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2章 沙场战士血,死也重泰山!合作之典范,重创华北日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42章沙场战士血,死也重泰山!合作之典范,重创华北日军!(求订)

“预备.”一名班长高声示意麾下战士们。

几名老兵迅速原地警戒,剩下的几名掷弹手则是迅速拿出了挂在后腰上面的手榴弹。

见战士们迅速

“投弹!”

一颗颗的手榴弹在战士们的投掷之下扔进了战壕之中。

轰隆~!

又是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起。

为首的步兵班长作出攻击手势,战士们快步上前。

此时的该段战壕内,对待小鬼子保存还算完好的尸体进行进一步的安全确认。

有的战士们习惯性的使用刺刀。

有的则是迅速开枪,拉开和这些小鬼子的距离。

三三两两配合着沿着日军的交通壕快步推进。

零星的爆炸声不断响起。

一个小时后。

第一步兵团前沿指挥所内。

张富贵汇总了各营报告上来的情况,迈步走到了楚云飞的面前。

“那些奇怪的爆炸声是小鬼子的地雷?”

张富贵点了点头:“小鬼子在交通壕内也埋设了部分的地雷,并且以己方战友的尸体设置了一些诡雷,给我们打扫战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目前野战工兵连已经进场接手,各步兵营正按照最新的进攻计划,向前猛扑.”

本就已经崩溃的士气在各部队的夹攻之下,几乎没有多少的抵抗意志。

像样的反抗几乎并不存在。

日军强横的点在于一线作战的部队、尤其是小队长、中队长一级颇为擅长总结,并且对现有的战术进行相应的改进。

只是。

在如此猛烈的轰炸、炮击,以及强攻之下。

日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突击团,第八步兵团均在争前恐后的发起追击。

生怕小鬼子不够他们杀的。

在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这四支部队就像是八仙过海一般,各显神通。

消息也在接连不断的传递到现如今的第一步兵团指挥所之中。

此时的楚云飞,再度进入到了疯狂微操的阶段。

他根据战场传递而来的消息,将意识第一时间沉浸到了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之中。

而后精准的根据当前的战场态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下达最优的进攻命令。

下面的这些团长们此时已经完全习惯了楚云飞的微操命令。

再详细周密的作战计划,往往也赶不上战场形势的变化。

更别提能够跟得上楚云飞的微操了。

小鬼子原本还算无比坚固的防线,在全线发起反攻之后。

全面崩溃、整个崞县、五台周边地区的日军仓皇向后逃窜。

兵力几乎全部都汇聚在了一起。

各自大队以上建制兵牌分散各处。

乍一看,互相掩护,互为犄角。

可实际上,每一支部队此时都是强弩之末,士气已经崩溃,毫无战斗意志。

兵败如山倒!

大势所趋,藤原秀辉中将也没有以后丝毫的办法,挽救战场颓势。

这场长达一个月的拉锯、鏖战,他们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

新编第三十七师团的不少老兵们,战斗意志并没有战士们想象的那么高昂。

甚至有不少三十多岁的二次入伍老兵。

得益于日本国内那糟糕的经济环境、以及生活的影响,他们对于天蝗的忠诚实质上并不如这些常备军、以及新入伍的新兵们。

随着第一个成建制投降的日军分队出现,而后是小队.

当然,也仅限于小队了。

这群小鬼子的骨头还算硬、被打成了这个模样,绝大多数的指挥官宁愿切腹自尽,表达对日本弟国、日本天蝗的忠诚,也不愿意放下武器就此投降。

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

副总指挥看着副总参谋长递过来的电报,一脸的震惊:“反击打响了?”

“是的,按照此前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通禀的作战计划,我军将在明日发起对石家庄、娘子关一线的日军第一百零九师团的总攻。”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再次确认道:“各攻击部队是否已经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

“嗯,长治方面还送过来了一批掷弹筒和迫击炮,虽然是此前使用过的装备,但大大的加强了我军一线的支援火力,对于此次重创日军第109师团,各级指战员具备十足的信心。”

“十四集团军那边也发起了对寿阳等地的争夺,他们最后的作战目标很有可能是龙城..”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挪到临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阎百川他自己也想要回去啊”总司令此时也迈步走了过来。

他手上拿着的是另外一封的电报:“延安方面对我军的积极动作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委员长承诺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目前已经起运,本次的军队开拔费用以及军饷也提前支付了三个月”

“老蒋哪里来的武器装备?”

