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博远观察着单振宇身边的赵原。
他对这个年轻人不太了解,外面都在说,赵原在神经外科的水平已经达到单振宇的级别,但他根本不相信。
人的精力有限,赵原在急诊外科和胸心外科的水平已经登峰造极,绝对不可能还有余力专研神经外科。
龚博远在神经外科理论上投入较大的精力,于是难以避免地影响到了手术水平,因此他不太相信赵原能跟单振宇相提并论。
即使是单振宇,虽然技术过硬,但论科研水平比自己还要略逊一筹。
龚博远尽管有短板,但他还是很有自信的,因为他对天华的贡献并不少,如果没有他专研理论,天华的神经外科估计在全国要排在二十名开外了。
当然,龚博远在神经外科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他代表了一类医生的方向,业务不精,技术路线走不了,于是开始走理论路线。
因此神经外科的理论派占据了一小半江山,紧密地围绕在龚博远的周围。
龚博远此人虽然技术不咋样,但搞理论水平很高,没事就跑医院讲讲课,竟然俘获了一批忠实信徒。
单振宇对此也没有太多干预,龙有龙道,蛇有蛇道,既然存在,都有合理之处。
这帮年轻人听闻单振宇要退休,都在推测龚博远会顺理成章成为科室主任。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常院长不可能这么做。
好吃好喝地将龚博远养着可以,但绝对不能让龚博远这种理论派坐在关键位置上。
外科要的是能打硬仗的猛将,而不是只能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龚博远边走边跟单振宇介绍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赵原不知道龚博远的深浅,对龚博远说出的方案,倒也认同。
见到病人之后,单振宇给患者做了查体。
他没有直接说明病人的情况,而是让赵原也做查体。
单振宇倒不是故意考较赵原。
一般大医生会诊,不会立即说明看法,主要是担心自己的观点会影响其他人。
等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然后再分享观点,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
单振宇与病人和家属轻声说道,“我们开个短会,汇总一下意见,然后再告诉你们怎么办。”
病人的丈夫瞪大眼睛,“医生,您的意思,可以给我妻子做手术?”
单振宇没有直接回答,“我们要商议一下。”
没有直接回绝,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好消息。
三人来到会诊室,找位置坐下。
此外还有几名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听说要开会,陆续到场。
柳莎也在其中。
她看到赵原坐在单振宇的身侧,心情有点高兴,也有点感慨。
她知道神经外科现在专家栏已经挂上赵原的资料。
自己如今还是个规培期的住院医,差距不是一般大。
方泊然作为脊柱团队的负责人,也参与会诊。
脊柱团队尽
请收藏:m.bi50.cc ', '')('管一直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但最近联系紧密。
主要是方泊然听到风声,单振宇的身体不太好,年内肯定要让出现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