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朕乃昏君[系统](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朕乃昏君[系统](GL)——琉璃仙草(14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郑公公道:您召见,阳大人肯定会来,只不过老奴觉得,您还是克制一下自己比较好。

现在就连郑公公都看出来了,楚月对阳清涟的行为举止,最近越发显得不客气甚至骚了起来。

他委婉的提醒几句。反而让楚月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了。

算了,还是别吓到涟儿吧。

楚月道:摆驾去司马殿。

郑公公提醒道:不去锦涣殿吗?

楚月知道他的小心思,她翻了个白眼道:你放心好了,现在妗妃她天天往司马殿跑,都快在司马殿住下来了。

朕去了,不就巧遇她了?

意思是妗妃那边她不会冷落,她更不会给那些王公大臣一个借口来上谏,或者借题发挥。

郑公公就松口气了,起码陛下最近长了不少心眼,他非常的高兴,只是,只是陛下的好色程度亦涨了不少。

哎,可苦了阳大人,她经受高等教育拥有雅正君子之风,竟然要面对陛下如此开放的骚扰,恐怕,她如今还不能缓过来吧。

自从楚月大婚后,民纺附近最近总是流传着关于楚月的八卦,也不知道谁故意流传出来的。

而今天竟然又流传出了不同的版本了。

民纺的百姓们,纷纷听墙角,开始议论道:您听说了吗?阳大人和陛下进殿后,似乎是受到惊吓出来的。

陛下好歹是一国之君,怎可对阳大人做如此蛮横无理的事情。

陛下刚开荤,难免惦记阳大人。

我看她惦记阳大人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怜的阳大人,每天早朝还得面对陛下那侵略又灼热的眼神。

嗯?你在场,居然知道陛下的眼神。

猜都猜到了,肯定是色眯眯的。

岂止如此,我就怕陛下惦记上阳大人。

私下就听说陛下觊觎阳大人,没想到陛下刚娶了两位妃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哎,果然你们男人就是贱。

关我们什么事情,你不也是男人。

希望阳大人那么好的官,可别让这个昏,陛下给糟蹋了。

昏君两字其实已经开始私下流传了,大家开始还不信,因为陛下除了上次烧书和清理书店外,就没做过其他过分的事情了。

可今天,他们一致支持和民心所向的阳大人,居然被昏君惦记上。

一下子,原本对楚月当皇帝还有抱着期待或者中立的人,纷纷天平就倒了,尤其是楚月想动贤明之名满天下的阳大人,就瞬间成为了枪打出头鸟的对象。

比起楚月自己努力作死去做任务获得昏君的等级称号,似乎撩拨阳清涟获得的昏庸的效果来的更快。

因为天下人都听说过阳清涟的大名,都传她是个好官,而且阳清涟确实有不少政绩摆在面前,更重要的是,如今官场和民间都这么一个潜意识的习惯,早早就形成了。

那就是只要是好官便和阳清涟脱不了关系,一定是阳大人的门生,或者受过阳大人的照顾。所以,以至于好官和清官的代表便成为了阳清涟。

而阳清涟三个字,便从形式上成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三个吉利的字眼了。

现在大家听说这么好的官首,因为是女子身份和才华,如今遭到了新帝的垂涎。

听说阳清涟已经好几次被催入宫了。

而惠民学院本身就是阳清涟打压了贪官后,建立起来的寒门学子的学院,隶属知州级别,里面的先生大多数是进士出身的人,还有凡是在惠民学院读书的学子都是经过考验的学子,日后无论出去担任什么官职,都会有自己做人的准则。

可现在学子们一个个没有再抱着书卷啃文,而是面色担忧起来。

带头的学子乃是惠民学院的文魁之首,他道:大家还是不要人云亦云,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我等莫和民众那般被愚昧,只不过是传闻而已。

很快其他人道:如果只是传闻,倒未必空穴来风。

陛下娶亲不久,就开始肖想阳大人,此举未免逾越礼数,有损皇室之素养。

阳大人于我等寒门学子有恩,莫不是大家忘记了,曾几何时,我等风吹日晒读书时,无人问津,眼看要放弃科考回老家种田,是阳大人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

我们诀不能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

大家稍安勿躁,我听说陛下并非是这样的君主,或许传闻不符,大家不要轻易相信。

一个向来谨礼的学子顿时道:可前几天,陛下可是强迫阳大人进她的寝殿,后来,阳大人虽然安全出来了,可陛下的举动确实孟浪了,这不可辩驳。

其他人纷纷赞同他的观点:就是,陛下强行与女子行事,那人即便是普通人也得遭人诟病,更别说是阳大人。

就在这时忽然有一个人激愤喊道:昏君,果然是昏君。昏君易,清官之首难矣!

旁边的学子们都被惊呆了:住口,不要乱喊。

可争议声却越来越大了:我以前不相信陛下是昏君,但我现在相信了,真是世道开始不公了,今天不出事迟早会出事。

我等应该相信阳大人的实力。

可她面对的是陛下。

阳大人毕竟是女子总有吃亏的份。

可恶,昏君可恶至极,无耻下流。那先前的万民书我觉得肯定也有猫腻了。

听说慧灯大师如今只帮着新帝说好话,看来是被收买了。

一个个人越说越起劲,甚至刚开始理智的声音逐渐被慷慨激昂般的呼声给淹没了。

而惠民学院附近的茶馆,尤其是包厢里的人,几位官员围成了一桌,絮絮而谈,将楚月的事情当做了杂闻了。

其中一位官员便道:咱们放任学子非议陛下真的不怕被牵连。

很快又一个地方官员道:这是上面暗示下来的意思,照办就是了,否则你我的乌纱帽不保。

呵呵,上面的人起冲突,我们下面的人就要任劳任怨,这世道还真是不公。

另一个官员深知官场风云向来是说变就变的,就比如前阵子他们这里的上官就被阳大人抓去砍头了,而上位的刚好是当地一个办事能力卓越的年轻人。

对方一上来就压了他们这些老江湖一头,心里难免不舒服,可又无可奈何,只能为了保住差事好好办事了。

所幸新来的上官好说话,倒不像上一任那样贪得无厌去为难他们,以各种名义搜刮钱财,导致本地民生生活费上涨,使得商家不得不哄抬价格赚钱被上缴过多的钱。

这种本末倒置的吃法,让很多有见识的老官油子,觉得愚蠢之极。

官场之道就是最残酷的生存之道,官民虽然有身份阶级,但若是不会学会与民相处,迟早会吃大亏。

可聪明的人总是很少,多数都是自以为是的人。

一个官员道:我看不公的是你的野心。你说知情的人都知道陛下到底会不会那么做,怎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大人的意思是,上面有些人故意想捏造陛下的形象。

呵呵,本官可没这么说,谣言止于智者,今天的势头,未必是明天的势头。

哦哦,大人的意思说一阵风一阵雨,迟早会雨过天晴。

还是大人通透,我等只需要看上面指令办事就行了,只不过毕竟这还是陛下的天下,而不是因为势力大就可以为所欲为。

好好等着吧,无论新帝如何想,怎么办法,她身边都有阳大人。

而阳大人则是吾等的指路明灯。

话到此处,众官心照不宣,一个个沏茶开始不谈论关于朝堂之事,而多数聊一些风花雪月之事。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