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乃昏君[系统](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朕乃昏君[系统](GL)——琉璃仙草(9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楚月就放宽心接着听下一个臣子的奏报,不过都是一些小事,还有关于水利民治,这两点一直由户部工部两位尚书负责,他们可以说是这些事情的老手,随时可以有解决办法。

她就不担心了,全权交给他们自己负责。毕竟,户部工部还有刑部,都是阳清涟的人。她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阳清涟,她是绝对信任她。

楚月想着看向了首官之位,仍旧空荡荡,那道百官表率的倩影不在,她的心也空落了好几天。

现在算算还有二天阳清涟就能回朝了。

叮你这么想着自己的对手干什么?难不成真心泡她?

楚月纠正道:她是朕的初恋,不要用泡这个字来形容我对她的感情。

叮虽说如此,可宿主,你可得好好想想,一国之君和自己的首辅在一起了,日后要面临多少的挑战多少的困难。别看首辅这个位置一人之下,但其中的压力和辛酸,你怕是在最高位不懂吧。

楚月被系统这么一提醒,发现还真的是这样。

首辅既然身为百官之首,她手底下就得有人效忠她,支持她,如果那些人都和她离心离德了,那她这个首辅岂不是光杆司令了。

而且阳清涟手下的势力,多数是先帝在世时培养交替的。其中肯定有些人还是对阳清涟处于不信服的心理状态。

连她这个皇帝都会被大臣暗地不爽,更别说首辅了。

她们都顶着很多的压力。

想到此处。

楚月的眼神顿时不善地扫过百官们。

百官们有些感觉敏锐的人顿时察觉了楚月的目光,锐利又冷峻,这几个人顿时冒起冷汗低下头,心里都不解。

陛下怎么突然变得不善了。

不过确实不善,并且充满了恶意。

楚月轻轻拍了拍手边的奏折,她带着漫不经心又实际试探的语气道:封皇叔,最近忙着在随州一带试验江南渽河道的工程,眼下可顺利?

封王神情有些诧异几分,陛下不是不会在乎他的工程吗?可以说几乎到了无视的地步,怎么突然就提起来了。

不管怎么样,他得抓住机会。

封王顿时跪在地上,露出一副惭愧至极的表情:陛下,臣叔无能啊!资金不足,人手不够,到底不能与渽河道相提并论?我的河道如今连江南小河道都不如。

楚月就睁着眼闭着眼道:哪里哪里,朕既然注意到皇叔的良苦用心,那就增派人手给你吧。

说着她看向了孙太师:太师,皇叔就麻烦你了。

已经背了一个尚书选拔的孙太师:..........

陛下,陛下她这是要了老臣的命啊!!!

孙太师都感觉先皇派的众位同僚,快将视线从他身上射穿过去了。

而那些与封王派不和的臣子,顿时纷纷私下对了眼神,再看向楚月的眼神,充满了不解与一丝丝焦急之色。

陛下,怎么能不顾他们的利益?!难道陛下忘记了,他们才是她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后盾?

与其把这个机会送给封王,还不如给自己人!!!

这些所谓的自己人啊,还不是只为自己谋利,当有别的势力存在,还能同仇敌忾,但是仔细想想,当没有了敌人后,他们还能同心协力吗?

怕是变成了一言堂,欺上瞒下。

而君王虽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但毕竟是个人,不是神通,哪里的事情自己都能知道。

有竞争才是好事,才不会有糊弄的态度,浑水摸鱼的行为。

叮恭喜宿主获得1000+昏庸点。现在有5600+昏庸点,达到1000+可以购买一张禁言卡。

楚月的双眼顿时冒光:禁言卡!!!!!

第127章陛下昏庸无道

楚月看着底下那帮大臣们,分明有人想站出来说什么,可纷纷看向栖皇爷,栖皇爷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一直没有吭声,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孙太师则是不得不站出来说:陛下,修建河道确实有益民生,只是随州一带是出了名的半旱半水灾之地。环境因素实在特殊。

他一开口,顿时有几个臣子跑出来附和,这几个看起来还是工部的人。

工部官员纷纷道:随州地形处于平地,若修河道倒不是不可,只是这钱财和人力都必须准备周全,而臣等听说随州河道之所以常常罢工,使得工程耽误是有别的原因。

另一个御史听罢,他顿时带着指控的语气道:随州每年征集不到一百人,按照当地修桥工程一天的工钱来计算,一天可得三十文,一个月得有一两工钱,中午还管一顿饭。

可封王却开出一天不到十文的工钱,粮食自带,敢问为了养家糊口的民工,会接下这个可能牺牲性命的活?简直是压榨血工。

此话一出。

其他人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封王的理由,纷纷控诉道:若不是王御史奏明,我等还不敢相信。

这随州百姓跑堂的活,都一个月二钱银子。而修河道那么大的工程,竟然一个月只有一百文钱,如此苦工,岂止是压榨了。

简直是饮血馒头,饮血馒头啊!

没想到,封王作为皇室子孙,天子亲叔,竟舍不得几个钱修河道。

那当初为何要修河道?

莫不是想通过压榨百姓做白工,给自己谋福利。

江南王便是通过先帝修的河道而有大量的银子,进贡国库。

封王若想学习先帝,那就得下功夫,下足本钱。

切勿急功近利,修河道乃是百年大计,急不得,急着的话,便要和同僚多加商量。

我们工部最擅长处理这些事情,王爷缺人手,我们当仁不让,只是这钱粮得王爷自备。

一个个将封王说的无地自容,他一下子被扣上吝啬,小气的帽子了。虽说大臣们都没有明目张胆地说出这些贬义的词,可内容几乎比直接用贬义词还要有攻击性。

封王不敢有任何不满的表情。他只能听着,而且还做出叹息和无奈的举动表示自己并非大家说的那样。

封王一派又在发威了。

封王的人纷纷跳出来道:随州乃是荒凉之区,当地百姓蛮横无理,缺管少教,到处懒汉乞丐,不种田不开荒。

王爷就算想管,总不能把钱粮送到他们面前。

若送到他们未必肯做事,宁愿混吃等死。

说不定还起了贼心强抢钱粮,这等事,随州的官员哪个没经历过,当地剿匪多年,还不是到处都有山贼劫财,王爷光是治理治安已经心有余而立不足。

便是众位京城大官,谁人去过随州,见识过那里的百姓?不禁穷困潦倒,更无法管教,不服管教。

众位大人乃是京官,每日有守卫保护,有朝廷发粮,自然不知道钱粮缺少的严重性。

又有一个官员群情激奋道:各位大人怕是没见过,某位大人特地开仓放粮,解救百姓,可还没打开仓门,这些老百姓就跟土匪没两样,冲上去抢过精光。当地县令因此行为受到流放,至今还在燕然一带不得遣返。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两方辩论听起来都在理。

可楚月怎么听出了封王治理不严,还有先皇派的纸上谈兵,总之他们就是想吵起来,利用风向来获得话语权了。

楚月坐在龙椅上看着热闹。

一群人吵的不听,搞得金銮殿就像个菜市场一样热闹。

楚月都想抓把瓜子啃着看了,可惜朝堂重地,不能吃东西。

这群人吵了足足半个时辰,楚月人已经困了。

郑公公凑到她身边道:陛下,再放任不管,就该打起来了。

楚月打了个哈欠:打起来再拉架。

郑公公:........

那这些大人的公务谁处理?

楚月指向了孙太师:全权交给孙太师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