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鸿摇了摇头道:“上次你让我看《喜福会》的原著小说,我找关系弄来了一本宝岛出的中文版,看完以后,我就没有了出演的想法。”“啊!为什么?”
“感觉这小说的故事写的很糟糕。”
于飞鸿吐槽道:“这就是一个对中國文化了解似是而非的二代华人臆想所写出来的书。”
“不至于吧?”李艺书眉毛一挑,他看电影虽然有点丑化,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部片子。
“很至于,反正就是过度的臆想。”
于飞鸿思虑了一番,说道:“我感觉这作者可能是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了美国那边的文化教育,然后再回头看自己母亲这边的中國文化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心理优越感,以高高在上俯视的态度看待我们传统文化。”
闻言,李艺书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些二代华人,说白了全都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于飞鸿还真是一针见血的说中了那些在美国长大的二代华人的心思。
特别是五六十年代那一批二代华人,他们表面上看拥有中國人的相貌,但其实骨子里是充斥着西方文化教育下的丑恶嘴脸,同时又因为自己身份在那边遭遇到的歧视,从而激发了他们更一步的贬低自己祖国的文化与信仰。
“黄皮白心香蕉人?”
于飞鸿念叨了一句,惊喜道:“没错,艺书,你这个词说的好,这作者估计就是这样一个香蕉人。你说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就算不把自己当中國人,那她妈妈过去好歹是中國人吧,怎么能在书里面那么说。”
香蕉人李艺书见多了,自然不在乎这么一个,满不在乎道:“走吧,别为了一个香蕉人生气,正好你们表演系也没人了,我带你去王府井转转。”
李艺书对《喜福会》作者谭恩美了解不多,但只是从自己母亲口中了解到一点中國文化,又匆匆来国内探了几天亲,剩下的时间都在美国那边接受所谓的快乐教育,思想上不可能公平的去写内容。
也不难怪于飞鸿看完原著会那么生气了,估计比电影还要审丑。
看来自己错怪了那名香江导演,人家是真的精力了。
几天后。
北影厂。
《剑雨》选角室内。
于承辉一身黑袍,右手持着一把宝剑,大步的走了进来,搭配上络腮大胡子,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感。
瞧着对方这身造型,李艺书心中很是满意,这转轮王的形象很不错,而且跟太监的身份,能形成巨大的反差,他期待道:“于承辉师傅,方便施展一下剑法吗?”
“可以。”
于承辉点点头,后退了两步,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猛然拔出右手的佩剑,速度之快,犹如电光火石般,开始表演起他的螳螂剑法。
剑锋时而凌厉,时而飘忽不定,堪称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之境界。
尽管李艺书没有学过剑法也没学过武术,但是于承辉此刻舞剑,搭配上那这一身造型,跟充满杀气的眼神,已然就是转轮王的最佳人选。
“好!”李艺书忍不住鼓起掌来。
徐砜跟巩丽包括北影厂安排的副导演、摄影师赵飞等人,也都被这老爷子的剑法给震撼到。
跟寻常武术表演的剑法不同,他的剑法是带有杀气。
“谢谢。”于承辉微微一笑。
李艺书笑道:“于师傅,你的形象没问题,转轮王这个角色很适合您。我们这部电影,大部分的武打戏都是以剑法为主,武术指导方面也需要于师傅多帮忙了。”
“剑法方面,我自认为还算有几分见地的。”
于承辉没有谦虚,身为习武之人,一是一,二是二,更何况他不认为现在有人能够在剑法上超过自己。
这是来自一名练剑三十年的剑客所拥有的强大自信。
“那就麻烦于师傅了。”李艺书朝着边上的剧组工作人员使了一个眼神,对方立马上前招呼于承辉去后台更换衣服。
“下一个,赵闻卓。”
片刻后,一身古装的赵闻卓走了出来,他的皮肤有点黑,搭配上有点乱糟糟的头发,看起来是有那么点落魄之人的感觉。
赵闻卓礼貌道:“李导。”
“嗯,会剑法吗?”
“会!”
“给他一把剑。”
边上的工作人员递了一把剑给赵闻卓。
对方接过来后,下意识的挥舞了几下,下意识的问道:“李导,需要我表演剑法吗?”
“不需要你表演剑法。”
李艺书摇了摇头道:“你现在比划一个你想象中的帅气造型,拿着剑来摆造型。”
帅气造型?
赵闻卓思索了一番,随后右手将长剑刺出,下巴微微扬起,眼皮下耷,似乎是在用斜眼看人,充斥着一股瞧不起任何人的自傲。
徐砜瞧了几眼,忍不住对着身边的李艺书道:“他这眼神,有点目中无人的感觉啊。”
“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李艺书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经典的九门提督的白眼,任谁看了都很难忘记的。
原版《剑雨》江阿生这个角色,是韩国演员郑雨盛演的,这人帅是挺帅的,但是演不出剧中一对二时的自信跟孤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