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舍弟诸葛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4章 趁着灭曹改察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子瑜别来无恙!云长也辛苦了。”

建安十七年除夕的前一天,梁郡治所睢阳城外。

大汉太尉、兼车骑将军、武昌侯刘备,亲自出城,迎接了自北而来的诸葛瑾、关羽等人。

还没走到面前,刘备就意气风发地伸手做出拉扯邀请的动作。诸葛瑾和关羽自然也是老远就赶紧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的侍从,然后碎步趋行。不过他俩行礼的动作都还没做完,就被刘备一左一右抓住了袖子,拉着并排而行。

算算日子,刘备和诸葛瑾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此番北伐,始于建安十六年的秋天,而如今已经是建安十七年的腊月底了。加上诸葛瑾在正式开战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提前去了幽州预做准备,所以他辞别刘备北上,已经有整整一年半了。

刘备和诸葛瑾、关羽简单叙礼了别来之情后。才轮到诸葛亮、张飞也上前,分别跟诸葛瑾、关羽见礼。

“见过兄长/二哥。”

这些繁文缛节也无需赘述,很快,一行人便回到睢阳城内,在原本的梁王府邸内设宴接风。

此后几日,刘备一行也会暂驻此地,商讨政务。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奇怪,睢阳城内怎么还会有废弃的王府?

事实上,梁郡这地方,在东汉一度郡/国交替存在,早在汉章帝的时候,封其诸弟为王,其七弟刘畅被封为梁王,王府就在睢阳,后来经过刘坚、刘成、刘元、刘弥四代,传至今日。刘畅的时代当地是设国相的,后来被罚县褫权,才改设太守。

如今理论上的梁王刘弥是灵帝光和年间继承的爵位,也就是黄巾之乱前四年。历史上拥有梁王爵位四十年,直到曹丕篡汉降为崇德侯。

不过实际上么,梁地作为战乱频发之地,刘弥早就离开当地几十年了,曾经的王府早已年久失修,被挪作他用,战乱年代也没人管这种小事。

这事儿绝不是刘备率先挪用的,甚至都不是曹操率先挪用的,一团乱账已经算不清了。

睢阳刚刚被攻下没几天,大部分地方都还没修缮,入城时还能看到远处有尚在冒烟的余烬。

刘备等人驻扎的府邸倒是稍稍修了一下,至少打扫得很干净。但接风宴的物产就不是很丰富了,并无多少新鲜野味和鱼鲜,只能吃些随军运来的肉食。

好在诸葛瑾和关羽也不讲究这些。

酒过三巡、叙完别来之情后,刘备就问起正事:

“子瑜,前些日子,孔明劝孤趁着此番平定兖、冀二州,顺便推进一些前些年时考虑过、但当时时机尚不成熟的吏治、选官变法。

孤也深觉此提议颇有道理,如若天下平定了,不再动刀兵了,再想大刀阔斧改革,恐怕阻力会更难消除。现在趁着五六十万大军在手,谁敢冒头反对,必然会勾结曹操,那正好以雷霆手段一并歼灭!你以为如何?”

刘备敢说这话,自然是因为此时此刻、这屋里的人都是绝对心腹。

除了刘关张和诸葛兄弟,就只有庞统、鲁肃、周瑜,一共八个人在场。

连之前负责攻下睢阳的魏延都没有赴宴——当然刘备并不是说魏延不够资格,而是他在攻睢阳的时候中了弩箭,如今正要养伤,刚好也就用这个理由支开了。

所谓大事开小会,只有八个人的场合,有些相对直白一点的话,就可以光明正大说出来,没必要遮遮掩掩。

诸葛瑾听了之后,先下意识看了一眼二弟,诸葛亮也对他以眼神示意,微微点了点头。

诸葛瑾眉头一皱,反问道:“前几年刚入蜀时,我倒是和主公、舍弟一起商量过,当时异想天开,想过一个法子,欲革除自先汉以来,察举选官的弊端。

避免地方上太守与豪强世家勾结,所选之官不但才干不足,还容易造成地方尾大不掉。但当时舍弟也反对了这个建议,认为过于操切。而且战时选官,庸贤与否很容易看出来,倒也没必要靠考核……

后来我也想通了,考核之法,还是要到承平年代,官员、属吏的政绩不容易甄别,难以提拔筛选时,才会迫切需要另想办法考核。

不过,真到了承平之时,再想动这些‘祖宗之法’,肯定也会被很多腐儒反对,确实不如现在变法来得轻松。

因此,我觉得此事不是不可以推进,而是要找个合理的借口,不能让天下人觉得生硬,不能让天下人看出主公就是想趁着曹贼未灭这个节骨眼、搂草打兔子。”

刘备一边听,一边缓缓地咪了几口酒水,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也连忙表示了赞同,承认眼下推进这种事情,要想缓解反抗,最关键还是把过渡用的借口编得圆滑一些。

否则的话,“借兵威变法”的吃相就显得有些难看了。

刘备又顺势笑着追问:“那孔明可有想到良策?”

诸葛亮也不是神,连忙表示:“这正是此番群策群力,需要探讨的,在下也并无万全之法。”

刘备倒也不觉得意外,如果诸葛亮立刻拿出万全之法,今天这个会就不用开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诸葛兄弟再次会晤,有的是机会思想碰撞,何况还有鲁肃庞统周瑜一起帮着想办法。

头脑风暴总能风暴出点干货的,刘备很笃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