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一国两储君!憋屈的庆帝!(23)
数日后,庆帝收到了李长安的上书。
奏折上面只有八个字,“奸佞当朝,不敢回京”!
李长安遭遇刺杀的事情已经在京都传开了,庆帝也知道李长安斩了宫典和秦易。
庆帝的心中很不满,尤其是李长安斩了宫典,这显然是在打庆帝的脸。
根据鉴查院的情报,李长安派遣了手下最精锐的两支武者骑兵,又去打西胡了。
李长安留在阳关,是在深入整顿定州军。
可以说,李长安在显示一种态度,一种对太子和庆帝不信任的态度。
李长安的家眷都在京都,而且没有任何要离开的迹象,庆帝判断他还不至于造反。
因为,以李长安现在的功劳,合法的成为庆国储君,是非常有希望的。
于是庆帝亲自去敕令,安慰李长安,让李长安回京。
然后李长安再上书,说西胡欺人太人,他一定要灭了西胡王庭。
他甚至说,如果不是手上兵力不足,他能将西胡彻底灭族。
几番拉扯之下,庆帝发现局面完全反过来了。
派李长安出去的时候,庆帝想让李长安在外多待几年。
但是大半年过去了,庆帝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李长安早点回来。
李长安手握重兵,拥兵自重,庆帝真的担心。
如果李长安真的扯旗造反,那么庆国顷刻间就会分裂。
而且以李长安的军力,庆帝根本没有把握短时间平叛。
北齐,皇宫。
卫太后终于收到了李长安的回信。
得到了李长安停止返回京都的消息,卫太后马上给李长安去了信。
意思很明确,请李长安自立为西秦皇帝,坐拥西秦国和庆国西北。
北齐将全力支持西秦和南庆对抗,甚至愿意说动大宗师出面帮忙。
卫太后言辞恳切的写了好几页纸,但是李长安只回了五个字。
卫太后看了之后,瞬间沉默无语。
很显然,李长安根本就没考虑她的想法。
“这个李长安,到底在想什么,难道还要回南庆京都当受气王爷?”
“他这种功劳,要么被立为储君,要么就是个死!”
“本宫跟他推心置腹,他竟然一点都不当一回事!”
卫太后越想越生气,刚把那张纸放在蜡烛上想要烧掉,却又后悔了。
“算了,不烧了,字写得挺好看。”
只见那张纸上,潇洒飘逸的写着五个字。
“夫人,想我否?”
差不多同时,小皇帝战豆豆也收到了李长安的回信。
她给李长安的信,意思跟卫太后也差不多。
不过字里行间透露出,如果李长安自立西秦,两人关系会更近。
在说明大局的同时,隐隐有一丝情谊在里面,分寸把握的极好。
李长安的回复也同样简洁,“美人勿忧,相会之日不远矣。”
战豆豆咬着牙,琢磨着李长安到底什么意思。
联想到前些时间的一份军报,她就很快想明白了。
韩信已经将十万雄兵移师秦齐边境,随时可以进攻北齐。
虽然十万兵马灭不了北齐,但也说明了西秦和李长安的态度。
“李长安,你可真是不识好人心!”
“你在南庆朝堂危机四伏,自己都身陷危局,却浑然无觉!”
“而且,大齐有苦荷国师在,纵有百万雄兵,也休想灭齐!”
两个多月后,叶完和上杉虎返回定州。
西胡金帐王庭、左右贤王的王庭,全部一锅端。
两人生擒了速必达单于,左右贤王全部斩首灭族,缴获牛羊马匹无数。
李长安在西北一带,实力更强,威望更高!
武功之盛,是数百年来中原帝王都没有做到过的。
南庆。
御书房中,陈萍萍和庆帝相对而坐,刚刚禀报了最新的情报。
李长安灭了西秦,灭了北蛮和西胡的王庭,庆帝百思不得其解。
“陈院长,你说李长安是如何做到的?”
“消灭北蛮王庭,用了四万精骑,消灭西胡金帐,竟然只用了两万人!”
陈萍萍答道,“雪域蛮族、草原胡人,都施行部落制。
可汗和单于所在的王庭,也不过是大一点的部落而已。”
“除非集合兵马劫掠中原,他们都是部落散居,兵马也不集结。”
“如果我们的骑兵够强大,的确可以以战养战,一个一个部落消灭过去。”
“兵不在多而在精,进入雪域和草原,需要的百战精兵。
人多了只会增加负担,不利于以战养战。”
庆帝点了点头,无论北魏、北齐、南庆,这一点基本都是共识。
陈萍萍接着说道,“说起来容易,但是几乎无法做到。”
“一来,异族王庭漂移不定,草原雪域广袤何止万里,根本找不到部落和王庭。”
“如果在雪域和草原上迷了路,有多少人都只能等死。”
“二来,我们的骑兵再强,遇上异族的骑兵也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异族骑兵全民皆兵,从小征战,异常凶悍。”
庆帝沉声说道,“第一个难题,需要精准的情报和向导,第二个难题,是要养一支百战骑兵。”
“陈院长,我觉得这两件事都不是短短半年能做到的,我总觉得李长安这是筹谋良久的行动。”
“但是,他之前从未接触过兵事,也没有和将领们结交过。”
陈萍萍说道,“老臣认为,此事的关键在西秦。
西秦在情报和养兵上,已经做了多年的准备。”
庆帝一拍大腿道,“我也这么想,所以就更觉得奇怪了。”
“西秦应该远比表面上强大,但是为何落入李长安手中,就那么死心塌地的给他卖命呢?”
陈萍萍拱手说道,“陛下,老臣正在查,目前还没有什么眉目。”
“陛下,现在是时候请秦王殿下回京都了,不能让大庆陷于分裂啊。”
叶重被架空在西秦国都城,定州军现在也被李长安的人掌控,随时都能割据一方。
庆帝脸色有些阴沉,“现在朝中已经有了易储的呼声,但是太子无罪怎能随意废除。”
庆帝对于帝位的想法从来都没变,如果自己能长生不老,那当然最好。
如果不行的话,一定会传给自己的儿子。
如果太子不行,还有其他的儿子。
虽然李长安功劳巨大,但是庆帝认为自己能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