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语是忠贞,纯洁,它是爱情的代名词,也是友谊的象征。虽然在外媒不遗余力的抹黑下,华夏人的形象变得丑陋起来,在很多人印象里,华夏人都是塌鼻梁,眯眯眼,肤色蜡黄。
但妖魔化的宣传,并不能彻底改变西方的认知。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华夏人就像是茉莉一样,纯洁美好,忠贞不渝。
林晚晴的出现,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印象。
高鼻梁,大眼睛,肤白貌美,一个像茉莉一样的女人。
《茉莉》很快就征服了国外的网友们,他们听完这首歌就认定茉莉是华夏人的代表。
文化的反向入侵开始发挥作用,对于西方无下限的文化入侵,在妖魔化的宣传下,仅靠信息过滤来防御太过被动。
你越过滤,有些人越觉得国外说的是真的,他们还要拉着别人一起“反思”。
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用文化入侵来抵抗文化入侵,这就是官方推动全球音乐榜成立的真正目的。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随便一个方向只要能够走出国门,必定能收获一大批粉丝。
四大文明古国硕果仅存,五千年历史独一无二,这就是底蕴带来的底气。
全球音乐榜上,《茉莉》排名一会一跳,很快就冲进了前十名。
第二天,华夏的网友们醒来以后,第一时间就打开全球音乐榜,听着音乐洗漱。
《昨日重现》和《茉莉》两首歌听完,正好洗漱完去上班。
英文歌很多华夏网友其实听不太习惯的,这就导致年轻人在给老一辈推广的时候困难重重。
他们不爱接受英文,哪怕是他们喜欢的林晚晴唱的。
但《茉莉》就没这个问题了,他们接受起来比年轻人还快。
“姐妹们,快听听这首《茉莉》,我孙子推荐的,特别好听!”
“对对,我也听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听就会唱。”
“哎呀,你这音乐天赋也太好了。”
林晚晴连续三周冠军,但国内听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很少有老年人听或者唱。
《茉莉》的出现,让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喜爱的歌曲。
一大早,公园里广场上,《茉莉》遍地开。
大街小巷里随处可以听到“好一朵茉莉~”
一首新歌,只用了不到十二个小时,就实现了全民流传。
一首好的音乐+民族信仰带来的加成,效果就是这么猛烈。
一夜之间,《茉莉》在全国各地绽放,然后蔓延到全世界。
如果做一张热力图,就可以看到《茉莉》以华夏和北美作为两个核心点开始向四周扩散。
华夏是大本营,扩散的势头尤其迅猛,而北美,则是因为林晚晴再夺冠军的热度影响。
《茉莉》从两个全世界最强的国家开始向四周蔓延。
第二天下午,《昨日重现》排名第一,《茉莉》排名第二,到晚上的时候,《茉莉》登顶第一。
当然这要得益于东亚庞大的群众基础。
夺得第一名带来的好处有多大呢?
林晚晴歌曲播放量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全球音乐榜,前十名林晚晴占了五个,前二十有八个,前五十有十三个,前一百名有二十个。
说是一手遮天一点都不过分。
出道这几年,林晚晴从未去过国外,也压根没有发展过海外市场。
然而凭借着全球音乐榜的恐怖热度,林晚晴在一个月时间里狂揽三千万粉丝。
换句话说,她已经是欧美乐坛的顶流歌星。
而她的身上,除了金曲奖、华表奖等国内荣誉,海外荣誉一个都没有,妥妥的“无冕之王”。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一颗耀眼的明星冉冉升起!”
“华语乐坛终于要开始入侵世界了吗?”
“这一天,将会是全世界音乐格局的转折点。”
“欧美将不再无敌。”
网友们的态度转变其实也很有意思,就像经典的拿破仑笑话。
来自东方的蝼蚁从华夏启航。
不自量力的小丑逼近东京。
狂妄自大的东方女巫进入夏威夷。
林晚晴占领三藩市。
天后林晚晴接近扭腰。
伟大的世界级歌星林晚晴抵达她忠实的生炖。
从一开始的不屑,到震惊,再到最后的臣服,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林晚晴人还没去,就已经在丑国拥有了无数粉丝。
老外的狂热比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英文歌听不够就听中文歌。
很快丑国的流浪艺人就唱起了《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红歌。
腔调怪异的中文发音也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
中文歌曲,开始在北美生根发芽。
事到如今,北美组织的全球音乐榜阴谋全部破产,冠军冠军丢了,文化入侵没成功,反而被入侵了一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