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煊自认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做不到这样。
他收起心中想法,对李岁安道,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你想要的,我都可以给你。
李岁安一眼看中其中的虚实,荣华富贵便是围困在这寿康宫中,终日收人监视?权势地位便是你退位给熠儿,我被封为太后,然后连累我们母子一起,在这权力的支配下过完傀儡的一生?
叶煊看着她,不言不语。
李岁安闭了闭眼,退开两步,神色坚定的跪下去,开口,罪妇李岁安要告发。
将军王讳乱后宫一案事发后第八日,大理寺接到密报调取户部档案,查出越太妃李岁安非工部尚书李宪之女。
帝亲审之,先帝前皇后李氏及六公主叶灵招供,证据确凿,李宪罪不可恕,本该诛连,念其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遂只免职流放抄家,其中牵连数十官员。
废前皇后李氏贬为庶人,幽禁普陀寺;越太妃李岁安夺太妃称号,责令立刻离京看守皇陵,永不入京;皇九子昭王叶熠削为平昭侯,夺封地,令其一道看守皇陵。
宣武门前停着一辆低调的马车,叶熠坐在马车上,神色颇为不耐烦,手中九连环不时碰撞发出声响。
突然,马车里传来一道叹息声,熠儿,算了,我们走吧。
叶熠手上动作一顿,抿紧嘴,犟脾气上来了,一把将九连环拍在马车上,就跳下了马车,我去找他。
熠儿!李岁安吓了一跳,赶紧要拉住车帘喊住他。
没想到外面还有一人也被吓了一跳。
裴晟对朝中局面一知半解,他只见几个被调往犄角旮瘩各地的哥哥信中都有提一句,最近边关不太平,他爹和他爷爷在饭桌上聊了起来,猜测如今形式,边关若是打仗的话,会派谁去。
结果第一顺位人选,居然是李泰安。
裴晟当时都惊了,忍不住道,他不过是一个禁卫军统领,负责贴身保护皇上的,怎么可能去打仗!
他爹却告诉他,你个瓜皮,李泰安打的仗可比你吃的鸟食多多了,人和搭档在边关被称作黑白无常,猛着呢!
裴晟晚上做梦都是李泰安被圣旨喊上战场,结果好端端的一个人去的,回来只剩一句冷冰冰的尸体,留他一个人在京城里,还被叶煊强行压着当寡夫,气的裴晟红了眼,醒来正好泰安换班摸上床要抱他,被他当头拍了一巴掌。
第二天,裴晟气还没顺,听说朱雀街来了新的戏班子,跑过去一看,好家伙,连着三天的《杨家将》《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直把裴晟看的肝疼,一气之下差点就出家了。
最后听说普陀寺挺灵的,他去求了一个平安符,做了许久的争斗,别别扭扭的打算进宫给泰安,在门口就被突然跳下马车的叶熠吓得手一抖。
裴晟也没看清人是谁,恼怒的要骂,就被拉了过去,来得正好!
我不信挟持了你,李泰安还不来。叶熠冷哼了一声。
裴晟:
宫门口一派鸡飞狗跳的热闹,这边叶煊自暗道转出的时候,谢玉舒仰靠在椅子上假寐,听到动静睁开眼,子煊,你怎么来了?
他有些惊喜的坐起身,眉眼间的疲惫一扫而空,叶煊却有些心疼,将他按坐回椅子上,伸手帮他揉按穴位,说道,看来你先前说的内阁制度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内阁制度准确来说是姜鹤提出来的,他本意是吐槽各州的州府权力制衡的利弊,又随口延伸了一下,却被谢玉舒听进了心里。
他私以为,大梁朝堂延伸到如今百年,丞相的权力确实过大,上能监国下统百官,简直就是另一个名称的摄政王,以及六部制度同样承上启下,令所有权利都归于尚书手中,虽然权力集中后,执行力度上升,但欺上瞒下敛财等各种情况并不少见。
谢玉舒是从京中派往州府,又从州府调任回来的官员,所待过的岗位大大小小都有,他时任大理寺少卿之时,同样也发生过自己主审办理的案件,最后归功于大理寺卿,也就是他的上司头上。
还有豫王、齐王的谋反,都是策动的六部官员。六部官员权力过大,上头只有丞相一人压制,但凡有心经营,操纵一整个部署并不算难事,甚至六部官员自己就蝇营狗苟、结党营私,互相欺瞒、通风报信的不在少数。
李宪能在李岁安的身份上动了手脚,过了这么多年才东窗事发,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