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让朕吃口软饭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让朕吃口软饭吧——今夜无风(4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场梦做到尽头,冯子健睁开眼,涣散的视线重新凝聚,慢慢坐起身来,伸手捂了一下眼睛。

外面的门被敲响,有节奏的长三声短三声。

说。冯子健声音还有些哑。

黄莽呀了一声,推门就进来,你醒了早说啊,俺还生怕进去吵醒你了会被揍一顿。

话音未落,见他捂着眼睛坐在床沿边,看着很是阴沉,不由得脚步一顿,退了一步,有些踌躇,你这是怎么了?气色这么不好?

没什么,做了个美梦罢了。冯子健放下了手,淡淡的说道。

黄莽嘴角一抽,做美梦是这样子,那若是做噩梦你不得醒来就见血?

冯子健眉峰一皱,眼神锐利的扫过去,到底有什么事?

黄莽立刻想起了正事,一拍手掌道,将军你说的没错,昨晚那场宫变,是俺们大侄子赢了!

谁是你大侄子?冯子健冷冷的道。

黄莽当即改口,行行行,你大侄子,你一个人的大侄子,咋还这么小气呢,多几个叔舅又不腰疼。

滚。回答他的是冯子健的冷喝。

第58章

半夜,宫变从宣武门开始,一封染血的奏折由泰安亲自送进宫中。

随后,鸟哨声四起,御林军势如破竹。

天色熹微之时,宫里的动静彻底平息。

赵安吹灭乾元宫的火烛,外面想起重甲脚步声,赵安躬身退下迎面撞见浴血归来的卫统领,卫统领脚步一顿,询问的看向他。

赵安点头,陛下批了一夜的奏章,一直在等着消息,统领快进去吧。

卫统领点了点头,走进内室,赵安抬眼望去,血色的脚印一路蜿蜒进来,他叹了一句造孽,换着一边瑟瑟发抖的小太监寻了东西来打扫。

少年新帝披着黑色龙袍撑着脸随意的靠座在龙椅上翻看手中的奏折,听见动静也没抬头,等他行完了礼跪在地上等着发令,才将这折子合上,随手放在一旁,懒懒打了一个哈欠。

说来说去就那几样,朝中倚老卖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的朕心烦。他说完,整了整袖子,问,都伏诛了?

卫统领开口,回禀陛下,叛军一万三千人尽数伏诛宣武门。

人呢?叶煊撩起眼皮觑他一眼,语气稍微上扬,杀了?

臣不敢。卫统领说着,曲起两根手指压在唇上,吹了一个长长的鸟哨。

片刻,外面重甲摩擦的脚步声传来,两个御林军压着狼狈的齐王进来,将他丢到地上。

叶、煊!齐王扑倒在地上,恶狠狠的抬头瞪着龙椅上的新帝。

他早已不是先前的模样,衣衫凌乱破碎,外头的铁甲武器早就被强行扒了,玉冠也被弄得歪歪扭扭,半散下来的头发整齐的斜切口表示着,它曾经被一刀划断过。

叶煊突然想起八年前去普陀山马场时发生的事情,极轻的笑了一声,微微抬了抬下巴,四哥似乎总是这样狼狈不堪呢。

齐王眉头一皱,不知他是什么意思,踉跄的从地上爬了起来,梗着脖子冷哼道,成王败寇,是本王技不如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好,四哥有骨气。叶煊坐直了身体鼓了鼓掌,下一秒便淡淡的下令,那就杀了吧。

话音一落,场中无人动弹,却听铁鞭破空而来从上至下卷住齐王的脖子用力一勒,刺耳的刺啦摩擦声中,黑衣少年从房梁跳下,手伸在头顶紧紧抓着九节鞭手柄,他内力往底下一沉,吊在上面缓缓下落,而另一边的齐王则挣扎着被凌空吊了起来。

特质的杀人鞭形状如同人的脊椎骨,上面有着细密的倒刺刺钩,像是毒蝎子的尾针,甩出再收紧,这些刺钩就会剜进皮肤里,牢牢的抓紧里头的血肉,等收回的时候就会撕扯下细细碎碎的血肉,因为针尖细小隐蔽,并不具备致死的能力。

疼痛感和窒息感先后而至,齐王抓住脖颈上卷起的鞭子,用力到血肉模糊,脸色涨的通红青紫,无力的在半空中踢腿,嘴里发出呜咽的细碎声音。

不过是几分钟,已经在翻着白眼,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泰安。叶煊喊了一声。

泰安顿了一下,才松开手,一个翻身稳稳脚步轻盈,稳稳落在地上。

齐王砰的砸在地上,他窒息的太厉害,已经顾不得什么了,直接抓住鞭身就是一扯,捂着伤口咳的厉害,一声更比一声撕裂,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他涕泗横流,半天才止住了。

齐王抬起头,赤红的双眼凶恶的瞪着上面的人,声音嘶哑,你、有本事直接杀了我

朕倒也想,但有人以命换命,希望你活着。叶煊说着将先前看着的奏折随手往地上一丢,徐国公昨儿半夜让人送进宫的,你且看看吧。

齐王的咳嗽声逐渐停下了,他瞪着那封散开了一些的奏折,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手脚并用的爬过去,捡起那份奏章,从头到尾的看,脸色一寸寸惨白,双手发抖,不过看到一半,就忽而大怒直接将其撕裂。

不可能!外祖父不可能背叛我!不可能!你在骗我!齐王目呲欲裂,像只濒死的野兽一般发出最后的咆哮,他扑上前想要杀了叶煊,被卫统领直接摁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不可能,你是骗我的,这不可能是外祖父写的,外祖父怎么可能背叛我,不可能!叶煊!你好毒的计!他语无伦次的说着,仰头大笑。

外头赵安慌慌张张含着陛下跑进来,跪在地上道,陛下,徐太妃在宫中自缢了!只留下了这封遗书。

齐王的笑声戛然而止,他连爬带滚的窜上去将那封空白的信封夺下,抖着手好几次才将信拿出来,特意用熏香熏过的纸张香气四溢,背面还用红色的朱砂绘着一支腊梅,点点花骨坠在枝桠上,含苞待放,盖着的印章是徐太妃的名字清雅。

他展开,上面寥寥几行字,并不是后来学的小楷,而是笔锋凌厉不折,气势苍劲的草书。

徐清雅未入宫之前,也是颇有名气的才女,由徐国公一手教养长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写出的诗文带着一股男子般的书生之气,待人接物也更像是一个爽朗的国公府世子,而非是待嫁闺中的小娘子。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