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大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8章 铜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58章铜料

广州皇宫,保和殿,瞿式耜焦琏等军机府臣坐于殿中,正听着李承志禀报驻兵琉球的计划

朱朗先前告知金应元等琉球使臣,驻兵是为了在海上截杀清虏一方发出的商船,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借口

清虏本是关外游牧民族出身,入关以后单是恢复中原的农耕之事,就已经让清廷一方焦头烂额,更不用说派出海船进行海贸了

鲁监国等人占据舟山以后,时常派遣兵船前往南直隶苏州等地突袭劫掠,鲁监国一方的船队自是无力攻破城池,但抢上一把就走,却是没有任何问题

清廷在陆上自然兵锋骁锐,但面对这种来自海上的突袭却是束手无策

清廷一方曾经在宁波等地勉强聚集了一些民船,想要拦截舟山岛上的这些劫掠船队

但清廷从民间征调而来的皆是沙船一类的近海河船,与郑彩率领的海船舰队根本无法抗衡

郑彩凭着船队的强大火力,轻而易举便撕碎了清廷好不容易征缴而来的水师船队

如今苏浙一带的海面上,清廷连海面都出不了,就更不用说组织船队前往日本进行贸易了

朱朗之所以要驻军琉球,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倭国的铜料

江户幕府在一六三九年彻底锁国,开始严格禁海,日本沿海的各处港口皆被关闭,连兴盛了数百年的平户港都被直接禁止贸易

如今日本所有对外贸易,皆被限制在长崎一地

海贸司去年从倭国购铜,所得铜料的价格不过百斤八两,已是极低,但实际上这个价格却还有继续压缩的空间

长崎之地交易的所有物项,价格都要受到幕府的干预,也就是说这八两的铜价,实际上是幕府干预以后的价格,日本本土的铜价只会更低

朱朗此次决定驻军琉球,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考量,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日本本土低价的铜料

陈子壮听完李承志汇报的驻兵取铜计划,却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驻兵海外一事非同小可,倭国如今给出的铜价已是极低,若只是为了些低价铜料,便贸然派兵海外,是否有些得不偿失”

朱朗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江南素为财赋重地,但如今江南却已为清廷所夺,朝廷这几年虽也努力兴治,但朝廷依旧是入不敷出,必须再另寻财源”

下方瞿式耜等人闻言也是微微点头,朝中财赋状况不佳,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否则朝中也不用弄出以粮代银,又借用民间商贾,换银发俸的法子

朱朗见得下方众臣点头,继续开口说道

“开铸新钱便是朝廷未来的一大财源,去年铸币之利诸卿也都知道,去年朝中购铜两百万斤,户部单靠铸币便已得利八万两”

“海贸司已经估算过,以如今朝廷船队的运力,再加上部分民间船力,朝廷每年从倭国运回六百万斤铜料应无问题”

“若能将这些铜料全数铸钱,那户部每年便可凭空多出二三十万两收入”

“朝廷要增加收入,无非便是加稅摊派,但无论是加田稅还是商稅,恐怕都会招致民间怨气,惟有这铸钱一项最是简单,只要铜料运来,即刻开铸,即刻便可得利,又无须疲敝民间”

“朝廷去年刚刚开始大量购铜,所以倭国一边才定下了百斤八两的价格,若是朝中今后加大采购,倭国那边必然会趁机抬价,朝中此时却需未雨绸缪”

下方众臣闻言,也是眉头微皱,铸钱盈利之法如今已经初步走通,而且这法子也确实如监国殿下所说,几乎没有弊端

铸钱之法的核心便是倭国的低价铜料,今后朝中若是持续加大购铜,倭国一边窥得朝廷所需,必定会趁机抬价,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若是无法从倭国获取低价铜料,那朝中要从哪里另外找出一个如此干净,而且每年都能盈利数十万两的财源进项

朱朗见得众臣仍是犹豫,又是开口说道

“而且诸卿应该也知道,开铸新钱不仅仅是为得利,若是朝廷每年能够大量往民间投入新钱,新钱流通起来以后,朝廷今后征收赋税,便能简易许多”

瞿式耜等人闻言,也皆是点头,如今不仅是朝廷缺钱,民间同样也缺钱

宝钞已废纸,铜钱五八门,不同成色的铜钱价值最大能相差十余倍,银两当然最好,但民间现在又到处闹银荒,根本没有足够的银子可供流通

朝廷此时铸造新钱,并不只是为了获取铸币之利,同时还是为了稳定民间的货币经济

朝廷以官仓米粮稳定钱价以后,朝中一众阁臣也已经达成共识,都认为此时应当大量铸造新钱,以供民间流通

场中一众阁臣皆是凝眉不语,朱朗正准备直接通过此事,但陈子壮此时又是开口说道

“据锦衣府所查情报,如今琉球已被倭国暗中掌控,朝中驻军琉球,若倭国发兵来攻,该如何应对”

这也是如今内阁诸臣最为忧虑之处,如今明廷大敌还是清虏,若是因为驻军一事与倭国挑起战争,那恐怕便得不偿失

万历年间的战争虽然最终以明廷得胜告终,但倭国的实力亦给明廷留下了深刻印象

倭国一朝能出动十数万大军,可不是琉球那等小国可比

朱朗闻言,却是不以为意,开口说道

“诸卿多虑了,倭国幕府承平数十年,马放南山,早已不复当年盛况了”

十年前倭国爆发岛原之乱,九州岛上数万农夫百姓揭竿而起,为了平定岛原之乱,江户幕府前后征调了全国各藩十余万大军,却硬是攻不下只有几万人起义军

在战争初期,聚集起来的幕府军甚至一度被起义军打得大败

江户幕府最终借助荷兰人的炮舰断绝海路,又以十数万大军围城数月,一直围到城中义军粮饷断绝,这才终于攻破城池,平定了这场起义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聚集十数万大军,便敢挑衅中原,数十年后德川幕府聚起十数万大军,却连一些农夫百姓组成的起义军都打不过,由此便可看出幕府实力的衰弱

江户幕府在岛原之乱后,便立即发布了锁国令,如今幕府只想锁国禁海,关起门来维持住自己的幕府权势,哪还有胆子出兵外域

“况且幕府如今虽是暗中掌控琉球,但琉球明面上仍是我大明藩国,我大明在藩国驻军,自是我大明与琉球的事情,与他倭国何干”

下方群臣闻言,却仍是神色犹豫,一众阁臣皆是文臣出身,本能的便不喜欢妄动武力

驻兵海外之事对他们来说从无先例可循,也不知道后续会引起什么变化,因此本能的便想要反对此事

朱朗见得下方瞿式耜等人仍是不肯开口,又是开口说道

“纵是退一万步,倭国当真出兵又如何”

“若倭国当真出兵,大不了便把琉球这一部人马撤回便是,倭国当年出打的是朝鲜,难道倭国还敢出兵来攻闽省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