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们:怎么你有恶意无恶意还特意说出来了?
这是要干嘛?
[人生价值不同,没必要这样想。]
[我工作是研究人工智能心理学这块的,这根本不是什么人生价值观,而是因为内啡肽,一种人体内分泌的兴奋剂,跟多巴胺很像但比多巴胺更兴奋且分泌量少很多。很多有钱人平时对生活的各种惊奇的东西已经麻木了,想要去追求更高的心理阈值分泌内啡肽,让自己“快乐”,某种程度上死会让他们更快乐。]
[好吧,我也想体会一下多巴胺的快乐。]
“快乐是这个叫什么多巴胺的东西造的?”怎么情绪还能有东西控制了?
但是吧,天幕前确实不少对平常的事物感到无聊的人,好不容易因为天幕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不知道时间一长会不会又变得和以前一样。
……
【换个角度看东施效颦】
【果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小时候学到东施效颦,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丑而不自知的“东施”,恨不得隔着千百年的时间也要与东施划清界限。】
【但当故事换个角度诉说,西施作为当时倾国倾城的美女,像时尚博主一样,一颦一笑都被当做美的标杆。】
【而东施则是初入时尚领域的“小白”,还未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只能在当时单一审美的环境下,仿照美的“标准”模板,迈出变美的第一步。但是初次尝试暂不得要领,导致有些“社死”。】
【可世人却因为她相貌不佳,不仅否定了她积极学习的行为,东施效颦也有一丝“嘲笑外貌”的意味。】
【而对西施来说,人们只看到她弱柳扶风的病态美,没人关心她生病时的痛苦,不在意她的灵魂和思想。】
【天呐,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当角度不同,可能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收获。】
“西施是不是很漂亮?”
“能有多漂亮?不都是人?”
“这后世人还说东施的行为有勇气呢。”
其实他们之中的部分人也不是没听过这个故事,只是听过的人中,一般来说可不会想太多。
只会觉得,模仿别人不太好,这让本人怎么看?会不会是在看笑话?
但是总会有想法不太一样的,就像后世人所说,东施只是踏出了变美的第一步,她认为模仿美丽的人会变得更漂亮。
这种行为,她们也不是没做过,那些说是“宫里娘娘都喜欢的”,那些说是“达官显贵都爱用”的,他们不也是喜欢跟着一起?
他们和东施,没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她的故事被记了下来,而她们的,只有自己在意。
PS:
@江南娱乐家
请收藏:m.qibaxs10.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