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3章 破局之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随着筱冢义男发来的电令,以及相应的情报。

谷口元治郎这才反应了过来。

这是他有些谨慎过头了。

敌军更换了指挥官,自然战术方面趋向于更加保守的打法。

整个山西地区的战略态势。

林县本就只是个次要战场,正在河北地区纵横的五十四军,也需要他们第一百零八师团分兵前往对付。

关于野战这方面,即便是中央军主力部队,也很难在日军的手上讨到便宜。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双方军力对比。

便是林县周边地区的。

第九军之第四十七师,以及建设兵团、第十一步兵团、第十二步兵团。

双方的兵力对比基本上接近了3:1。

守军部队,也就是国民革命军的有效作战兵力是日军的三倍有余。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轻武器火力优势自然不用多说。

只是重武器方面相对差了许多。

可哪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鬼子翻山越岭的奇袭,本就是为了出其不意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而现如今,林县周边地区的布防已经结束。

后勤补给线还有第五集团军曾万钟所部的袭扰,这仗还怎么打?

第一百零八师团长矢崎勘许是察觉到了谷口元治郎的纠结和犹豫:“师团长,即便是我们挑选第五集团军这样的对手,也难以取得较大的战果。”

“是啊,他们在此前的会战之中便已经遭到了我军的针对性打击.”谷口元治郎语气平淡,似乎听起来不在意。

可实际上,他们对于这种化整为零、游击战式的打法颇为头疼。

曾万钟所部的撤退可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一旦小鬼子作出一副要与其决战的态势。

第五集团军的部队就会按照唐军长的命令。

迅速后撤,甚至就连原本修筑的防御工事丢个一干二净!

开玩笑。

整个第三军(第五集团军老底子)现在一共还剩下多少人?

算上直属队,整个第五集团军的作战兵力都不满五千。

能够进行一些牵制性的进攻。

已经是这帮官兵们具备强烈的爱国情怀了。

若是楚云飞是曾万钟。

在山西这地界遭到如此山城方面如此苛刻的待遇。

他不投红都对不起他的价值观。

派系之争影响到前线,这帮人就该死。

这狗娘养的国民政府不呆也罢。

现在摆在谷口元治郎的面前的两个选择,实际上都没办法选。

挑软柿子捏,第五集团军他们捏不了,追不上不说,还浪费时间。

继续进攻林县,几乎没太多的办法取得进展。

这糟糕的地形让他们的后勤补给效率也低到了一定程度。

谷口元治郎难以想象他们仅仅只是进行不到三分钟的炮火支援,就要发起步兵冲锋。

这是什么不负责任送命的打法?

“给第一军司令部回电、请求停止进攻,后撤至hb境内,发起对支那五十四师的攻击。”

“哈依!”

矢崎勘的急电很快得到了筱冢义男的回应。

筱冢义男自然是不可能同意。

他在电报之中详细的叙述了林县之战的重要性。

用大白话来讲的话,就是现如今林县方面的已经没有像样的指挥官。

即便无法攻克林县,也要尝试全进进攻,以期取得相应战果,哪怕打不赢。

毕竟也还是打了的,也好交代不是?

矢崎勘将这封电报放在谷口元治郎的身旁。

谷口元治郎扫了一眼便直接红温了起来:“愚蠢的命令!”

不满归不满,有意见也要保留。

哪怕是撕了这封电报,林县支队的进攻,仍要进行!

就这样。

满带着筱冢义男的期望,谷口元治郎下达了相应的进攻命令。

而随着平型关一线,第五步兵团在钱伯均、周大兴二人的指挥下,也放弃了他们坚守了一个多星期的阵地,转而前往大营镇一线布防。

一时间,消息传递到了各方。

八路军总指挥部。

“晋察冀边区最新消息,目前日军已经突破了平型关一线向大营镇方向追击.”

“这是在搞什么鬼。”刘师长察觉到了这件事情似乎有些蹊跷:“这个第五步兵团依托绝对的有利地形,绝不可能守不住日军混成第二旅团的进攻,我们的地方同志和他们交手过许多次..混成第二旅团的战斗力只能算二流。”

“楚云飞那边有没有来电告知?”副总指挥转身询问。

“没有。”副总参谋长回答。

“总指挥已经前往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开会,为的是商讨之后的驻防区域划分,这一仗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眼里面已经是一场必胜之战,这个时候横生波折,不知道是好是坏啊。”副总指挥站在了作战地图前,接着询问道:“我们目前能调动多少的部队支援平型关一线的战场?”

“仅两个支队,作战兵力不足两千人,战斗力以及装备都较差.刘支队已经抵达繁峙周边地区,协助楚云飞所部第四步兵团坚守繁峙县城”

副总指挥沉默了片刻接着道:“还需要再想点别的法子,眼瞅着已经能够看到这场会战的胜利了,要是这个时候总攻部队腹背受敌,前功尽弃就麻烦了。”

“是啊,不过我建议这件事情应当先和楚云飞通个气,确定一下他们是否真的在诱敌深入,还是真的难以支撑而进行的后撤,随后我们再考虑调动相应的兵力。”

“有道理”

正当双方急切调整部署的时候。

位于指挥部内的楚云飞此时也收到了一条新的消息。

这封电报来自八战区长官司令部。

作为战区司令长官的朱邵良就楚云飞发来的电报进行了复电。

此前的那封电报之中,楚云飞不吝赞美之辞藻,表达了对苏联援华支援航空队的钦佩和感激,并且表达了对朱邵良的敬重、以及表达了想要再度获得航空兵部队支援的想法。

朱绍良复电的内容也是言简意赅。

苏联援华支援航空队不归他指挥,此次的轰炸任务也是常瑞元下达的作战命令。

目前,想要再度执行相应的轰炸任务已无可能。

机械师需要对这些重型轰炸机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整备。

楚云飞不傻,自然知道朱绍良只是名义上的战区长官司令部长官。

他的这封电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认这批重型轰炸机部队的指挥权不在胡宗难的手上,就足够了。

楚云飞对于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的感谢不仅仅只存在于表面。

他们的轰炸,至少将会减少攻击部队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伤亡。

这对于当下的各部队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楚云飞还将此次轰炸的优秀表现向统帅部汇报,且希望常瑞元能够嘉奖此次执行轰炸任务的苏联飞行员。

他在电报之中表达了对轰炸机部队的看好,并且表示轰炸机即便是在日军加强了对制空权的掌握之后,也可以改装成为运输机使用。

建议国民政府应当优先考虑华北地区的制空权,以撬动整个中国战场。

想法很好,但这封电报并非急电,等到常瑞元看到的时候。

山西这边的战斗情况发展大概率会更进一步,自然更具备一定的说服力。

而楚云飞之所以建议常瑞元多屯轰炸机。

是对西北地区那庞大的区域面积考虑。

也是想要在未来执行某个作战计划的时候,方便将其改装成为运输机.

他可没有心思和国内具备最强机动能力的马家军拼机动能力。

马家军虽然畜生,但骑兵战斗力方面在当时的民国是翘楚。

即便是日军的骑兵旅团也很难在其手上讨到便宜。

至于持久的消耗战。

更不在楚云飞的考虑范围之内。

大军不动,都是人吃马嚼的天文数字,进行作战的时候那漫长的补给线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西北酣战,进行长久的消耗战。

最乐意看到这一幕的是日军.

电报发出,楚云飞只希望统帅部的那位能够明白他的想法。

毕竟这件事对于此时国内战局而言,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