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当官的要看乌纱帽!这在阴界无鬼不知啊!”圆脸女子看来对阴界的等级情况很是了解。
接着,她又很有兴趣地给我讲了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乌纱帽,最早只是古代东晋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是没有帽翅的,只是个圆形的布帽子。后来宫廷中做事的官员统一戴一种黑纱做成的帽子,是为最早的乌纱帽。
到了南朝时候,世上流行一种用黑纱抽扎边沿的帽子,也叫乌纱帽。因为样式独特,这种帽子很受民间追捧,很快风行一时,不分贵贱、不分官民皆得而戴之,不过仍旧没有帽翅。
再到隋朝时,乌纱帽成了等级的标志,乌纱帽上镶嵌的玉饰数量有严格的级别限制。一品乌纱帽上的玉饰可以有九块,而六品之下的纱帽则不允许有任何玉饰。还是没有帽翅的。
然后又到了唐朝,乌纱帽摇身一变,身家倍增,在重要场合,如官员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所必须戴的。此时,乌纱帽成为正规场合礼仪的必需品。还是没有帽翅。
最后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大臣在朝堂之上交头接耳,命令所有的官员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只尺余长的翅子,并装饰不同的花纹以示官阶。帽翅才出现。
这样,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头接耳,两只帽翅自然摆来摆去,又是甚至可能会把对方的纱帽碰掉,出于礼仪的考虑,朝廷之上,交头接耳的自然也就少了起来。
再后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并规定,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就越窄,反之越宽。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也正式成为做官的代称。
哦,我听后恍然大悟:怪不得时至今日,人们习惯地将“丢官”说成“丢掉乌纱帽”。原来“乌纱帽”一直是作为官员的标志。
圆脸女子呵呵一笑,说后来乌纱帽好景不长,因为到了清代,因为清代皇帝是满族人,遵循满族传统戴一种“红缨帽”,“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
“但是在阴界,不知何原因,清代都不被前朝的官员们所看好,清朝的官们到了这里都吃不开……”圆脸女子说。
“哈哈!这个原因我能猜得出:因为清代把延续几千年的官帽给改没了,几代的旧官员能高兴吗?”我大笑道。
圆脸女子若有所思,良久才点头说是……
鬼界时昼漫长无边,过了几日既不见老头儿和老师的魂魄来,也不见桥对过的鬼门关放开。
圆脸女子说这鬼门关并不是天天开,开关要完全凭那个纱帽翅高官的掌握,有时要很久才开一次。
这情况简直要让人疯掉。
漫长的等待里,有充足的时间闲聊,可是每当我一旦问起圆脸女子的身世情况,她就闭口不谈。
终于这一天,鬼门关打开了。
鬼门关一开,老头儿就第一个从桥那边冲了过来,后面紧跟着一个中年男人。
“哎呀,太糟糕了!你还在这里啊?你等的太久了哇!”老头儿焦急地跺脚道。
“没事!虽然这里空旷寥寂,幸好有这位美女陪着我,也不算寂寞……”我打趣着说,顺手一指身边的那位圆脸女子。
“哎呀!哎呀!你就算不过这条阴阳河,不踏入那边的阴界,在望乡村里呆久了,一样很难回到阳世间!”老头儿身后的那个中年男人道。
“什么!?”我大惊。
。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