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4章甄嬛传四回
清朝对太监的管制模仿的是明朝的制度。
明朝对官宦,大家都知道的吧。
说一句,明朝的爷们一半都在东西场,这话不夸张吧?
甚至,明朝的宦官,权力能达到历史最顶峰,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执政之权。
朝廷大臣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的,但是宦官有。
这权是用来干什么的?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
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
永乐十八年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
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
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成化十三年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
此外,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
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
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这里要说一点,明朝的太监,不管是什么时期,他们专权干政,可从未克扣过一钱边境粮饷。
很奇怪是不是?
太监保住了最后的底线,但是当官的那些氏族偏偏不给。
这段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自行参照一些史料,卿卿不在这里多说了啊。
明朝把太监的地位推到了顶峰后,这套完整的体系,就是清朝模仿的模具。
清朝初期,设立十三衙门,明为“二十四衙门”统管太监事务。
顺治末期一度出现“权监”吴良辅,此人深为皇帝倚重。
顺治皇帝驾崩后,孝庄太后裁撤十三衙门。
故在康熙朝后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
康熙时总管宦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
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这个数字跟明朝比,根本比不了。
清朝皇室内用有太监最多的皇帝是乾隆,乾隆执政年间增至3000人!
而雍正执政时期有多少太监?
一千五百人不到,这是总数,整个宗亲皇室都算在内的,不到一千五。
而整个清朝历史上,太监地位最高的时期,也在雍正一朝。
千万别觉得是慈溪太后的李莲英啥的啊,不是。
雍正身边的太监,那都是有品级有权的。
苏培盛就是统领这些太监的“提督总管”!这个权利有多大呢,这么说的,包括粘杆处,銮仪卫,都在苏培盛的监管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