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舍弟诸葛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9章 两个绝顶高手对决,死的都是看戏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妙才在东海、琅琊接连失地,一直退到彭城才稳住。刘备最近势头很迅猛,真乃孤之心腹大患。

没想到袁绍刚死半年,刘备隐隐然便要成为一个不亚于袁绍的威胁,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今之计,诸公以为朝廷当如何调度缓急,以应时弊。”

曹操把夏侯渊的败报,和钟繇、张既送来的捷报,都摆在案头,一手揉着太阳穴。

隐隐觉得自官渡之战后、一度缓解了的头风病,似乎又有重新加重的趋势了。这种病还真是跟人的心情有莫大的关系,精神压力一大,就容易头疼。

荀彧、荀攸来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过情况,所以对战事的进展也并不觉得意外。

荀彧还是那么老成持重,建议曹操不要因小失大:“明公切勿以一时之失为念,还是要抓大放小,一鼓作气先北后南。

我军攻打并州如此顺利,一方面固然是天寒地冻,太行断绝了冀、并之间谷道,袁尚无法增援高干。另一方面,也是袁家已失去北方人心所致。

二袁内战,河北人心惶惶不安,不知所归,看似地盘都还是二袁的,实际上只要明年朝廷大军北上,除了邺城以外,必能传檄而定,闻风归降。

在下这几个月也在暗中观察,搜集河北二袁战报,吾观河北众将,临战不肯出死力者甚多。

上至吕旷、吕翔、焦触,下到马延、张顗,等朝廷大军再次北上时,这些人都有可能争取,只要明公许以高官厚禄,确保他们兵权如故即可。

还有那些当年因为想杀公孙瓒为刘虞报仇而投袁绍的幽州鲜卑诸将,如牵招、阎柔等,临危时也必不能为袁氏死节。

所以,明年开春后朝廷北进的方略,是绝对不能更动的。哪怕徐州方向,刘备有可能趁虚而入,也不能影响进攻河北。

相比之下,明公倒是该广求奇谋之士,设法届时尽快攻破邺城,对袁尚速战速决。只有打河北打得够快,才是对徐、淮方向最好的保护。”

荀彧这几个月,对于先北后南、尽快解决腹背受敌的问题,也是想了很多,心中早有成算。

他也看出了曹操最近有一丁点犹豫,担心已经捏在手头的利益重新出现松动,所以总是想着“既要、又要、还要”。荀彧便敏锐地提醒他避免这一点,该果断的时候还是要果断。

历史上,曹操攻邺城,前后花了三年,但这不等于以曹操的绝对实力,他真的必须攻三年。中间他为了勾引二袁内斗,撤兵来回拉扯,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也是因为原本历史上,曹操不用急。袁绍死后,他觉得天下已定,没必要吃相太难看,搞得彻底山河破碎、打下来也变成烂地。

从这個角度来说,曹操虽然一边干着屠城的事情、一边写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诗,但他毕竟不是董卓、傕汜之流的纯粹残暴之徒。

曹操在确保一块地盘已经能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时,还是会好好保护这块地盘,希望用损失尽量小的方式来完好拿到手。这一点跟李傕郭汜也是有本质区别的,那些人是哪怕把地盘拿到手、实打实控住了,依然不珍惜。

曹操只会不珍惜那些他拿不到的东西,反正是别人的,打烂了就打烂了。

所以,这一世有刘备在旁环伺,曹操当然要提速。

而提速肯定意味着更多的伤亡,以及更加不择手段,拿下地盘的同时,有可能把地盘打烂,造成更多破坏。

曹操想了很久,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荀彧说的是对的。

“孤意已决,对冀州,不要再考虑战争破坏的问题了,一切以最快拿下为要。文若可有什么攻战的良法?”曹操饶有深意地看向荀彧。

“攻战杀伐,非属下所长,还请明公见谅。”荀彧不想出那些不择手段的具体战术计策,他也不擅长这个,便体面地承认了自己的能力局限性。

“人各有所长,果然是勉强不来。”曹操似乎也早就料到这个结果,只是自嘲一笑,然后就挥手示意荀彧退下了。

荀彧走后,荀攸原本也打算跟着,曹操却以眼神示意他再坐一会儿。

荀攸很想装没看见,但俩人眼神已经在这下意识一瞥之间接触了,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也躲不过,荀攸只好帮着出这些竭泽而渔的馊主意。

“公达擅长奇谋,可有什么能加速对袁尚作战的妙策,必能教我。”曹操屏退左右,让荀攸坐到更近前的位置,虚前席以询。

荀攸想了很久,叹道:“若求毕其功于一役,不计其余,怕是来年开春后,等着凌汛涨水,一上来就掘漳水以灌城。然后等城内成为泽国,城墙根基泡软,再以舟船直入强攻。

不过,此法需要提前阴集大量力役、辅兵,提前偷偷施工,待工成之际,尤要加大投入。如此一来,来年猛攻之初,必然会对其他各线兵力、民力产生影响。”

曹操摸了摸胡子,内心稍稍挣扎了一下,就直接同意了。

这也不奇怪,历史上曹军就是用水攻破的邺城,这个计谋,也是荀攸、程昱的共同贡献。

邺城的地形,本就不高。而且建城选址追求交通便利,濒临漳水,受水攻的潜力还是挺大的。

华北平原上的很多大河,如黄河、漳水、济水,也都有“悬河”的隐患。因为河北平原地势太平,河流落差太小,水速慢冲不动泥沙,河床容易淤积。千百年积累下来,很多河面水位高度也就高于河边的城池,需要不断加高加固大堤来保护城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