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济看看天色,还有亮光,于是便喊府里的老仆去开仓库,取二十年头的人参两根,其他名贵的药材数种,再挑一担好炭。
需要带上的东西备齐,管家脚步匆忙地来说车备好了。
潘文济让随从跟着他出门,坐上备好的驴车。
车厢换了厚实的帘子,里头铺着三床不同材质的软垫,又熏上潘文济日常爱用的熏香。
潘文济心里那丝气没消,对于管家特意的讨好做出看不见的神态。
管家也是潘府里的老奴了,这回也是心慌慌的,他哪里想到,老爷会这么惦记着远道而来的友人。
这友人都致仕好几载,想要重新回到以前的位置是不可能的。但他家老爷不同呀,等任期满了,肯定会调去当州同知。
因着焦急,潘文济只觉得这路途变得遥远。
他撩起帘子对着驾车的车把式喊:“快快加速。”
车把式面带难色:“老爷,这路上行人多,没法更快了。”
驴车本来也快不了多少,比不上骡车和马车。
潘文济知晓再心急没有用,压了压浮躁的心绪,他揉着疲惫的太阳穴,没再催促车把式。
他早该想到的,庞博弈这人报喜不报忧,作为他二十几年的好友,两人算起来有七八年未见面,多是书信往来。这信速度慢,一两个月难得见一封,两人从来都是只交换日常见到的有趣事,或者评价这天下局势。
这几年,庞博弈与他交谈的话题里,从大志向渐渐地变成民间琐事,农桑百姓……
驴车驶了半晌的功夫,天色完全黑了。
坐在外面的小厮撩着帘子进来问,可要在车厢里点灯。
潘文济摇了摇头,外面街道点起了灯,高高地挂在飞檐上,一路灯火阑珊,不用撩起帘子,也有光透进来。
过了一会儿,驴车“吁”地停下来,小厮跳下车沿,搬好脚凳,撩着帘子喊道:“老爷,庞府到了。”
潘文济下来,见着门口点着灯,没让小厮去喊人,自行走上前去拍响门扣。
“吱”地一声。
木门被打开了。
出来开门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厮,这小厮见着是潘文济来了,赶紧行礼地请他进来。
“怎么只有你?庞叔呢?”潘文济一进来,便觉得这庞府冷清得很,若大的前院空空如也,连个下人都没有。
小厮担忧道:“潘郎君,庞叔在屋里照顾着郎君呢,郎君有两日夜不能寐了,我们做下人的只能干着急。”
潘文济脚步一顿:“没去请大夫?”
小厮老老实实地回答:“请了,大夫说这是顽疾,不好治,开了治头疼的药汤和安神丸。”
他弓着背脊,脚步轻快地在前面引着路,很快,潘文济与那带路的小厮就来到庞博弈的屋前。
屋子没关,潘文济见友心切,没有让小厮进去通报就入了内。他径直地走到里面歇息的屋子,越过隔帘,便看到好友侧躺在榻上,眯着眼,庞叔在榻脚处跪坐着,听着动静起身,给潘文济行礼。
“潘郎君。”
潘文济和气地点了点头,轻声地询问道:“睡着了?”
“刚入眠。”庞叔说完,低低地叹了一口气,眼底流露着愁绪。
庞博弈这两年的身体每况愈下,他们出行的开销,其实很多时候都用在看病上面。
潘文济这时见友人,烛光蒙蒙,却两鬓有了白发。
“他的头疾是哪年便有的?这些年里他皆是报喜不报忧,我竟什么都不知。”
庞叔低声道:“大郎不想你担忧。”
他们没有在榻前多说话,出来屋子后,站在冷风口的廊中守候。
庞叔继续道:“大郎的头疾有五年之久了,本只道是累到,歇两日便能好,后来犯病时间长,才知这头疼症难医。不过大郎以前心挂之事诸多,没法好好养身体,后来致仕,有半载时常都在头疼,这才远行。”
潘文济拳头攥紧,气愠道:“他都不让你说?以为来了县城能瞒得住。”
入冬后,庞博弈的头疾哪里藏得住。
只是夜里在回廊美人靠吹了半个时辰的风,第二天头就疼得不行了,茶不思饭不想,哪里扭得过执着的庞叔。
潘文济忽然说道:“庞叔,你且等两日,我去寻那大夫过来。”
“老奴就多谢潘郎君了。”庞叔闻言,感激涕零地行揖。
郎君这些年太苦了,心里苦病,却无人能医。
……
入了夜。
许黟的屋里还点着灯,担心夜里点灯看书伤眼,许黟点的是两盏。在他右侧旁,是个小炭盆,是阿旭替他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