“大概率是整编的那群地方军的在减少军队总量的基础上,他也不太可能会将这些性能落后的武器装备移交给中央军部队.”副总参谋长笑了笑。

此时的日军第一百零九师团也停止了进攻娘子关的脚步。

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阿南惟几在杉山元的军令和自身想法之间,选择了一个相对保守一些的打法。

但也仅仅只是相对保守而已。

阿南惟几对于八路军所部并没有放在心上。

其判断,八路军部队的野战能力较差,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索性在侧翼桃园岭一线仅仅只是放置了一个步兵大队作为侧翼警戒部队。

而这个满编的步兵大队,也就成为了整编之后的129师作战的主要目标。

现如今的他们在楚云飞的建议之下,进行了相应的人员编制调整。

每个作战旅满编下辖五个战斗团,战斗力相对而言较为平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整编工作。

才缩短了各个优秀的团级指挥官所指挥部队的战斗力差异。

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这样的基干团,在军政部之中甚至都没有记录在册、备案过的团,现如今也算是鸟枪换炮、战斗力提升了不少。

只不过总体而言,129师的兵力方面还没有恢复多少。

所以他们本次的作战目标也仅仅只是重创日军第十七步兵大队而已。

386旅。

指挥部设置在了一个老乡院落之中。

在院落之外的村口,一辆辆的骡马车上面满载着长治方面运输过来的掷弹筒和迫击炮。

一部分是此前的作战交货、一部分则是最新制造出来的晋造60毫米迫击炮。

而指挥部内的小型作战会议室之中。

陈旅长在进行最后的作战部署。

他的面前。

程团长、叶团长、李云龙、孔捷、丁伟五人排排站好。

一脸认真的听着陈旅长讲述着作战计划。

此时的陈旅长也是一脸的严肃,他手中的武装带也被他摔在了一旁的桌子上:“这一战,我们兵力、火力、全方面占优”

“这是一块肥肉,没说的,吃掉他们!”叶团长第一个出声表态。

李云龙嘿嘿一笑:“旅长,这一战的主攻任务就交给我们新一团吧,我手下的那群战士可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这仰面攻坚战还是需要重火力的支持,旅长,交给我们771团吧”叶团长当仁不让。

772团的程团长此时也老实了。

原本他们是战斗力最强的一个主力番号团。

现如今的他们,战斗力和其他几支部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更为重要的一点,老师长亲定他们772团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主攻绝不可能是他们772团的。

丁伟对自己的这群老战友们颇为无奈:“这个时候还抢什么主攻,日军可是处于守势,哪个团都没办法将小鬼子单独吃下。”

“是啊,不要忘了,小鬼子的防线一次最多只能够投入两个连进攻,我们的优势兵力实际上无法发挥出来,这样的地形很容易打成添油战术。”孔捷也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要不这样.”李云龙眼珠子一转,像是想到了什么鬼主意一般:“要我说,什么你打主攻我打主攻的,就把咱们的火炮全部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不给小鬼子还击的机会。”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战斗,我军的伤亡人数势必会进一步的减少。”

看着陈旅长脸上那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云龙此时也是反应了过来。

很显然,陈旅长迟迟没有安排进攻顺序的原因,也是因为有其他的想法。

集中使用炮兵火力、需要从各个团抽调。

不管让谁担任主攻、都无法端平这一碗水。

现在可没有什么基干团、什么番号团的说法。

各团的实力平均、不管让谁打,都会显得他陈旅长偏心眼。

李云龙脑袋大,自然也就更聪明,第一时间领会了陈旅长的意思,并且试探性的给出了解决方案。

果不其然。

陈旅长表现就好像没有想到提前使用炮兵一般。

觉得李云龙的想法不错,微笑着点了点头:“还是你李云龙鬼点子多..”

李云龙嘿嘿一笑,快速抢话:“还是要旅长您下命令才是,不然他们怎么可能会把这些装备给咱们用?”

“好你个李云龙.”陈旅长装模作样的想要斥责两句“那好吧,就由你们新一团来打主攻,我丑话说在前头,咱们的时间不多,一旦小鬼子反应过来,势必会向石家庄方向后撤,总攻发起之后,你只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八个小时拿不下来,我就要换人上..”

“是,请旅长放心,我李云龙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一唱一和的两人,其他几名团长此时也很快的反应了过来。

丁伟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孔捷笑吟吟的看着李云龙表演。

程团长和叶团长两人则是对视了一眼,暗骂一声狗日的李云龙,又让这狗娘养的李大脑袋占了便宜。

各团回去之后,迅速召开军人大会进行动员。

各营、连夜相继召开支部大会。

干部、战士代表们迅速发言表达决心。

一定要将这群该死的小鬼子重创,乃至全歼!

日军方面。

山西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杉山元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一边催促着平型关一线的混成第二旅团加大进攻速度。

一边派人二次核查林县方向的战果,并且命令三十七师团向山西方向撤退。

只是。

三十七师团现如今被切割成了数支部队。

局势之危急,让杉山元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想不到任何的办法。

这些部队只能够各自为战,即便是偶有突围机会,他们也不敢贸然进行尝试。

这些小鬼子们的士气濒临崩溃、甚至认为此战之失败,乃是因为寡不敌众。

并非作战失利导致的。

为了承担这份责任,师团长藤原秀辉中将决心切腹自尽,进行谢罪。

这封电报发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时候。

杉山元便已经知道大势已去。

当一名师团长都已经失去了战斗意志、失去了继续作战下去的勇气。

局势绝非他在沙盘前看到的这样。

“司令官阁下,新编第三十七师团目前仅剩的作战兵力不足六千是否动用太原方向的预备部队北上增援,在忻口一线布放,阻敌南下?”

杉山元摇了摇头,山下奉文的建议像是一个病人临死前的挣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