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搞对象不如考清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搞对象不如考清华——林嘉鲤(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虽然是挨打的别人,但这话依然适用。

江诉声走入政教处,向杨文宇交了自己的检讨书。

这一篇是江诉声从网上拿来的,为了防止老师看出来,特地将三篇千字检讨融合成一篇。在取其精华的同时,又添加了一点细节。

江诉声心虚,却也不露怯。说好听点叫艺高人胆大,难听点就是抄得理直气壮,没皮没脸。

杨文宇很快看完他的检讨书,边摇头边笑:江诉声同学,你这篇检讨心理活动太多了些,回去再改改。

老师。江诉声给自己狡辩,自我检讨,我如果没有心理活动,反应不出我认识到错误的过程。

杨文宇被他这楞头似的话噎了一下子,耐着心说:可你这心理活动也太丰富了点,瞧瞧你写的内容,是要聚众起义吗?

江诉声还要再说话,杨文宇直接不让他开口,肃声道:拿回去重写,明天交给我!

门外,沈听澜见江诉声出来,发现他还拿着检讨书,猜到是不合格要重新写,伸手点了下那几张作文纸:能给我看看吗?

江诉声没拒绝,反正里头大部分内容都不是原创。他也没什么羞耻心,大大方方递给沈听澜:地中海说叫我重新写。

沈听澜粗略地看完第一页,第一页的内容普通,也就是一般检讨书标准,字里行间都是大空话。而当他翻开第二页时,恍惚觉得新世界的大门霍然打开。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班李煦同学慌慌张张叫我帮忙。说七班的田林与另外两人和我班沈听澜同学发生激烈冲突。我一听,这还得了!他们三人欺负一人,简直不可理喻!我顾不上校规,胸中的正义趋势我闯进厕所。

我进去之后,连忙分开几人,并询问他们起争执的原因。我这才知道,田林这厮竟然勒索李煦将近一年。我忽然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强者怯懦,挥刀向更强者,弱者怯懦,却挥刀向更弱者!我内心的勇气油然而生,迫使着我主持公道。我劝田林向善,没想到此人口出狂言,对我班同学极尽侮辱!

古语有云,是可忍孰不可忍。想当年,吴用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身为班长,在此时更应挺身而出,怎么能让一个才转学来的同学卷入这场斗争!

我提出让田林道歉,可他执迷不悟,居然还要伙同另外两人打我。愤怒蒙蔽了我的双眼,我也朝他打去。沈听澜同学肯定不能眼睁睁看着我挨揍,也加入进来。意气用事的我们打成一团,忘记了身为学生的守则。对不起,老师!!!!!

沈听澜忍住笑意:你这一段写的什么?

江诉声诚实回答:这篇是我抄来的,加一点细节,显得真实。

沈听澜抿着嘴笑,说实话,他对江诉声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提起这个人来,总能想起他顶着一张臭拽脸剪坏了自己的头发。只是沈听澜没有想到,江诉声臭拽脸的皮下,竟藏着个憨憨。

他折好江诉声的检讨书,我帮你重新写写吧。

真的?

真的。但我不白干活,得要报酬。

什么报酬?

没想好,先欠着吧。

沈听澜收起他那副乖巧的样子,一双含笑的桃花眼,眸子被天光映出漂亮的琥珀色。他对江诉声伸出两根手指,算上虎耳草,你欠我两次了。

沈听澜看过来时,江诉声忽然觉得有风拂到了自己脸上。那风很轻,带了几分晨曦的温度,熏得心头都泛了暖。

他莫名联想到《倚天屠龙记》里心思敏捷的赵敏要求张无忌答应她三个条件情景,一挑眉:那就欠着吧,债多不压身。

两人聊到虎耳草,沈听澜说:它应该是四月的花期,却提前开花了,你要有空可以到我家里看看。

那要等到下次放假。江诉声略有失望,我住校,还有两个星期,到时候花就谢了。

不一定,虎耳草花期挺长的,能到十一月。

他们离开德育楼,来到教学楼里的班主任办公室,去见了安明。安明倒也没说什么重话,毕竟事出有因。只是警告他们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别在意气用事,要先汇报老师。

当江诉声和沈听澜从办公室出来时,早自习下课都快十分钟,如狼似虎的同学们早已奔现食堂,估计只剩几口菜汤。

江诉声拉拉沈听澜的袖子:跟我来,咱俩吃饭去。

沈听澜问:去哪?

江诉声从教室拿了个小钢盆,他没告诉他去哪,故意卖了个关子:好地方。

所谓的好地方,其实是教学楼旁边的小卖部。

小卖部的门口挂着厚重的军绿色挡风帘,江诉声右手撩起帘子进去,熟络地和老板打招呼:王叔,我过来了。

王叔叼着烟的嘴里哼了一声,他站起来走到柜台前面,轻飘飘瞥了江诉声两眼:你要是再不来,锅里的水都要熬干了。

沈听澜这才看到,小卖部收银台下面放着只电热锅。江诉声弯腰掀开电热锅的锅盖,热腾腾的水蒸气瞬间蹿了出来,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甜甜的味道。

是元宵。

江诉声把锅里的元宵连汤带水盛到小钢盆,在收银台的柜子后头支开两把不起眼的马扎。他坐到其中一把上,递给沈听澜一只勺子,眉眼里满是朝气:

元宵节快乐。

第9章夜莺

半个月很快过去,沈听澜迎来了转学后的第一次假期。

假期只有一天,还是今天下午半天,明天上午半天这样拼凑起来的。一中里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放假,这倒不是他们热爱学习,而是因为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对比下来还不如在学校里做卷子。

四点临放学前,李煦叫住沈听澜和江诉声。他不自信地低下了头,一双手紧紧互握在身前,看着十分紧张,吞吞吐吐地说:你们有时间吗?

怎么了?江诉声猜到和上次打架的事情有关,一脸似笑非笑的神情。

想谢谢你们,请你们吃顿饭,要不我心里过意不去。

不用谢我,你主要得谢谢我旁边这位同学。江诉声顺势将手搭在沈听澜肩膀上。

你别臊我。沈听澜笑着将江诉声的手从自己肩上拿下去,他觉得李煦已经算是朋友了,也就没说客气话,大大方方回应,好啊,今天学校门口肯定热闹,我们可以逛逛。

每到一中放假时,校门口都会聚来很多卖小吃的流动摊子。这些小吃的味道大部分都很不错,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

三个人并排着出了学校。大门左右两侧的空地见缝插针似地摆满小吃摊。食物在散发它们的香气,行人们在交谈,马路上的车在疾驰。近处有青色的绿化带,远处有高耸的楼和泛着阳光的云彩。

沈听澜瞧见不远处有个熟悉的人,张老三的媳妇在卖炸串。身边还有三个小孩子,乖乖围在她的身边。

江诉声也发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去买点炸串,想吃了。

一起吧,我也想吃。沈听澜说。

炸串摊前等待的人不少,张老三媳忙前忙后。她的两个孩子帮着将炸好的串串装袋,看起来最小的那个则用椅子当桌,蹲在旁边写算数题。

沈听澜几人的位置靠后,张老三媳妇一时间没有看到他们,和排在前面的一位大娘聊起了天。

大娘瞧着三个孩子,好奇地问:都是你家的小孩?真乖。

是啊。张老三媳妇很高兴自己的孩子被夸奖,嘴角微微上扬,乖啥呀,他们在家里能折腾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