一旁,没有任何纠结,面色平静中带着几分轻视。

李庭望看不明白李怀光这是什么意图。

这放人放得有点干脆,令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今日不用死了。人生在世不容易,能够多苟延残喘两天也是好的。

“那李某便在此谢过了,告辞。”

李庭望对李怀光抱拳行了一礼,随即转身便走。

当李庭望的身影离开李怀光的视线之后,韩游瑰凑到自家主帅身边。他面色纠结,压低声音询问道:“节帅,就这么轻易放了李庭望么?”

“李庭望回洛阳,必然会大肆宣扬控鹤军战无不胜,锐不可当。

不如此,李庭望一定则会被安守忠治罪。

当然了,安守忠也不会相信一个被我们放回去的将领。毕竟,李庭望不是安守忠之子,二人不可能完全齐心。

接下来,他们二人势必会互相防备。安守忠害怕李庭望成了我们的内应,而李庭望则害怕安守忠会猜忌他。

如此处置,比杀了李庭望强百倍,杀一个败军之将又有什么用呢?

有李庭望帮我们传话,安守忠麾下部曲也会畏惧与我们正面交锋,士气必定为之重挫。”

李怀光面色淡然解释道。

说到经营地盘,李怀光给方重勇提鞋都不配。但是说到带兵打仗,他还是有点手腕和见识的。

这就叫“术业有专攻”。

李怀光和他麾下的一众丘八,就是典型的军头思维。会打仗不会经营,擅长杀人越货,却不擅长生产。

“节帅,如今形势大好,我们要不要急攻河阳三城?”

韩游瑰继续追问道。

放掉李庭望可以理解,但现在控鹤军的处境并非绝对优势。他们和安守忠算是各赢了一局,也互有损失。

谁都有放手一搏的气力,将来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我们先缓一缓,怀州城内物资不少,要处置一下。之前我们来不及搬走,现在还是落到手里了,不如把能封赏的全部封赏下去,休整几天,准备进攻河阳三城。”

李怀光微微皱眉道。

他其实并不担心安守忠,假如对手只有安守忠一人的话,那么这一战可以说十拿九稳。

只不过,李怀光也知道,他虽然是第一个出手的,但在一旁观战的,还有史思明麾下的田乾真,还有假意归顺于汴州的李归仁,这还不提关中与汴州两个“朝廷”,各方面实力比他们雄厚很多。

任何一家插一脚,都能逆转战局,谁敢说自己笑到最后?

韩游瑰刚刚转身要去传令,李怀光连忙叫住他,小声嘱咐道:“传达完军令以后你悄悄走一趟汴州去找方清,就说我们帮他攻洛阳,让汴州那边出手帮衬一下。”

还能这样么?

韩游瑰一愣,没想到李怀光想得如此“深远”。这一手就是为了把水搅浑,让更多的“玩家”入局,不得不说是个好计谋。

他还以为李怀光只知道打打杀杀呢。

“末将知道了。”

韩游瑰领命而去。

……

虽然人们还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但运河上原本结得死沉死沉的冰面,也已经变得薄如蝉翼。运河上已经有大船在破冰前行,岸边还有船夫在拉纤。

已然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步骑皆有,穿着汴州禁军的黑色军服。

军中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他们沿着白沟岸边而行,看样子是要沿着白沟前往巨野泽,那边有个规模很大的渡口,船只的数量也足够运兵。估计队伍走到巨野泽的时候,河面上的冰已经完全消融,到时候就可以乘船前往登州了。

这同样是经过汴州的一条漕运大河,乃是从胶东的海边到汴州的主要水路,可谓是一条仅次于隋唐大运河的生命线。

沿途百姓也好,商贾旅客也罢,都将这支军队看在眼里。偌大的帅旗上,白底黑字,写了一个“方”字。

竖着的军旗上四个字:银枪孝节!

汴州禁军东征了,要往哪里去?

人们心中不禁暗暗思索,寻思着胶东似乎也没有战乱啊,难道是要从胶东出海,在幽州登陆,闪击史思明?

但有神秘的好事者到处宣扬说:渤海国国主大门艺病故,秘不发丧。大门艺侄子大钦茂,向大唐借兵继位。大门艺之女,乃是方清妾室,已育有一子。此子将来说不得会继承渤海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个传闻以惊人的速度发酵,待传回汴州的时候,已经成了“方清送妾生子去渤海国登基”了。

说得有鼻子有眼,逻辑通顺。

为了子嗣,也为了疆土,出兵渤海国,这貌似很合理的吧?

一时间汴州民间议论纷纷,有人竟然拿这件事,跟当年太宗讨伐高句丽相提并论。

如今大唐四分五裂,居然还可以干涉周边外藩国主废立。让人不得不感慨,大唐果真是水深不见底,虎死不倒威啊。

不过这支军队领头之人,却听不到类似的议论。做戏做全套,他们这一路上走得很慢,走走停停,但凡有集镇与县城,军队都会停下扎营,并不着急赶路。

几天后,远征渤海国的队伍行进到曹州宛朐(山东菏泽城区以西20公里),这是一座大城,光是户口在册的就有三万户,县城外围又形成了一道没有城墙的“外城”。由于在白沟边上,漕运发达,因此城外渡口处非常热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