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舍弟诸葛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6章 发兵江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诸葛芷也只是对做这方面的学问感兴趣,想总结经验,对于动手本来就兴趣不大,于是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等于是她本人只做“课题组组长”,实验员自然另有她人。

而一旁的诸葛亮,当然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价值,毕竟能降低婴儿死亡率的东西,配合上指数级的叠乘,会非常夸张……

或许其他人数学不好,不能理解“指数增长”的恐怖,但诸葛亮是绝对理解的。

诸葛亮觉得,这事儿如果真靠谱,倒是有必要在给主公的工作报告中,顺带多提一笔,不该由着姐姐这么慢吞吞实验总结。

于是他就问道:“大姐,不知这‘将磨砺后的剪刀煮沸炙烤、剪断脐带’的法子,可是只试了这一次么?后来有没有在其他妇人身上试过?”

诸葛芷得意微笑:“我怎么可能如此鲁莽,别说是之后了,便是在我之前几个月,就已经安排人在寿春城内巡访,找那些本就容易难产的妇人,用钱财药物馈赠、说服她们先试一试,最后也都是有益无害。

纵有难产、夭折的,也不是因为风邪,跟剪脐带无关,是原本就有其他疾病,或先天不足,也没人来闹。”

诸葛芷试的时候,也都是给穷苦人家免费医疗来试的,那些人听说是赵将军的家人白送药白给稳婆,谁又会拒绝?就算最后难产,也绝对不会怪到行善之人头上。

尤其是寿春百姓都已经知道,赵将军的夫人是姓诸葛的。

这个姓往那儿一摆,百姓得了好处,自然都给诸葛家人焚香祈福,还愿膜拜。身体没扛住的,也都承认是自己体质不好。

这个时代,人们连张角的符水没治好人,都只会怪自己心不诚,怎么会责怪做好人送药的呢。

诸葛亮听说后,才颇感欣慰,又问起大姐有没有留“实验记录”,诸葛芷便吩咐婢女找来几个卷轴,虽然写法跟后世的病历卡不太一样,不是很规范,但内容都是清楚的。

诸葛亮大致看了一下,觉得给主公的述职书信里,倒是有必要先把“炙烤剪刀剪脐带”这一条卫生建议,先写上了。

至少这条目前来看是绝对有益无害,也没风险的,最多需要花点钱,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磨得很干净的铁剪刀的。但如果剪刀不够,还可以官府出面,给民间的稳婆登记造册,登记过的“半职业稳婆”都配发一把剪刀,每次用过必须消毒。

……

数日之后,眼看时间即将进入四月,诸葛瑾那边,攻打黄祖的军备筹措,都已经完成了,马上就要出兵。

诸葛亮这儿,也即将准备随时接应陈登,先跟陈登联络起来。

而诸葛亮在接应陈登前的最后一封述职信,也送到了刘备这儿。

刘备看了一下,信件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交代了今年春耕季的水稻育秧工作。

还说江北二郡去年的冬小麦已经到了灌浆的时候,如今雨水稀少,麦粒估计可以灌浆充分、颗粒饱满。等收割之后,立刻就可以给田地放水,然后开始插秧水稻。

刘备对此很是欣慰,等冬小麦收上来,己方占领的五郡地盘,粮荒总算能勉强过去了。让孔明操心了那么久的劝农,大面积推广稻麦轮作,每年多一季收成,这可是神农之功,功德无量呐。

看完本职工作的述职后,刘备又细看后半部分,便是诸葛亮转述的一些关于防止婴孩早夭的医学知识,还附上了概述的实验数据,说此法在寿春实验后,效果很不错,或许能在合肥、芜湖再组织尝试,如果效果都好,就能进一步推广。

刘备看了,顿觉匪夷所思:“孔明怎么连这个都懂?这不光是种稻种麦收获特别多,难道连‘种人’都懂?真要是能让婴孩夭折大减,这功德不比神农一年双季来得少呐。

传令,赶紧安排人手,在芜湖城内也组织试试,不可鲁莽,先观察半年三个月的再说。婴孩风邪,貌似还是夏日最多,如若这个夏天都能扛过去,那多半是真有用了。”

刘备都三十九岁了,他之前也因为战乱死过一两个孩子,也有刚生下来就疾病早夭的,所以他很有经验,知道孩子夏天最容易风邪夭折。

这其实是因为天气湿热的时候,感染容易并发。而冬天寒冷环境下,细菌就没那么活跃。

诸葛芷生赵统是二月初,也算是相对严寒的时候,刘备觉得不能操切推广,再看看稳一点总没错的。

……

刘备把诸葛亮汇报的事情安排下去后,此后两三日,芜湖城内基本上也是连轴转发生了两三件小事。

首先是三月底的一天,诸葛瑾主动来跟刘备辞行,表示他要先去豫章,为出兵江夏进行最后的全面视察督促。

刘备隆重设宴给诸葛瑾践行,让他到了豫章之后,一切见机行事即可,不必请示。这也不算正式出征的仪式,因为正式出征要到豫章之后才算。

而关羽、甘宁、太史慈三将,也都与诸葛瑾一起启程,刘备一一跟他们把盏劝勉。

这也是之前就商量好的,为了显示刘备“全心全意打黄祖,没有保留”,后方都没留多少将领。

这样到时候徐州那边再出兵接应陈登时,就显得“临时起意、事出仓促”了。

由于关羽的军职是比诸葛瑾高的,他是安南将军,此番讨伐黄祖名义上的主帅就是关羽。随军参谋则是庞统,诸葛瑾严格来说只算是“坐镇豫章、给关羽提供支持和督促”。

刘备送走关羽诸葛瑾之后,也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没想到仅仅第二天,刘备麾下负责哨探、分析情报的是仪,就给他带来了一条最近搜集到的流言。

是仪这人,历史上在刘繇那儿、以及后来到孙权那儿,都是干这事儿的,这也是本职所在。他也知道这条流言似乎不太可信,可能是敌人的诡计,但他还是得上报,最多上报时附带一句自己的分析和提醒。

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如实上报:“主公,近日芜湖城内,忽然传出一条流言,说是……说是此前请主公表刘琦为江夏太守的建议,乃是……乃是伏波将军的计谋,是利用主公为他二弟谋官。

主公千万别冲动,这可能是曹贼的离间计,但坊间确有如此流言,属下不得不报。”

刘备听完是仪的奏报后,表情很平静,拍了拍是仪的肩膀:“我没有冲动,这不一看就知道是离间计嘛,孔明想升官还不容易。

我要是能自己封太守,早就封他为太守了。诸葛家人前前后后立了多少大功?多大的官做不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