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洞庭湖畔,锦衣卫指挥使
三十余艘战船,如同巨龙蜿蜒于碧波之上,
历经近半个月的航行,终于穿越了浩渺水域,缓缓驶入了闻名遐迩的洞庭湖畔。
此时,天际已染上了一抹温柔的夕阳余晖,
湖面宽广无垠,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璀璨宝石轻轻跳跃,
又似万顷琉璃轻轻铺展,与天边绚烂晚霞交相辉映。
远处,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山影朦胧,
与湖面相接之处,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让人心生向往。
近岸处,芦苇丛生,随风轻摆,发出沙沙响声。
偶尔,一两只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又迅速消失在天际,
只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回荡在湖面上空。
战船上,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走了出来,目光眺望远方,
日复一日的航行让所有人都变得沉默不语,心绪低沉,
此刻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一见如今大明境内第二大的湖泊。
看着一望无垠的水面,所有人都心旷神怡。
陆云逸与刘黑鹰等人站在一侧,目光深邃
“云儿哥好大的湖都见不到边。”刘黑鹰瞪大眼睛,喃喃开口。
武福六陈景义等人亦是如此,
他们都是北地边民,上一次见如此大的湖还是在捕鱼儿海。
但相比于捕鱼儿海,洞庭湖要显得更为壮观。
陆云逸与李景隆并肩而立,站在最前方,
他此刻身穿黑色常服,脸色有些憔悴,眼窝深陷,浓浓的黑眼圈几乎要透体而出。
即便有些疲惫,但依旧心旷神怡,他笑了笑:
“在北边,还有一个比这更大的湖泊。”
“还有更大的?”一旁的李景隆面露震惊,将眸子投了过来。
站在不远处的邓镇与徐司马亦是将眸子投了过来,还有一些其他的随军将领。
这些日子的接触下来,他们发现
这前军斥候部的陆云逸简直是一个活地图,
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说出一些典故,善谈至极让不少人都暗暗羡慕。
“陆大人,是哪里?咱们怎么不知道?”一名中年人将领笑着开口。
“快些说,别卖关子。”申国公邓镇冷着脸,瞥了他一眼。
陆云逸笑了笑,沉声道:“在朵干都司最北边,挨着陕西。”
此言一出,不少南征北战的将领眼神闪烁,
申国公邓镇面露恍然:“是青海。”
“申国公博学多闻,下官佩服。”
“本公看你是在变着法地夸自己。”申国公邓镇撇了撇嘴,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
陆云逸笑了起来,娓娓道来:
“青海因为太大,在西汉的时候名为西海,就是西部的大海,
也有“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等诸多称呼。”
申国公邓镇想了想:
“西海本公去陕西练兵时也曾去过,
同样如这洞庭湖一般广袤无际,你又是怎么知道大小?”
陆云逸巡视四周,发现诸多将领都将眸子转了过来,面露疑惑,便解释道:
“西海在北魏以后被称为青海,
但北魏郦道元所著作的《水经注》中还是以西海为称呼,
言:海周七百五十余里,中有二山,二山东西对峙,水色青绿,冬夏不枯不溢。自日月山望之,如黑云冉冉而来。
而对于洞庭湖的描述则为,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相较之下,还是西海大上一些。
在洪武三年编撰的《大明志》中也有相应解释。”
一行人面面相觑,一些将领知道西海,也知道洞庭湖,
但想要这么侃侃而谈,万万不能及。
李景隆知道他博览群书,但这么随口而来,还是让他觉得羡慕。
“云逸啊,这大明的山川河流你都记下了?”
唰唰唰——
陆云逸只觉得不知有多少眸子投了过来,便笑了笑:
“自然不行,但这些大山大河都要记下,若是日后打仗用得上,也省得去翻书。”
“不错,战场机会转瞬即逝,莫说是翻书,
就是耽搁那么几息时间,都可能一败涂地。”
一直未说话的徐司马此刻开口,看向陆云逸的眼神中充满欣赏。
他的视线扫动,看向在场的诸多将领,冷哼一声:
“依我看,咱们大明军伍是越混越回去了,
当年本官与陛下打仗之时,几位大将军对于这大明万里江山都了如指掌,
哪像你们现在,一问三不知!”
