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过秦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十三章 正清遇车祸(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香包又叫香囊,也叫馨香。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做香包是妇女们表现女红手艺最佳机会。从香包图案和绣工可以看出制作者的手艺。

过端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作枣糕,枣糕的做法是:将发酵的麦面擀成圆片,用刀从中间切开,把切开的两个半圆相对,用筷子从中间一夹,一朵四瓣面花就出来了。然后在每个瓣上插上“红枣,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枣糕。如果把枣糕挤成山形,人们就称它为枣山。有的地方做枣花馍非常讲究,层层叠叠,再饰以面花,红白相间,非常好看。做好枣糕,就开水上锅。蒸的数量要足够“节日用。有些地方可能将这个叫枣花馍,可是在苏正清家乡这块,将它们称为枣糕。

在黄土高原上,端午这天是要给女儿或者外孙“追节”的。这天苏力勤一大早就忙乎开了,有了外孙女后,他就更重视这个节日了。这不,在前一天的集市上,他已经给外孙女买了一套衣服和一串香包。

本来按照习俗,香包是要外婆亲自做的,没有办法,只好用买的了,但是枣糕苏力勤准备亲自动手了。他前几天已经自己试着蒸过一次,好在和蒸馒头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最后用些枣子装饰一下,并不是很难。很快一锅热气腾腾的枣糕就出锅了,苏力勤小心的将他们放在案板上,等待放凉后,用个盘子盛着,并且要用红布包起来,就可以去女儿家了。

请收藏:m.qibaxs10.cc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