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46.第1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46章有其父,必有其子

几百年后,不知还会不会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但今日,在长安城外的博望苑,提前上演了舌战群雄。

儒家一派,战九派。

战况十分激烈,你方唱罢我登台,从孔子、墨子、老子,说到刘恒、刘启、刘彻。

你谈古论今,我谈天说地。

参与者争论的面红耳赤,旁观者听的如痴如醉,时不时爆发一阵欢呼喝彩声。

今日九大学派齐聚博望苑,诸家口头上的大目标,是推翻儒术独尊,但这个名号太大、太笼统,实际很不现实。

坦白说。

这就是个由头,各家的人,都有各家的心思。

大的几家,如道、法两个学派,存着与儒家斗斗法的心思,同时借博望苑的这场盛会扩大影响力。

顺便。

几个大佬也想趁机,举荐举荐自己的后辈子弟。

势力微弱的几家呢,比如小说、农家、名家等,单纯是来自荐,谋求一个前程。

不敢说将自己的学派发扬光大,只能说,尽量寻到一些生存空间。

他们都有寻求上升之阶的念头,与他们对立的儒家没有吗?

也有!

大汉终究是以征辟、察举选官,相比于投效地方官吏或者朝中官员,如今的太子,无疑是一个更好的人选。

退一万步讲。

哪怕今天没有被太子看上,只要能在诸家辩论中扬名,对以后的仕途也是大有好处的!

前文便说过,名与利,在大汉不分家……

接士殿内的‘大战’从巳时开始,众人案几前也都备了酒水点心的,遂一直持续到酉时。

期间多是小辈发言,大佬们偶尔帮一帮腔。

值得一提的是。

在继李广之后,又有两位差点把孔安国整破防,那两位都不是啥好脾气,怎么刺耳怎么来。

汲黯说:“你儒家只会一味的逢迎帝王,公孙弘之流,就是伱们儒家的代表,巨奸大猾!”

霍去病说:“治国就谈治国,别扯开疆扩土,你们想说这个,就先效仿狄山,去守一个烽障!”

公孙弘,是儒家独尊后,官职最高者;狄山,是儒家独尊后,不愿提及的耻辱者。

汲、霍二人说完那番话后,不出意外的惹来了儒生围攻。

汲黯没怂。

他退休之前,连皇帝都不怂,而且汲黯身后还站着一大堆汲氏子弟,更不怂。

汲氏,先秦时期传承下来的大世族,在现如今的大汉官场,秩俸二千石的汲氏子弟,多达十人!

其他官居千石、六百石、百石的子弟,不知凡几,对上儒家,即便没有旁人帮腔,汲氏也应付的来。

另一个被围攻的霍去病……

嘿!

没事儿你围攻他干嘛,霍去病是跟你耍嘴皮子的人?

幸亏孔安国有眼力劲,一见大司马骠骑将军横眉倒竖,急忙把自家不知死活的门生拉了回来。

总而言之。

在历经了几个小波折后,这场由太子主持的百家盛会,算是圆满结束。

用‘圆满’来形容,参会者自然是达成所愿,不是特指某一个参会者,而是指所有人!

晚间散场时。

像之前入场一样,刘据与每一家都谈了几句,随后亲自送了一程。

如道家、法家,甚至是儒家,刘据都给了他们承诺,每一家都会挑选一二杰出子弟,太子宫不会收。

但别慌。

孤会将其推举给陛下,绝不会让贤才埋没!

汲黯、孔安国等人喜出望外,投陛下可比投太子宫更好几分,当即感谢再三。

随后,刘据与相熟的张汤、霍去病、李广等个人,也拉拢了一下感情,各有各的说法。

在张汤面前,刘据礼节到位,谈了一下张贺的前途问题,以及他朝中门生故吏的情谊问题。

李广面前呢,刘据就一句话:“改天登门拜访!”

好嘛。

李老头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心说太子是个讲究人,礼尚往来,今天他没有白捧场!

轮到最后的霍去病,礼节什么的已经不见踪影,只说:“今天博望苑还有事宜,改天再宴请表兄。”

“小事儿,春风楼。”

丢下几个字,霍去病潇洒的走了,虽然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但预订了一桌酒席……

刘据失笑摇头,送完了要走的,他转身折返殿内。

此时。

殿内还剩下三位被留下的……代表,农家、纵横家、小说家,一家一个。

能被留下,说明太子对他们感兴趣,启用的可能性很大,遂刘据折返入殿时,三人很是激动。

然而。

“虞侍郎,孤与你明说,以功利的角度出发,小说家,孤看不到于国有用的地方。”刘据望着虞初,真诚道。

“留下你,仅仅因为诸子百家中,凡是有点可取之处,孤都会扶一把,不使传承断绝而已。”

虞初听罢,热切的心凉了大半,但他依旧维持着笑容,正想拱手感谢……

“不用。”

刘据直言不讳道:“孤留你在博望苑住一宿,也算扯一扯太子宫虎皮,日后不至于被欺压太甚。”“至于其他,孤无能为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