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铺掌柜再打量了一番眼前老者模样,眼中也是闪过一丝了然,神色却是恭敬了许多,
他们这些粮店掌柜早已接得东家通知,朝廷新钱并未公开发行,此时能够拿到新钱的,几乎肯定皆是朝中的官宦人家
粮店掌柜拱了拱手,也是开口说道“确是朝中新钱,请老先生稍待,在下这便给老先生取粮来”
粮铺掌柜很快便取了两斗粮来,但桌边老者却是并未去看斗中的米粮,而是开口问道
“以铜钱在贵号购粮可有限额,又或者是否有时间等限制”
“并无限制,只要是新钱,无论老先生要买多少,本号都能照价供给,若是买的量大,本店还可协助运至家中”
老者点了点头,而后也根本不管那掌柜取来的米粮有多少,直接将米粮倒入布袋之中,便直接转身离去
那老者离去以后,又是不断有人走入粮店之中取出新钱买粮
这些人却也奇怪,到店以后皆只买一二斗粮,而后便不断向掌柜问着铜钱购粮的问题,有人还会当场拿出纸笔边问边记
这些人也皆如那老者一般,问完问题以后,也不管掌柜取来的粮有多少,取了粮便转身而走,绝不多做停留
粮店内的百姓见得络绎不绝,不断拿着新钱前来买粮的人手,也是面面相觑,最终也是默默散去
别人都在用好钱买粮,若是他们还是强要用那些劣钱去买,一旦粮店报官,那他们这些人定然会被当成闹事之人抓走
广州承德坊,瞿府
瞿式耜陈子壮两人此时已经换下朝服,皆是穿着道袍,头戴东坡巾坐在堂中
瞿式耜看着下方的身穿黑色袄的老仆,开口说道
“如何,可买到粮了吗”
“回禀老爷,已经买到了”
“据店铺掌柜所说,铜钱购粮并不限数额时间地点,只要是新钱,随时都可从日升号中买粮”
瞿家管事将在粮店问得的情况一一通禀完毕,而后将买来的米粮以及剩余的铜钱放在桌上,便行礼退下
陈子壮看着桌上的铜钱米粮,眼中也是一松,开口说道
“殿下明年要将百官俸禄折钱发放,新钱只要能一直有着米粮托底,应该便能稳住新钱价值,不会引发太大动荡”
朝中百官只是猜测明年朝中可能会将部分官俸折为铜钱,但陈子壮等阁臣却是知道,此事早已定下
按照殿下的定下的计划,明年朝中官俸会半数折银半数折铜,只要新钱推广顺利,后年朝中百官的官俸将尽皆折铜发放
这实际上就是从官方层面,将大明的主要流通货币由白银转变为铜钱
陈子壮看着手上的桂字新钱,又是开口说道
“朝廷此时财用紧张,倭铜价贱,此时朝廷铸造新钱却是有利可得,亦是朝廷的一个新进项”
“就是不知朝中此时铸钱能得利几何”
瞿式耜闻言,思索片刻,也是开口说道
“倭国购铜一事皆由海贸司负责,宝泉局铸钱也是宫中在管,铸钱的具体盈利多少,恐怕只有殿下清楚”
“老夫听闻此次这批新钱,宫中是以每二十贯折银十六两卖给户部,若此次朝廷真能稳住新钱价格,那户部单是靠这批新钱,便可盈利八万两”
朱朗虽是把这批新钱调到了户部,但却不是凭白给出去,而是以二十贯十六两的价格卖给户部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堂堂监国殿下忙前忙后,又是弄船又是出海,还要负责铸造新钱,稳定钱价,总不能白忙活一场吧
户部此时库中存银告急,没法拿出银子来采买新钱,但没关系,谁让桂监国殿下善解人意呢
户部在用印写下欠条以后,大明朝廷此时已经欠了宫中内库整整三十二万两银子
虽然理论上来说户部和内库的银子都是朱朗的银子,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若是可以,朱朗自然更愿意把银子都放在自家内库里面
陈子壮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却是忽然轻声叹道
“崇祯朝时,朝中多方筹措却仍是入不敷出,只得不断加征三饷,弄得天下怨气沸腾”
“崇祯朝距今也不过数年,倭铜价格应不会有太大波动,倭铜价贱,只要海贸取来开铸便可得一大进项,朝中当时竟无一人能想到此节,当真是可惜”
瞿式耜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就是想到了又能如何,以当时朝中形势,纵是有人提出来,恐怕也立时要被朝中交相弹劾,最终同样不会有结果
“如今朝中这新钱法之所以能成行,是因为监国殿下一力推动赋役折粮,这才让朝中囤积了大量米粮,得以承托钱价”
“放到崇祯朝时,单是这一条便绝无可能,赋役折粮断了下面多少人财路,当时若是有人敢提出此事,恐怕立时就要被群起而攻,身败名裂”
“朝中昔年形势又岂是一二良策,一二贤臣所能改的了”
陈子壮沉默良久,也是轻叹一声,且不说赋役折粮之事,若是当年有人敢提出让朝中组织官船,前往倭国购铜,恐怕立时便要为朝中一众官绅扣上一顶有违祖制,祸乱海疆的帽子
虽然朝中的海禁之策当时早已废弛,江南闽浙也不知有多少士绅之家,亲自下场经营海贸
但他们能做是他们的事,朝廷却决不可去做,若真让朝廷开了海禁,那他们还怎么挣钱
监国殿下当初要组建海贸司之事,朝中也有不少士绅上疏,想要阻止朝中开海,但却根本没用
此时朝廷能够开海,一方面是朝中基本无人能阻挡监国殿下的行动,另一方面却是士绅们过去阻挡开海的最大理由已经没有了
过去士绅们阻拦朝中开海,除了祖制以外,最有力的借口便是开海以后,可能会再次导致倭乱
但这个理由在甲申以后便已经完全不成立了,当年倭乱爆发在江浙等地,但现在连江浙都已经没了,还说什么倭乱
如今朝廷的大义是北伐,是恢复故土,要北伐就要银钱粮饷,而海贸能替朝廷赚来银子,这便是此时最大的大义
朱朗在年前突袭,突然推出新钱,却是一下把朝中一众准备欢度佳节的大臣们,弄得心神不宁
朝中众臣议论纷纷,但朱朗此时却是已经将目光投在了琉球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