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8章 平定山西:以身入局,决死之意(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38章平定山西:以身入局,决死之意(四)

“这么打我们的代价太大了。”

这还是张大云第一次这么直白的反对楚云飞的作战部署。

指挥部内。

张大云、边富成两人沉默着看向楚云飞。

气氛是说不出的古怪。

张大云接着补充了一下自己的观点:“农垦兵团不能动的情况下,把建设兵团之中打过仗的老兵都派上去补充一下呢?这么打,我真怕第四步兵团撑不住。”

楚云飞沉默不语,只见他面色如常。

迈步拿起了放在弹药箱上面的光华牌香烟。

划燃火柴后。

接着点上了一根含在了嘴巴之中。

浓烈的刺激让楚云飞咳嗽不已。

不知道是烟气呛的还是什么原因。

此时的楚云飞眼睛之中满是血丝。

“一个主力团对抗日军主力部队,我们的伤亡,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啊。”边富成深知楚云飞此时的压力:“总座,要不再等等?等到日军继续消耗兵力,或者等苏联人或者美国人新一批的援助抵达。”

“实在不行,就等第十步兵团、第六步兵团形成战斗力再进攻,日军现如今的状态绝对撑不了三半个月!”

边富成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三个月、我们有这么长的时间吗?”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如果不能够在九月份之前结束山西战事,我们就很难再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南昌会战结束之后,小鬼子一定有余力抽调部队增援华北方面军,他们只是现阶段将精力放在了九战区那边,他们的国力远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楚云飞的话语之中满带着忧虑。

说他功利也好,说他“野蛮用兵”也罢。

但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自然是越早结束就越好。

何况这样的好机会真的是很难再次获得。

九战区正在进行的南昌会战。

国军调动兵力约二十三万人,日军动用的兵力约十二万人。

敌我双方动用的兵力多达三十多万人,几乎可以说是当前双方军力的极限。

相对比而言。

山西会战目前为止的参战兵力也才堪堪达到十三万人。

日军八万,他们五万。

以他们现如今的兵力。

即便是楚云飞安排好了每一步的打法。

每一场战斗都打出1:3,1:2的交换比,日军仍旧占据着近乎碾压式的兵力优势。

就算算上这群已经开始按照楚云飞计划行动的友军部队又怎么样呢?

张大云、边富成两人都十分清楚。

楚云飞此举是想要依靠麾下的官兵撬动整个山西会战。

而在这种情况下。

被抽调兵力之后的各条战线势必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甚至去完成那看起来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不仅仅要抽调第二步兵团南下。

将第四步兵团的侧背露出来。

还要将娘子关一线的第八步兵团抽调,前往支援第二步兵团,以解南线之危急。

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之下,而后合兵一处,打垮新编第三十七师团,奠定此次山西大战的胜局。

但实际上呢。

这同样会导致第四步兵团需要面对第三十七师团、混成第三、第四旅团的夹击。

娘子关那绵延的战线所剩兵力不多,势必会稀薄无比。

狡猾的阿南惟几绝不可能会放过这个攻克娘子关,截断他们退路的机会。

一旦南线进攻盂县的日军,与进攻娘子关、平定一线的日军完成合围。

届时,整个八十八集主力将会处于日军的包围圈之中,那就是瓮中之鳖!

这样的打法完全就是一次风险极高,但同样收益极高的豪赌。

包括他楚云飞自己。

本身也成为了这盘期盼之中最为耀眼的那颗棋子。

“总座,这样的打法实在太过于激进了,我们一共就这么点本钱,万一出了点什么差池,指望咱们的友军有能力解围也不现实啊。

再说了,第四集团军抽调的部队抵达晋东南都需要五天的时间。

他们的三十八军,也仅仅只是能够解林县之危啊。”

“这已经足够了。”楚云飞语气平静:“李魁山对我们这支部队是有感情的,我对他的为人也很清楚,他不可能不出死力。”

“那总不能这仗打完,把我们八十八集都打废了吧?”边富成此时接过了张大云递过来的香烟:“半年之后卷土重来,咱们的战斗力能恢复吗?”

楚云飞:“一定能!”

他抽完了叼在嘴巴之中的光华牌香烟之后,右手捻灭了手中的烟丝,平静强调道:“只要能打垮日军第三十七师团,光复太原,将日寇驱逐出晋中地区,稳固长城战线,我们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可八十八集遭到重创之后,谁能守得住这些已经夺取的阵地,六集团军,还是十四集团军?”

“他们的状态也不好!”张大云还想再劝。

张大云和边富成并非是想要中止本次的战略反攻计划,他们也仅仅只是想要更加稳妥一下。

等到任何一条战线的局势好转之后,再进行相应的兵力部署调动。

而现如今的一切,就好像是忽然之间的赶鸭子上架一般。

楚云飞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能够发现这样的战机。

但相应的情报和信息并不足以支撑做出这样的战略决策和判断。

楚云飞别无选择。

他只好依旧耐心解释:“这个国家不是只有我们才是抗日武装力量,就算我们都战死在了战场上,我们的友军照样能够将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这一次也是我们能够抓住的唯一机会,大云,我们没有选择。”

“先给钱兆友、罗卫国两人下命令、等第八步兵团抵达盂县外围之后,第二步兵团刘旺所部再脱离北线战场绕道南下同时抽调突击团,运动至陈家庄一线,准备侧击敌进攻主力侧背。”

“另外,使用原密码本,告知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我部准备与敌在五台地区决一死战!”

突击团牵制四倍于己的敌人,现如今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

而现如今,又要承担最为危险的重任。

如果真按照楚云飞的命令执行下去的话,突击团这一仗也要垮。

“总座”张大云沉默着叹了口气:“我们的军官、战士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但这一仗,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打。”

楚云飞目光出神,此时的他已经没有耐心解释下去了:“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大云,再过几个月你就想明白了,现在想不明白没关系,执行我的命令,有任何的问题,我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是!”张大云身姿一挺,脚步铿锵,快步去拟电报。

楚云飞清楚的知道日军将战略重心放到华北之后,他们的兵力究竟有多少。

也清楚的知道日军国力的极限究竟在哪里。

他们之前取得的胜利,间接性的导致日军开始想办法从海军方面抽取部分的资源给予陆军。

这会导致日本的陆军军力势必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提高。

楚云飞清楚的日本迫切需要的石油资源在东南亚,而不在国内。

正如日本内阁,一众军政要员也清楚,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大力的发展海军。

才会有陆海之争。

侵华战争对于日军而言,完全就是赔本生意。

其国内所谓的不扩大派,并非是人们想象的和平主义者。

而是认为全面的侵华战争无法带来全面、实质性的战争利益。

更重要的一点。

楚云飞清楚的知道当整个日本弟国陆军,这个暴力集团自上而下执行三光政策,他们的破坏性有多大,行径之恶劣,连野兽都不如。

是战争,就会有牺牲。

牺牲是战争胜利的基石。

战争对一个民族的忍耐力也是最大程度的考验。

楚云飞也不是铁打的。

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同样也十分煎熬。

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不是万能的。

即便是开着五十公里的全图。

楚云飞也只找到唯一一个在这个时间点战胜华北方面军的机会。

风险很高,高到包括他楚云飞在内都一定的概率死在战场上。

可他舍不得放弃,更不敢放弃。

他所做的一切。

均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再说了。

当兵的不上,谁上?

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家国沦丧。

他们这当兵的有取胜的机会就绝不能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