在场诸多将领将脑袋低了下来,挑了挑眉头,
就连邓镇也面露尴尬,只能这么听着。
虽然他是国公,徐司马只是中军都督府佥事,
但徐司马是陛下义子,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年纪也最大,战阵经验最多.
邓镇即便是国公,也是小辈,也得听着。
见徐司马开始喋喋不休地说了起来,
一侧的李景隆连忙朝着陆云逸使眼色,希望其搭救。
陆云逸笑了笑,找准了一个空隙,说道:
“我大明未立国之时只占据了东南一隅之地,而故元盘踞在北方,
那时陛下雄赳赳气昂昂地掀起北伐战事,分几路大军灭元。
领兵将领若是不知山川河流,定然会一举溃败。
至于现在大明新立,雄踞万里江山,
敌人都是四方的蛮夷,我等只需要有针对性地研习便可。”
徐司马听到此言也冷哼一声:
“现在咱们打的都是容易仗,就算是出境作战也是背靠大明,
可灭元那时候是孤军深入敌境数千里,稍有不慎就要死在战场上。”
说完他便回头看向一众将领,骂道:
“看你们这些德行,一个个垂头丧气,整日玩物丧志,有这功夫找出麓川的地图看一看,
若是能一举捣毁麓川之国,那你们可就立大功了。”
见他不打算停歇,陆云逸朝着李景隆耸了耸肩,无奈一笑。
李景隆也垂头丧气起来,静静听着
时间流逝,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
夜幕降临,洞庭湖又展现出另一番景象。
月光如水,倾泻而下,给湖面披上了一层银纱,
战船上点起了灯火,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
使得早就等在舱内迫不及待的前军斥候部军卒蜂拥而出,看着前方大湖,发出了一声“哇”.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军卒们的晕船大多都已治好,
虽然还贴着生姜,但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意义。
此次舰船停留的地方是岳州府,要在这里停歇三日,以作补给和检修战船。
而岳州港其规模之宏大,
远超往昔所见的河州港、安庆港、武昌港等诸多港口,
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壮阔。
港口内,船只如织,桅杆林立,各式各样的商船货船穿梭其间,
或忙碌地装卸货物,或扬帆待发,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衬着不知多少船只的灯火。
港口外,商贾云集,人声鼎沸,叫卖声、议价声、欢笑声交织。
不远处,大约五里外,岳州卫的水师营地威严矗立,与港口的喧嚣截然不同。
一艘艘战船整齐划一地停靠在岸边,
他们体型庞大,气势磅礴,宛如沉睡的巨兽。
陆云逸透过千里镜查看,能看到战船的甲板上炮位密布,
漆黑的炮管从船舷一侧伸出,透出浓浓的威慑。
安顿好军卒的李景隆匆匆走了过来,
一眼便看到了那处在朦胧中的诸多战舰,忽然想起了什么,轻声道:
“今日我听申国公说,岳州卫的一名水师将领参与了先前的走私一事,想要叛变,被当场诛杀。”
陆云逸将千里镜拿了下来,面露严肃:
“都已经查到这了?”
李景隆脸色凝重,轻轻点了点头:
“朝廷这次大动干戈,沿途咱们停靠的所有港口都有御史在侧,
而这岳州卫.应当就是走私船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今日早上御史刚刚到达,中午那水军将领便谋反被杀,我怀疑其中有鬼。”
陆云逸脸色凝重,同样点了点头:
“说不得是杀人灭口。”
李景隆长叹一声,心情有些低沉: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说实话,本公不想参与到朝廷斗争中去,
但奈何.朝堂上的风波太大了,
大到你我都已经躲到了船上,还要被波及。”
陆云逸表情严肃:“大争之世,不进则退。”李景隆抿了抿嘴,脸上露出一丝烦躁:
“我打算在岳州府接触锦衣卫,将河州的事告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