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了将近半个月过后,郭业携吴秀秀返回了扬州府衙。
这半个月里小两口玩遍了扬州附近的名胜古迹,逛遍了扬州下辖各县,玩得好不痛快。
郭业返回府衙之后的第一件事情,自然便是将陈集涛找来,问询了一番他不在刺史府坐镇之时的情况。
当陈集涛告诉郭业一切风平浪静相安无事之时,他不由一阵纳闷,嘀咕道:“还真是奇了怪了哈?都说打了小的,必会出来老的。咱们这次坑了崔家这么惨,崔鹤龄竟然不为所动?”
突然,他猛地想起崔义珪这个倒霉蛋来,便又开口询问道:“对了,崔义珪如今怎么样了?”
陈集涛一听崔义珪三个字,不由哈哈乐道:“大人可别提他了,听说这厮虽然躲过了一劫,却被崔鹤龄发配前往了辽东,那地方天寒地冻的,崔义珪去那儿可就遭老罪了。不过算他运气好,至少没让崔鹤龄一怒之下将其执行家法处死。”
郭业本身并不待见崔义珪,相反很是反感这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家伙,一听他落得这般下场也懒得再去理会。
随后,他又问道:“那扬州银号呢?崔家又派了谁来主事?”
陈集涛摇了摇头,道:“关了,彻底关张了,就连银号的那些伙计都被召到杭州府那边去了,听说是要在那边重新折腾银号的事情了。”
郭业哦了一声,也就不再追问。毕竟杭州不是扬州,崔家爱怎么折腾那是崔家的事儿,他这个扬州刺史就是想搀和也是鞭长莫及。
“对了,大人,你不在的这些日子,仲达兄从长安那边派人送来口信。”
陈集涛见着郭业有些神游外物,不由出口提醒了一声。
“哪个仲达兄?”
“陈康陈仲达啊,”陈集涛哑然失笑,打趣道,“大人,我看你这些日子真是将心思玩野了,居然连仲达兄是谁忘记了。”
郭业立马尴尬地拍了拍额头,汗颜道:“嗨,是他啊?自打我赴任扬州,而他接任了国子监司业之后,大家都是各忙各的,鲜有书信往来啊。惭愧惭愧,哈哈……”
大笑一番后,郭业顿时来了精神,不过有一点他很奇怪,不由问道:“陈康干嘛放着好好的信不写,却派人送来口信?这可不像是他的行事风格啊?”
陈集涛低声道:“前来扬州送口信之人的确是仲达兄的人,这点毋庸置疑,下官能够肯定。前年我在长安的时候曾在仲达兄府上盘桓数日,而送口信之人正是他府上的管家。他此番之所以让人传口信,而不是给大人写书信,那是因为事出有因。”
郭业轻哦一声,暗暗揣测道,莫非还是什么不宜落入他人手中的消息不成?
随即,他追问道:“陈康让他的管家来扬州找我有什么事?”
陈集涛压低了嗓音,说道:“仲达兄让人传来口信,前些日子礼部
请收藏:m.qibaxs10.cc ', '')('尚书李纲上书请奏圣上,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奏请乞骸骨致仕,而且圣上也已同意。”
礼部尚书李纲要退休?
郭业猛然想起李纲这人的过往,因为曾任隋唐两朝三任太子的老师而扬名,也正是因为他教授过学问的太子最后都没有好下场,而博了一个“太子杀手”的称好。
今年已是贞观五年,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李纲这个年纪的确没有几年活头了。
不过好在他退休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没有赶上太子李承乾谋反这桩大案,不然的话他这个太子老师肯定晚节不保。
但是郭业纳闷了,他跟李纲没什么交情,也不是同一个阵营,严格说起来李纲的儿子,当年同为国子监书学班的李家三胖子,还跟自己不对付。李纲退休关自己鸟事?陈康还特意派人来送口信,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陈集涛见着郭业一脸狐疑,俨然猜到了郭业的心思,立马提醒道:“大人,仲达兄让人送口信之意当然不会那么肤浅,他是在知会大人您,李纲如今致仕,那么礼部尚书之位就空置了下来。礼部尚书虽然手中没有什么实权,但好歹也是六部尚书啊,大人。难道您就不想争取一下?”
郭业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个缘故啊。
不过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他自家知道自家事儿,凭他的资历和出身,想要现在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无异于痴人说梦,首先李二陛下就过不了关。
礼部,有着替朝廷,替皇帝,替圣人教化天下之责,光他郭业“不学无术”这四个字的金字招牌,就甭想去争取礼部尚书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